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机械工程基础
0.00     定价 ¥ 7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239594
  • 作      者:
    潘玉良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02-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绪论
一、产品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由原材料转化为成品时,各个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其基本内容是人的劳动过程,即劳动者使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照合理的加工方法使劳动对象(如毛坯或工件、组件或部件)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并投放于市场的全过程。
图0-1是产品生产过程组成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根据生产能力进行原材料和标准件的外购、协作件的外加工以及通过本企业进行零件的生产制造,将各零件(部件)装配成为产品。在此过程中,质量检验和控制保证企业内部上下工序的完善,并确保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制造企业、供应厂商和用户成为一种组织体,组成生产系统,通过生产系统将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有机地结合成整体。用户在生产系统中起到为企业提供产品需求信息的作用。
供应商作为其组成部分与生产厂家建立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不仅要按时制造和提交质量合格的材料和零部件,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还要参与由他们生产的那部分产品零部件的幵发和设计。现代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将生产、管理和消费人群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活跃的市场经济。
二、机械制造工艺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各种原材料通过改变其形状、尺寸、性能或相对位置,使之成为机械产品成品或半成品的方法和过程称为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流程由原材料和能源的提供、毛坯和零件成型、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装配与包装、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多个工艺环节组成。
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将机械制造工艺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零件毛坯的成型准备阶段,包括原材料切割、焊接、铸造、锻压加工成型等;机械切削加工阶段,包括车削、钻削、铣削、刨削、镗削、磨削加工等;表面改性处理阶段,包括热处理、电镀、化学镀、热喷涂、涂装等。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上述阶段的划分逐渐变得模糊、交叉,甚至合二为一,如粉末冶金和注射成型工艺,则将毛坯准备与加工成型过程合二为一,直接由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制造工艺。
此外,检测和控制工艺环节附属于各个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保证各个工艺过程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图0-2所示的轿车生产,*先根据设计将各种原材料用相应的成型工艺获得毛坯再经过切削加工制得零件,或直接采用其他精密成型方法制得零件;再将零件装配成部件,*后将总装零件、部件、外协件、标准件等一起装配成为整辆轿车。
三、制造技术与经济性
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是技术与经济,两者紧密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动机和方向,而技术进步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技术进步,特别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装备。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是否具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巳成为衡量该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其综合国力之所以强大,*重要的原因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
在研究机械制造技术课题时,要从经济方面对它提出要求和指明方向,并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在考虑经济发展时,应为促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开辟新的领域,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加工方法,以发挥*大的技术效果,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好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机械制造的发展做到既在技术上先进,又在经济上合理,而且是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这就要求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换言之,工程技术人员要有经济的头脑,经营管理人员要懂得工程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应用现代科学经营方法,二者结合,才能获得*佳的生产经营效果。经济管理专业开设工业生产技术基础课程,就是为使未来的经营管理人员掌握必需的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未来的经营管理工作中能按照生产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有效地组织生产、组织经营活动。
四、生产类型与工艺特征
生产制造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低成本、高效率地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具体来说,把材料或毛坯转变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同时达到规定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整个制造过程在综合考虑零件精度、生产效率、制造成本条件下进行。
不同的工业企业在产品结构、生产方法、设备条件、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和计划管理,就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分类,这就是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反映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生产组织方法和管理组织的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经济效益。
*能反映生产类型的依据是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一般可将生产过程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从表0-1中可以看出,工艺特征随着生产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很显然,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也是不相同的。大量生产类型由于产品产量大、品种少、相对稳定,故在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作中,以保证生产连续地、不间断地进行为重点。此类企业的获利手段主要是依靠降低成本。成批生产的特点是轮番生产,生产管理工件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批量上,做好生产的成套性和提高设备利用率之间的平衡。单件生产的产品种类复杂多变,因此生产计划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管理重点是要及时解决不时出现的生产“瓶颈”,使生产通畅。
生产类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生产类型不同时,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工艺装备和工艺过程等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单件小批生产多采用通用的机床、刀具、夹具和量具,毛坯常用手工造型的砂型铸件、自由锻件或乳制型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而大批大量生产则与此相反,多采用专用设备和自动生产线,毛坯常用机器造型的铸件或模锻件,以求达到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当今市场的变化很快,工厂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许多原来是大量生产的产品,如小轿车和手表等,为了适应市场对花色品种的需求,也在向增加品种、减少批量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工艺、设备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从单机到系统、从刚性到柔性、从简单到复杂等不同档次的多种自动化加工技术,使传统工艺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单件小批生产同样也可以进行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由数控机床、自动传输设备和自动检测装置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FMS)使各种批量生产均可实现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整个制造活动都集成到一个有人参与的计算机系统中,可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成本和质量达到刚性自动线的大批量生产的水平,又能快速响应市场,改变生产的类型和品种。
**篇机械识图
机械识图是以介绍阅读机械工程图样方法为主的篇章。本篇章通过大量典型图例,深人浅出地阐述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力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并结合识图掌握有关国家标准及基本绘图知识。
本篇由投影基础、机件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五个章节组成。机械识图是非机械类专业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先导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对机械识图篇章内容学习,了解有关工程图样的基本常识和国家标准,应用正投影原理初步掌握工程图样的阅读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零件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1
**篇机械识图
第1章投影基础7
1.1正投影和视图7
1.2点、线、面的投影12
1.3基本体的三视图19
1.4组合体的三视图23
第2章机件的表达方法43
2.1视图43
2.2剖视图47
2.3断面图56
2.4其他常用表达方法58
第3章标准件和常用件61
3.1螺纹和螺纹紧固件61
3.2齿轮72
3.3键、销、弹簧及滚动轴承77
第4章零件图.85
4.1零件图的概念和内容85
4.2零件图的尺寸标注86
4.3零件图的技术要求91
4.4零件图标题栏内容99
4.5零件上常见结构的表达100
4.6零件图的视图表达特点103
4.7看零件图105
第S章装配图111
5.1装配图的用途、要求和内容111
5.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113
5.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114
5.4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和明细栏117
5.5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19
第二篇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基础
第6章金属材料的种类与性能125
6.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125
6.2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30
复习思考题134
第7章铁碳合金136
7.1铁碳合金136
7.2碳钢140
7.3铸铁148
复习思考题151
第8章钢的热处理152
8.1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153
8.2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156
8.3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159
复习思考题162
第9章合金钢164
9.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65
9.2合金钢编号方法及应用167
复习思考题175
第10章有色金属177
10.1铜及其铜合金177
10.2铝及铝合金179
复习思考题182
第11章其他结构及功能材料简介183
11.1高分子材料183
11.2陶瓷材料189
11.3复合材料191
11.4功能材料192
复习思考题.198
第12章材料的选用199
12.1工程材料选用原则和方法199
12.2典型零件选材和工艺路线简介202
复习思考题205
第三篇成型工艺基础
第13章金属液态成型209
13.1铸造工艺基础209
13.2砂型铸造212
13.3特种铸造220
13.4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224
复习思考题225
第14章金属的塑性成型226
14.1金属的塑性变形及可锻性226
14.2锻造230
14.3板料冲压.235
14.4金属塑性成型新工艺简介238
复习思考题241
第15章焊接成型243
15.1焊接过程与金属的可焊性243
15.2熔焊246
15.3压力焊249
15.4钎焊253
15.5焊接新技术简介254
复习思考题257
第四篇机械制造基础
第16章切削加工基础261
16.1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261
16.2切削刀具的基本知识263
16.3金属切削过程265
16.4机床的机械传动方式及传动比268
复习思考题270
第17章切削加工工艺272
17.1车削加工272
17.2铣、刨、拉、钻、镗、磨削加工279
17.3常见表面加工方法291
17.4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295
复习思考题299
第18章特种加工与机械制造自动化简介302
18.1电火花加工303
18.2超声波加工305
18.3快速成型制造技术306
18.4数控加工309
18.5自动生产线311
18.6工业机器人313
18.7柔性制造技术315
18.8集成制造系统317
复习思考题320
参考文献3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