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三版)
0.00     定价 ¥ 56.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6011791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1.体现学科内容蕴含着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处理好学科内容和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中国科举制度的贡献等。

2.体现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内容整合发展趋势。不仅介绍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还包括了智能发展、体能发展、人格心理发展、思想品德发展等。体现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科内容应用的广阔性和重要性。

展开
作者简介

主编 黄光扬,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原福建师大本科教学评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

副主编 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主编 龙文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
三、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
四、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
五、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
六、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
二、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关键术语】
【内容提要与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
一、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
二、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
三、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
四、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类
五、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其他分类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一、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
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
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
四、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
【关键术语】
【内容提要与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第三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一、信度的意义
二、信度的统计定义
三、信度的估计方法
四、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分析
五、测量标准误与测验信度的关系
六、评分者信度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
一、效度的意义
二、效度的统计定义
三、内容效度及其分析方法
四、结构效度及其验证方法
五、效标关联效度及其估计方法
六、结果效度的概念与分析思想
第三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
一、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二、难度指标的等距变换
三、测验题目的恰当难度和恰当难度分布
第四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
一、区分度的意义
二、区分度的计算
第五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案的可用性
一、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
二、针对性、区分性和简洁性
【关键术语】
【内容提要与小结】
……

第四章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第六章 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
第七章 教育测验的标准及其建立方法
第八章 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九章 学生智能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章 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二章 学生体育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三章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