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西方文明史
0.00     定价 ¥ 4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0322384
  • 作      者:
    孟广林,许海云,王大庆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孟广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西欧封建政治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撰有多部学术专著及教材。曾赴英国、美国等地访学与讲学。
  
  许海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北约史的研究。先后在《世界历史》《现代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撰有多部学术著作及教材。曾赴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地学术交流。
  
  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史和中外古史的比较研究。先后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译著及教材。曾赴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地短期学术交流。
展开
精彩书摘
  《西方文明史》:
  奴隶制发展则是城邦繁荣的又一标志。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使用奴隶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由此使得作为奴隶主的自由公民们有闲暇从事各种政治和文化活动,奴隶制经济无疑构成了希腊社会经济的基础。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争中的俘虏,还有通过劫掠和买卖从落后地区获得的人口。希波战争之后,经过长期的战乱,加之人口贩卖活动的盛行,奴隶价格也大幅下降,奴隶来源充足,雅典的奴隶人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拥有奴隶的公民家庭在城邦中的比重大为提升。奴隶不仅被用于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各种家庭内部的劳动,或充任仆人,有文化的奴隶还可以担任管家和家庭教师。此外,奴隶还大量地被用于手工业、商业等家庭外部的经济活动,几乎涵盖了城邦的所有行业和生产部门。
  城邦的繁荣还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发展上。作为典型的雅典,其民主制度迅速发展,在伯利克里时代迎来了其“黄金时代”。公元前487年,执政官的选举方法由投票改为抽签,当选资格也下移到了第二等级公民。公元前461年,激进民主派的领袖厄菲阿尔特提出的民主改革法案在公民大会获得通过,几乎剥夺了贵族议事会的参政职能,只保留了谋杀案的审判权等少许的司法职能。由于贵族的忌恨,厄菲阿尔特遭到暗杀,但法案还是存留了下来。
  公元前457年,在新一代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前429年)的倡导和推动下,继执政官之后,城邦中的绝大部分公职人员的财产等级资格继续下移到了第三和第四等级,实际上已经取消了担任公职的财产资格限制,同时,抽签选官的方式也被扩大到除了十将军委员会之外的所有行政机构。从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伯利克里连续15年被选为十将军之一,雅典进入繁荣、鼎盛的“伯利克里时代”。对于这个时代,马克思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①。伯利克里出身名门,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知识广博,拥有雄辩的口才和丰富的行政和军事经验,担任公职以来,廉洁奉公,成就卓著,一生致力于雅典富强,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与塑造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雅典的民主制度在伯利克里时代进入到一个最为完备和稳固的历史时期,极大地调动起公民群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创造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的热情,使雅典发展成为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
  在古希腊语中,“民主”(democratia)一词的意思是“人民主权”。就伯利克里时代的政治组织和国家机构而言,公民大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职能。从公民中抽签产生的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主持和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不仅十个部落产生出的十个主席团在一年中大约十分之一的时间里轮流执政,而且每天都通过抽签产生一位主席来负责具体的工作。绝大部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主要由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出来的陪审员组成的多个陪审法庭来负责,审判的结果也是以陪审员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十将军委员会负责公民兵的训练和作战任务,由于战争频发,该委员会的地位不断提升,尤其是战争状态下一度成为城邦的最高决策机构。除了这几个最重要的职能部分,城邦还设有很多其他的公职岗位,比如司库官、市场监管和港口监管等等,也都从公民大会中抽签产生,任期有限,但责任重大,直接对公民大会负责,任职期间受到公民大会的监管。
  雅典在伯利克里时代发展完备的这种直接民主制度,既有明显的制度优越性,也难免具有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首先,它是一种少数人的民主,除了在城邦人口中仅仅占到很小一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拥有全部的公民权利之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妇女、未成年男性、外邦人及奴隶完全没有任何权利可言,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其次,这种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制只能在小国寡民和公民人数十分有限的条件和状态下实施和维持,这既是雅典直接民主制度的局限性,也是整个希腊城邦制度的局限性。同时,虽然取消了财产资格上的限制,普遍采取了抽签选官的方式,但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和各类公职还是基本上掌握在比较富有的中上层奴隶主手中,从中产生出来的民众领袖往往通过其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操控着决策的主导权,尤其是十将军等重要官职没有任何薪水,贫穷的普通公民望尘莫及。此外,雅典民主制度适用范围的狭小不仅表现在本邦,也表现对待其他城邦的态度上,雅典对外邦和盟邦不仅毫无民主可言,而且还公开推行一种霸权主义的政策,这一点在提洛同盟沦为其称霸的工具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雅典不仅把属于全体盟邦的贡金据为己有,还用它来大兴土木,装点自己的民主。最后,抽签选官的制度虽然在表面上实现了绝对公平,但难免效率低下;轮番而治的极端做法,也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与弊端,其所潜在的隐患,在接下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及战后的城邦危机中逐渐暴露出来。
  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于公元前431年,结束于公元前404年。这场战争是在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两大军事同盟之间展开的,几乎波及了所有的希腊城邦。战争之初,雅典遭受瘟疫,随后双方展开拉锯战,互有胜负。战争后期,雅典对西西里发动远征,全军覆没。斯巴达人最终在波斯支持下组建起一支海上舰队,于公元前405年的羊河海战中,一举歼灭雅典海军。次年迫使雅典宣布投降。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明
第一节 古希腊文明的起源
第二节 城邦文明时代
第三节 希腊城邦的衰落与马其顿人的崛起

第二章 “伟大属于罗马”——古罗马文明
第一节 罗马文明的缘起和王政时代
第二节 共和政治的形塑与嬗变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兴衰

第三章 西欧基督教-封建文明
第一节 从古典向中世纪的历史过渡
第二节 教、俗权的联合与纷争
第三节 经济社会的变动与封建王国政治秩序的建构
第四节 西欧与伊斯兰教文明的碰撞
第五节 神学信仰圣光下的文化滋长
第六节 各阶层的社会日常生活

第四章 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
第一节 “过渡时期”西欧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五章 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
第一节 近代理性之光
第二节 启蒙运动与社会变革
第三节 科技发展与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六章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建构
第一节 英国革命
第二节 独立战争与美国的形塑
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成果
第四节 普鲁士的改革
第五节 日本“脱亚入欧”

第七章 西方文明形态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欧美工业经济形态
第二节 资本主义政治生态的延续与变动
第三节 思想文化与科学的发展
第四节 欧美经济社会的结构与生活

第八章 走向现代世界的西方
第一节 “文明”秩序的动荡
第二节 美国、欧洲、日本的危机与躁动
第三节 西方殖民化挑战与世界各地的回应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与思想文化的嬗变
第五节 西方基督教信仰的嬗变

第九章 当代西方文明遭遇的挑战与前景
第一节 “西方阵营”的重构与美国
第二节 欧洲与日本的发展及其问题
第三节 世界格局的新形势与西方文明前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