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第二版)
0.00     定价 ¥ 7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761347
  • 作      者:
    张济民,邹庭荣,扎西次旺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第0章预备知识
0.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运算示例
2.运算规则
(1)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级运算.
(2)—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0.2百分数
百分数(percentage)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称为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称为百分号)来表示.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各种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1.基本解释
百分数是用百分之几表示整体的一部分.
2.详细解释
百分数是用100做分母的分数,通常用百分号(%)来表示,如1/100写作1%.
3.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截然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例如,可以说“lm是5m的20%”,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20%m”.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后面可带单位.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较多,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如百分之四十五写作45%.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现在有些教科书上,假分数也可以不化成带分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体现的是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体现的是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5)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可以是一切不为0的自然数.
4.百分数的范围
百分数的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
(1)可以大于100%,如增长率、增产率等;
(2)只能100%以下,如出油率、出粉率等;
(3)*大只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发芽率等.
5.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百分数虽以100为分母,但分子可以大于100,如200%代表原数的2倍.例如:一家公司去年纯利100万元,今年的纯利为120万元,则“今年的纯利比去年增加20%”,亦即“今年的纯利是去年的120%”,但这种写法较少使用.百分数有时可能造成误会,不少人认为一个百分数的上升会被相同下降的百分数所抵消.例如:从100增加50%,等于100+50,即150;而从150下降50%则是150-75,等于75,*终结果小于原数100.百分数的分子还可以是小数.
6.日常应用
每天的天气预报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第二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提示大家提前做好准备.例如:今晚的降水概率是20%,明天白天有五到六级大风,降水概率是10%,早晚应增加衣服.20%,10%让人一目了然,既清楚又简练.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每个人几乎都配备手机,款式多种多样.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心理学家格伦 威尔森(Glenn Willson)研宄证明:老是低着头看信息,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人的大脑反应变慢,智商也会下降10%.这里以百分数的形式说明了手机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对人体健康却十分有害.
0.3绝对值
绝对值及其性质是学习高等数学常用的基础知识.
实数X的绝对值记为|x|,定义为
|x|的几何意义是:|x|表示数轴上点X(点X可以在原点的右边或左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g是非负实数.
绝对值及其运算有以下常用性质:
(1)
(2)
(3)
(4)
(5)
(6)
0.4数的开方
1.平方根的概念
2.关系小结
0.5不等式解法
1.不等式同解原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
(2)
(3)
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1)
(2)
解指数、对数不等式时往往要根据它们的单调性把指数、对数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要注意定义域和底;在解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时候,底a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类标准.
0.6集合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一个只能描述而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本书只给出集合的一种描述:集合指所考察的具有确定性质的对象的全体,集合简称集.组成集合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下面举几个集合的例子:
(1)2012年1月1日在中国出生的人;
(2)平面上所有直角三角形;
(3)方程的根;
(4)直线上所有的点.
由有限个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合,如(1)和(3);由无限多个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无限集合,如(2)和(4).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元素.若是集合的元素,则说属于记为:若不是集合的元素,则说不属于记为或.
元素为数的集合称为数集,通常用确定的记号来表示一些常见数集:
全体自然数的集合(简称自然数集),记为N;
全体整数的集合(简称整数集),记为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简称有理数集),记为Q;
全体实数的集合(简称实数集),记为R.
为了方便,有时在表示数集的字母右上角添“+”等上标来表示该数集的几个特定子
集.以实数为例:R+表示全体正实数之集;表示全体负实数之集.其他数集的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0.例如,由方程;c2+1=0的实根构成的集合,即为空集.空集在研宄集合运算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有其逻辑上的意义.
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称为单元素集,记为.
这里讲的集合,不仅构成集合的意义是明确的,而且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例如:“全体大学生”的意义就是明确的,可以判定任何对象“是”或“不是”它的元素,因此“全体大学生”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而“50个好学生”,则由于“好”没有给一个确切的标准,人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不构成这里所讨论的集合.
(2)互异性.把相同对象归于一个集合时,只能算集合的一个元素,也就是说同一个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对象.例如,方程的解集里只含1和-2两个元素,方程的二重根1应视为其解集中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时,不必考虑元素的排列顺序.
集合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1)列举法,即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一个大括号内.例如,集合2由元素,组成,表示为;自然数集N表示 这种表示法一般适用于有限集和可数无限集.
(2)描述法,即指明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确定性质.其一般形式为具有性质.例如,方程的解集,记为.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
(2)
(3)
3.集合的运算
集合有三种基本运算,即并、交、差.
设是两个集合,则集合
分别称为和的并集、交集、差集.
研宄某一问题时所考虑的对象的全体称为全集,用/表示,差集称为的余集或补集,记为.例如:在实数集中,集合的余集为.
集合的并、交、余运算满足如下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对偶律
以上这些运算律都很容易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验证.
0.7区间和邻域
区间和一点的邻域是常用的一些实数集.
实数集称为开区间;称为闭区间,列称为半开半闭区间;称为区间的端点.这些区间统称为有限区间,它们都可以用数轴上长度有限的线段来表示,图1.1(a)、(b)分别表示闭区间与开区间,此外还有无限区间,引入记号(读作正无穷大)和(读作负无穷大)后,则可用类似的记号表示无限区间.例如.无限区间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0.1(c)所示.
实数集,称为点的邻域,记为.点称为邻域的中心,称为邻域的半径,它在数轴上表示以为中心、长度为的对称开区间,如图0.2所示.
实数集称为点的去心邻域,记为,内.为了方便,有时把开区间称为的左邻域,把开区间,称为的右邻域.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0章 预备知识 1
0.1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
0.2 百分数 1
0.3 绝对值 3
0.4 数的开方 3
0.5 不等式解法 4
0.6 集合 4
0.7 区间和邻域 6
0.8 映射 7
0.9 排列 7
第1篇微积分
第1章 函数 13
1.1 函数及其性质 13
1.2 反函数与初等函数 18
1.3 常用经济函数 23
第2章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28
2.1 函数的极限 28
2.2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33
2.3 极限的运算、两个重要极限 37
2.4 函数的连续性 43
2.5 常用的经济函数举例 50
第3章 导数与微分 53
3.1 导数的概念 53
3.2 导数的基本公式及四则运算法则 58
3.3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61
3.4 隐函数、幂指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 64
3.5 高阶导数 67
3.6 分段函数的导数 68
3.7 函数的微分 69
3.8* 二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74
第4章 导数的应用 80
4.1 微分中值定理与洛必达法则 80
4.2 函数的单调性 86
4.3 函数的极值 88
4.4 函数的*大值与*小值 90
4.5 *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92
4.6 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96
第5章 不定积分 102
5.1 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102
5.2 换元积分法 105
5.3 分部积分法 112
5.4 有理函数的积分 114
第6章 定积分 117
6.1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117
6.2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 122
6.3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127
6.4 反常积分 133
6.5 定积分的应用 135
第7章 级数 140
7.1 常数项级数 140
7.2 幂级数 149
第2篇 线性代数
第8章 行列式 157
8.1 n阶行列式 157
8.2 行列式的性质 161
8.3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164
8.4 克拉默法则 167
第9章 矩阵 170
9.1 矩阵的概念 170
9.2 矩阵的运算 171
9.3 逆矩阵 181
9.4 矩阵的分块 188
9.5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 192
9.6 应用举例 198
第10章 向量 203
10.1 线性方程组的高斯消元法 203
10.2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 210
10.3 向量组的秩 216
10.4 向量的内积和标准正交化方法 222
第11章 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及结构 226
11.1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及结构 226
11.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及结构 230
第12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相似矩阵 234
12.1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34
12.2 相似矩阵与矩阵可对角化 241
12.3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45
第13章 二次型 249
13.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及矩阵合同 249
13.2 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 253
13.3 正定二次型和正定矩阵 258
第3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14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65
14.1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265
14.2 随机事件的概率 269
14.3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立性 273
14.4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278
14.5 伯努利概型 281
第15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83
15.1 随机变量的概念 283
15.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概率分布 284
15.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87
第16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92
16.1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292
16.2 随机变量的方差 296
第17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300
17.1 简单随机样本 300
17.2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301
第18章 参数估计 309
18.1 点估计 309
18.2 区间估计 316
18.3 单侧置信区间 320
第19章 假设检验 323
19.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323
19.2 一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326
第20章 回归分析 332
20.1 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332
20.2 一元线性回归 333
20.3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339
习题答案与提示 341
附录 3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