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储藏物昆虫。
昆虫作为地球上的一类动物,具有漫长的进化历史、繁多的种类、庞大的数量和广泛的分布。
人类的出现仅有200万年左右的历史,而有翅昆虫的历史至少有3.5亿年。无翅亚纲昆虫可能有4亿年或更长的历史。昆虫是动物界物种*为繁盛的一个类群,以前认为昆虫只有300万~400万种,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昆虫可能达1000万种左右。目前已被命名的昆虫在100万种左右,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强,约占全球物种的一半。同种昆虫的个体数量有时可能很大,有些昆虫局部的种群数量可达数十万个个体,有时甚至上亿。它们几乎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
储藏物昆虫仅是整个昆虫纲的一小部分,它们通常栖息在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内,取食和危害人类的食品和其他储藏产品,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储藏物昆虫大多体小、色暗,而且活动隐蔽,人们常常忽略它们的存在。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分两大部分,即储藏物昆虫学和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
储藏物昆虫学(stored product entomology)亦称仓库昆虫学或仓储昆虫学,是昆虫学的一个分支,从研究内容上属于应用昆虫学(applied entomology;又称经济昆虫学economic entomology)的范畴,其研究内容包括:①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②储藏物昆虫的分类学;③储藏物昆虫的生理学;④储藏物昆虫的生物学;⑤储藏物昆虫的行为学;⑥储藏物昆虫的生态学。
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stored product insects)是研究储藏物害虫防治原理与技术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储藏物害虫综合整理策略;②管理防治与害虫检测;③物理防治;④生物防治;⑤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⑥储粮保护剂及其应用;⑦储粮熏蒸剂及其应用;⑧杀虫剂的毒力与药效测定。
二、储藏物害虫的概念
(一)储藏物昆虫和储藏物害虫的定义
储藏物昆虫(stored product insects)是指能适应储藏物环境,在干燥的储藏物内能正常生活、繁殖的一类昆虫。包括危害储藏物的有害昆虫,以及捕食、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昆虫,前者称为储藏物害虫(stored product insect pests)。储藏物昆虫也称为仓库昆虫,简称“仓虫”。
广义的储藏物害虫(stored product pests)也称储藏物有害生物,除昆虫外还包括危害储藏物的螨类、鸟类、啮齿动物、微生物及其他节肢动物等。而习惯上所讲的储藏物害虫主要包括昆虫和螨类。
储藏物昆虫生活的环境有别于其他农、林昆虫。所谓储藏物环境,是指储藏物流通的各个环节或场所,通常情况下是室内环境,如仓库、货栈、加工厂、商店以及人类居住的室内等。因此,从储藏物昆虫栖息的环境来看,储藏物昆虫又属于城市昆虫学(urban entomology)研究的范畴。
从储藏物昆虫的寄主来看,是停止生长的储藏物,而非田间生长中的作物或活体动物。同时这些储藏物含水量较低,是干燥的,而像收获后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则不属于此处所指的储藏物之列。储藏物包括植物性、动物性物品,有时也包括某些金属材料及其成品和合成材料,因为这些物品偶尔也会受到储藏物害虫的威胁。
另外,真正意义上的储藏物昆虫必须能在储藏物内正常繁殖,即储藏物环境中必须有成虫、幼虫需要的食物。有些昆虫虽然出现于储藏物环境中,但由于缺乏必需的食物而不能繁殖,必须依靠自然界的食物进行繁殖。如豌豆象的成虫在产卵前取食了豌豆的花粉、花蜜或花瓣才能产卵,幼虫主要在生长中的豌豆内发育;还有一些昆虫的生活环境介于室内与室外之间,如仓潜、沙潜等,严格讲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储藏物昆虫。但习惯上通常也将它们视为储藏物昆虫,亦有人称之为仓库寄居昆虫。
在所有储藏物中,*为重要和数量*大的是收获后的粮食,通常把危害储藏粮食及其产品的昆虫称为储粮害虫(stored grain insect pests)。因此,储粮害虫是储藏物害虫中主要的类群。有时储粮害虫和其他储藏物害虫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许多储粮害虫除了可以危害储粮外,同时也可以危害其他多种储藏物。
(二)储藏物害虫的经济意义
储藏物害虫与农业害虫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它们危害的对象不同。农业害虫危害的对象是田间生长中的作物,直接后果是造成作物的减产;而储藏物害虫直接危害的是储藏物,而储藏物通常是农作物收获后的产品,是农作物的精华部分,它凝聚了大量的人类劳动,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储藏物害虫的经济意义更为重大。
储藏物害虫造成的损失包括由害虫的取食的直接损失、被害虫危害造成的间接损失、由于商品生虫而引起的商品信誉损失以及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影响等。
巨大的直接损失往往是把大量物品储藏在适于害虫繁殖的环境下引起的。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储藏物害虫造成的粮食、豆类、油料的损失约占总储存量的5%。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储藏物害虫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但在发展中国家和热带地区储藏物害虫造成的损失仍然不可忽视。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储藏中的粮食损失,国家粮库为0.2%;农户的储粮损失约为8%~10%,其中引起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储粮害虫的危害。目前我国粮食的年产量在5亿吨左右,而半数以上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因此储粮因虫害引起的损失仍是非常巨大的。
储藏物害虫引起的间接损失有时比直接损失更大。例如储粮害虫引起的粮食发热、霉变、品质下降;烟草甲在香烟、雪茄上的蛀孔;衣蛾在毛呢上的蛀孔。因为一支香烟只要穿了一两个孔,一件毛呢服装只要被一头害虫蛀穿,就不得不跌价处理,甚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有时储藏物害虫污染的粮食和食品会引起人畜的疾病,损失就更大。
虫害引起的商品信誉的损失也是难以估价的。只要部分商品生虫,全部商品往往就无法销售;只要一种商品生虫,同一品牌的其余商品即使无虫,也会受到影响。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影响所及更难估计,不仅影响企业的信誉,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信誉。
储藏物害虫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影响往往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事实上这一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储藏物害虫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所不在,如在高级宾馆的房间、飞机、车船内常常可以见到蟑螂出没;在舒适的家庭房间内,不时会有蛾子在飞舞。虽然这些害虫有时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但对人们的心理无疑会有不良的影响,成为人们一种额外的心理负担。
三、昆虫纲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动物界的地位
(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昆虫纲(Insecta)是动物界中*大的一个纲。在汉语中, “昆”的意思之一是“众多”、“庞大”;而“虫”字所指的范围甚广,以致*初人们把许多节肢动物、环节动物及棘皮动物等都列为昆虫。直到1825年,P. A.Latreille设立了六足纲(Hexapoda),才将“昆虫”定义规范为“体分头、胸、腹的六足节肢动物”。
科学意义上的昆虫是成虫期具有下列特征的一类节肢动物(图0-1)。
(1)体驱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
(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具有1对复眼;
(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中心,具有3对足和不多于2对的翅;
(4)腹部是生殖和代谢的中心,其中包括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
图0-1 昆虫纲的部分代表
1. 蛾类;2. 甲虫;3. 寄生蜂;4. 书虱
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才能变成成熟的个体,即昆虫通常有变态。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在特定时期具有3对足的动物都是昆虫,如一些蛛形纲、倍足纲和寡足纲的初龄幼虫就具有3对足。
(二)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
按照新近的分类系统,动物界(Animalia)可以分为33个门,昆虫纲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始的节肢动物是从类似环节动物的蠕虫演化而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原始节肢动物逐渐形成两大分支,即具铗亚门(Chelicerata)与具颚亚门(Mandibulata)。前者包括三叶虫纲、蛛形纲,后者包括甲壳纲、唇足纲、寡足纲、重足纲、结合纲及昆虫纲(图0-2)。
图0-2 节肢动物门的系统发育关系
(1)三叶虫纲(Trilobita):三叶虫(图0-3A)是一类灭绝了的*原始的海栖节肢动物,曾于寒武纪和奥陶纪盛极一时;其体扁平,背面的两条纵沟把身体分为3部分,故名三叶虫。目前,已知化石三叶虫约4000余种。
(2)蛛形纲(Arachnida):无触角,以书鳃、书肺或气管呼吸。此纲包括3个亚纲:蛛形亚纲(Arachnoida)、肢口亚纲(Merostomata)及海蛛亚纲(Pycnogonlda)。蜘蛛、蜱、螨、蝎、鲎等(图0-3B~D)均属于此纲。
(3)甲壳纲(Crustacea):多水生,触角2对,以鳃呼吸;如虾(图0-3E)、蟹等。它们是节肢动物门中特殊的一类。
(4)重足纲(Diplopoda):体节除前方三四节及后方一两节外,每一可见背板下由2节合并而成,所以大部分体节有2对行动足。马陆(图0-3F)是本纲的典型代表。
(5)寡足纲(Pauropoda):体躯11节或12节,部分体节背面愈合,第三至第九节各有1对足(图0-3G);其初龄幼虫具3对足。
(6)唇足纲(Chilopoda):胴部每一体节具1对足,其中,第一对足特化成毒爪,生殖孔位于体末第二节上;蜈蚣(图0-3H)、蚰蜒属于此纲。
(7)结合纲(Symphyla):状若蜈蚣,但第一对足不特化成毒爪,生殖孔位于体躯前端第四节上(图0-3I)。此纲动物每一体节上常具1对刺突和1对能翻缩的泡。
值得指出的是,关于节肢动物的起源、演化及分类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如有的学者把肢口亚纲作为独立的纲,有的学者把重足纲、寡足纲、唇足纲及结合纲均作为多足纲(Myriapoda)的亚纲等。
图0-3 节肢动物门其他纲的代表
A. 三叶虫;B. 蜘蛛;C. 中国鲎;D. 螨;E. 虾;F. 马陆;G. 烛蚬;H. 蜈蚣;I. 么蚰
四、储藏物螨类的基本特征
螨类(mites)从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储藏物螨类(stored product mites)也是储藏物中重要的一类害虫,特别是在环境湿度较高时,常常大量发生,可引起储粮水分增加和局部发热。储藏物螨类由于个体较小,往往不易发觉,而且防治较为困难。
在储藏物中较常见、且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是粉螨,粉螨属于蛛形纲的真螨目(Acariformes)粉螨亚目(Acaridides)粉螨总科(Acaroidea)。另外,在储藏物中还有一些营捕食或寄生生活的螨类,如肉食螨和蒲螨等。
螨类的体躯一般可分为颚体(gnathosoma)和躯体(idiosoma)两部分。颚体构成螨体的前端部分,其上生有螯肢和须肢。躯体位于颚体的后方,可再划分为生有4对足的足体和位于后端的末体两部分;生有前面两对足的是前足体,生有后面两对足的是后足体。在前足体和后足体之间,一般有清晰的横沟,以这条横沟为界,整个螨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者称前半体,后者称后半体;前半体包括颚体和前足体,后半体包括后足体和末体(图0-4)。
与昆虫相比,储藏物中的螨类个体微小,通常只有0.5~1mm。此外,螨类与昆虫的形态区别还有以下几点:
①螨类整个体躯分节不明显,大体上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②无翅;③成螨具4对足(幼螨通常为3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