1 绪论
1.1 科学实验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2 物理实验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1.3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目的
1.4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要求
2 误差理论与实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2.1 测量与误差
2.2 误差的处理
2.3 测量不确定度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2.5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6 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2.7 常用仪器的仪器误差限
3 实验中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操作技术
3.1 基本测量方法
3.2 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4 必修实验
4.1 实验1 长度和质量及固体密度的测量
4.2 实验2 测定冰的熔解热
4.3 实验3 气垫导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4 实验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5 实验5 气垫导轨上简谐振动的研究
4.6 实验6 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4.7 实验7 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
4.8 实验8 伏安法测电阻
4.9 实验9 万用电表的使用
4.10 实验10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及频率
4.11 实验11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4.12 实验12 霍尔效应法测定螺线管轴向磁感强度分布
4.13 实验13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4.14 实验14 直流双臂电桥测低电阻
4.15 实验15 牛顿环测量透镜曲率半径
4.16 实验16 劈尖干涉测量薄片厚度
4.17 实验17 分光计的调节和测量棱镜顶角
4.18 实验18 用分光计测量透射光栅常数
4.19 实验19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5 设计性实验
5.1 实验1 直流稳压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5.2 实验2 用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5.3 实验3 用分光计测量棱镜的折射率
5.4 实验4 用衍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
5.5 实验5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
5.6 实验6 在气垫导轨上测重力加速度
6 仿真实验
6.1 实验1 长度与密度测量实验
6.2 实验2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6.3 实验3 分光计实验
6.4 实验4 钢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
6.5 实验5 霍尔效应实验
6.6 实验6 声速的测量实验
6.7 实验7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
附录1 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附录2 物理实验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4 基本物理常数和部分常用物理量数值
附录5 重要物理实验编年史(至1996年)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