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Altium Designer概述1
1.1 发展历史1
1.2 软件版本的选择2
1.3 Altium Designer的电路板设计流程2
1.4 软件安装4
1.4.1 计算机配置要求4
1.4.2 安装步骤与许可证管理4
1.5 关于本书的若干说明8
1.6 思考与实践9
第2章 工程与文档管理10
2.1 从创建工程开始10
2.2 新建设计文档11
2.3 保存设计文档与工程12
2.4 向工程添加已有设计文档13
2.5 关闭设计文档与工程14
2.6 打开设计文档与工程15
2.7 从工程中移除设计文档16
2.8 导入其他来源的文件17
2.9 设计文档的存储管理17
2.10 工程管理相关面板19
2.10.1 工程面板19
2.10.2 文件面板22
2.11 思考与实践24
第3章 原理图编辑环境25
3.1 原理图编辑环境简介25
3.1.1 菜单栏25
3.1.2 工具栏27
3.1.3 面板31
3.1.4 实用小工具33
3.1.5 面板标签栏33
3.1.6 状态栏34
3.2 原理图图纸设置34
3.2.1 Sheet Options选项卡34
3.2.2 Parameters(参数)选项卡36
3.2.3 Units(单位)选项卡36
3.2.4 Template(模板)选项卡37
3.3 原理图视窗操作38
3.4 快捷键面板38
3.5 思考与实践40
第4章 绘制原理图41
4.1 放置元件41
4.1.1 元件、模型和库41
4.1.2 Libraries(库)面板42
4.1.3 加载元件库44
4.1.4 搜索并放置元件47
4.1.5 另一种放置元件的方法51
4.2 元件操作52
4.2.1 编辑属性52
4.2.2 选择元件56
4.2.3 复制粘贴57
4.2.4 位置调整57
4.2.5 排列对齐58
4.2.6 撤销与重做60
4.2.7 删除元件60
4.3 放置其他电气对象60
4.3.1 导线(Wire)60
4.3.2 网络标签(Net Label)63
4.3.3 总线(Bus)和总线入口
(Bus Entry)65
4.3.4 电源和接地67
4.3.5 电气节点(Junction)69
4.4 绘制非电气对象70
4.4.1 折线(Line)70
4.4.2 贝塞尔曲线(Bezier)72
4.4.3 圆弧(Arc)73
4.4.4 椭圆弧(Elliptical Arc)74
4.4.5 椭圆(Ellipse)74
4.4.6 文本字符串(Text String)75
4.4.7 文本框(Text Frame)76
4.4.8 注释(Note)77
4.4.9 超链接(Hyperlink)78
4.5 一个例子——简易直流电压表78
4.5.1 优秀原理图的设计原则78
4.5.2 绘制简易直流电压表原理图79
4.6 思考与实践82
第5章 原理图后期处理84
5.1 元件自动编号84
5.1.1 基本元件编号命令84
5.1.2 其他元件编号命令88
5.2 工程编译与查错88
5.2.1 编译选项设置88
5.2.2 编译工程与查错90
5.2.3 编译屏蔽91
5.3 Navigator面板92
5.4 生成报表94
5.4.1 网表(Netlist)94
5.4.2 元件清单(Bill of Materials)95
5.4.3 简易元件清单97
5.4.4 工程层次结构报表97
5.5 文件输出与打印97
5.5.1 智能PDF97
5.5.2 打印原理图98
5.6 思考与实践102
第6章 原理图设计技巧103
6.1 网络颜色覆盖工具103
6.2 粘贴阵列103
6.3 Jump(跳转)功能104
6.4 Snippets(片段)面板105
6.5 SCH Inspector(SCH检视器)面板107
6.6 利用查找相似对象和SCH检视器
编辑多个对象108
6.7 SCH Filter面板110
6.8 SCH List面板112
6.9 选择记忆面板114
6.10 思考与实践116
第7章 多图纸电路原理图设计117
7.1 平坦式原理图设计117
7.2 层次化原理图设计121
7.2.1 放置图纸符号及属性设置121
7.2.2 放置图纸入口及属性设置122
7.2.3 层次化图纸之间的连接关系123
7.2.4 自上而下的原理图设计124
7.2.5 自下而上的原理图设计126
7.2.6 Off Sheet Connector(离图
连接器)127
7.2.7 多通道原理图设计129
7.3 多图纸电路原理图的导航131
7.4 思考与实践132
第8章 原理图编辑器首选项配置134
8.1 常规(General)配置134
8.2 图形编辑(Graphical Editing)配置137
8.3 编译器(Compiler)配置140
8.4 自动聚焦(Auto Focus)配置142
8.5 元件库自动缩放(Library AutoZoom)
配置143
8.6 栅格(Grids)配置144
8.7 切割导线(Break Wire)配置145
8.8 默认单位(Default Units)配置146
8.9 默认图元(Default Primitives)配置146
8.10 思考与实践147
第9章 印制电路板(PCB)基础148
9.1 印制电路板基础知识148
9.2 印制电路板的常用术语151
9.2.1 封装(Package)151
9.2.2 焊盘(Pad)156
9.2.3 过孔(Via)156
9.2.4 走线(Track)157
9.2.5 连接线(Connection Line)157
9.2.6 板层(Layer)158
9.3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原则160
9.3.1 前期准备160
9.3.2 布局原则160
9.3.3 布线原则161
9.3.4 焊盘与钻孔的大小及间距163
9.3.5 工艺参数164
9.4 思考题164
第10章 PCB编辑环境165
10.1 PCB编辑环境简介165
10.1.1 菜单栏165
10.1.2 工具栏166
10.1.3 状态栏169
10.1.4 板层标签栏169
10.1.5 实用小工具170
10.1.6 面板标签栏170
10.2 PCB视窗操作171
10.3 查看网络与元件171
10.4 单层模式171
10.5 Board Insight系统172
10.6 PCB面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