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实验诊断学(第3版)
0.00     定价 ¥ 10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7351928
  • 作      者:
    刘成玉,郑文芝,林发全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内科学教授。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数字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华东地区临床医学教育发展建设督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分会、青岛市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青岛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一、 实验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 1

二、 实验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 / 3

三、 实验诊断学的作用 / 5

四、 实验诊断项目的选用原则 / 5

五、 实验诊断检查的注意事项 / 6

六、 学习实验诊断学的基本要求 / 7

第二章 实验诊断的基本概念 / 10

一、 实验诊断结果分析的概念 / 10

二、 影响实验诊断结果的因素 / 13

第三章 血液实验室检查 / 18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 / 18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 18

二、 血液标本的处理 / 23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查 / 24

一、 红细胞检查 / 25

二、 白细胞检查 / 45

三、 血小板检查 / 61

四、 血细胞体积分布曲线图 / 65

第三节 红细胞生成与成熟障碍相关检查 / 69

一、 红细胞铁代谢检查 / 69

二、 叶酸和维生素B12 检查 / 73

第四节 溶血检查 / 75

一、 溶血的一般检查 / 76

二、 红细胞膜缺陷检查 / 79

三、 红细胞酶缺陷检查 / 81

四、 异常血红蛋白检查 / 83

五、 自身免疫性溶血检查 / 85

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检查 / 87

第四章 骨髓实验室检查 / 89

第一节 骨髓标本采集 / 89

一、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标本采集 / 89

二、 骨髓组织学检查的标本采集 / 91

第二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 92

第三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 102

一、 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 / 102

二、 其他常用细胞化学染色 / 104

第四节 骨髓组织学检查 / 107

第五节 血细胞免疫表型检查 / 109

第六节 血细胞遗传学检查 / 115

第七节 造血系统疾病的基因诊断 / 118

第五章 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 / 121

第一节 筛查试验 / 121

一、 出血时间 / 121

二、 血小板计数 / 122

三、 凝血酶原时间 / 122

四、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124

五、 凝血酶时间 / 125

六、 游离肝素时间 / 126

七、 纤维蛋白原 / 126

八、 D- 二聚体 / 127

九、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128

十、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 129

第二节 血管壁检查 / 130

一、 血管性血友病相关指标 / 130

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 132

三、 凝血酶调节蛋白 / 133

第三节 血小板功能检查 / 133

一、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 / 134

二、 血小板聚集率 / 134

三、 P- 选择素 / 135

第四节 凝血因子检查 / 136

一、 组织因子 / 136

二、 凝血因子促凝活性 / 137

三、 凝血酶原片段1+2 / 138

四、 纤维蛋白肽A/B / 139

五、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 140

第五节 抗凝物质检查 / 140

一、 抗凝血酶 / 140

二、 蛋白C 和蛋白S / 141

三、 狼疮抗凝物质 / 142

四、 凝血因子抑制物 / 142

五、 肝素 / 143

第六节 纤溶活性检查 / 143

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143

二、 纤溶酶原 / 144

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 145

四、 α2- 抗纤溶酶 / 145

第七节 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146

一、 筛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146

二、 诊断出血性疾病的筛查项目选择与应用 / 147

三、 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项目选择与应用 / 148

四、 诊断DIC 的项目选择与应用 / 149

五、 抗血栓和溶栓治疗监测的项目选择与应用 / 151

第六章 血型与器官移植实验室检查 / 153

第一节 血型检查 / 153

一、 ABO 血型鉴定 / 153

二、 Rh 血型鉴定 / 157

三、 血小板血型鉴定 / 159

四、 交叉配血试验 / 160

五、 胎儿/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161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相关检查 / 162

一、 HLA 分型检查 / 163

二、 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查 / 166

三、 造血干细胞移植检查 / 167

四、 移植器官的功能监测 / 168

五、 移植排异反应监测 / 169

六、 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浓度监测 / 170

七、 感染监测 / 172

八、 器官移植相关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173

第七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实验室检查 / 175

第一节 尿液检查 / 175

一、 尿液标本采集 / 175

二、 尿液理学检查 / 177

三、 尿液化学检查 / 180

四、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 184

五、 尿液其他检查 / 191

六、 尿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195

第二节 粪便检查 / 195

一、 粪便标本采集 / 195

二、 粪便理学检查 / 196

三、 粪便隐血试验 / 198

四、 粪便显微镜检查 / 200

五、 粪便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04

第三节 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 204

一、 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标本采集 / 205

二、 痰液理学检查 / 206

三、 痰液有形成分检查 / 207

四、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 208

五、 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09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 / 210

一、 脑脊液标本采集 / 210

二、 脑脊液理学检查 / 211

三、 脑脊液化学检查 / 213

四、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 216

五、 脑脊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18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 219

一、 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 / 219

二、 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 / 220

三、 浆膜腔积液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 222

四、 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 / 223

五、 浆膜腔积液病原生物学检查 / 225

六、 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25

第六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 226

一、 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 / 227

二、 阴道分泌物理学检查 / 227

三、 阴道清洁度 / 228

四、 阴道分泌物病原生物学检查 / 229

五、 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 230

六、 阴道分泌物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34

第七节 精液检查 / 234

一、 精液标本采集 / 235

二、 精液理学检查 / 236

三、 精液显微镜检查 / 238

四、 精液病原生物学检查 / 241

五、 精液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 241

六、 精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42

第八节 前列腺液检查 / 244

一、 前列腺液标本采集 / 244

二、 前列腺液理学检查 / 244

三、 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 / 245

四、 前列腺液病原生物学检查 / 246

五、 前列腺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46

第九节 关节腔积液检查 / 247

一、 关节腔积液标本采集 / 247

二、 关节腔积液理学检查 / 248

三、 关节腔积液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 250

四、 关节腔积液有形成分检查 / 251

五、 关节腔积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54

第八章 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查 / 256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 256

一、 血清肌酐 / 256

二、 内生肌酐清除率 / 258

三、 血清尿素 / 259

四、 血清尿酸 / 260

五、 血清胱抑素C / 262

六、 肾损伤因子-1 / 262

七、 微量清蛋白 / 263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 / 265

一、 近端肾小管功能 / 265

二、 远端肾小管功能 / 268

第三节 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 271

第九章 肝脏和胰腺功能实验室检查 / 273

第一节 肝脏功能检查 / 273

一、 蛋白质代谢功能 / 273

二、 胆红素代谢功能 / 277

三、 胆汁酸代谢功能 / 279

四、 血清酶学 / 280

第二节 胰腺功能检查 / 287

一、 淀粉酶 / 287

二、 脂肪酶 / 289

三、 胰岛相关自身抗体 / 290

第三节 肝脏和胰腺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293

第十章 代谢功能实验室检查 / 295

第一节 糖代谢检查 / 295

一、 葡萄糖 / 295

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297

三、 糖化血红蛋白 / 298

四、 胰岛素 / 299

五、 C 肽 / 300

六、 β- 羟丁酸 / 301

七、 乳酸 / 302

八、 丙酮酸 / 303

第二节 脂类代谢检查 / 304

一、 血浆脂类 / 304

二、 脂蛋白 / 308

三、 载脂蛋白 / 312

第三节 水电解质平衡检查 / 313

一、 水平衡 / 313

二、 钾平衡 / 315

三、 钠平衡 / 317

四、 氯平衡 / 319

第四节 骨代谢检查 / 320

一、 血钙、磷、镁 / 320

二、 骨代谢相关激素 / 325

三、 骨代谢标志物 / 325

第五节 代谢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328

一、 糖代谢异常 / 328

二、 脂代谢异常 / 329

三、 骨代谢异常 / 330

第十一章 内分泌功能实验室检查 / 331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检查 / 331

一、 甲状腺素 / 331

二、 游离甲状腺素 / 332

三、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333

四、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334

五、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334

六、 甲状腺球蛋白 / 335

七、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336

八、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 337

九、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337

第二节 甲状旁腺激素检查 / 338

一、 甲状旁腺素 / 338

二、 降钙素 / 339

三、 1,25- 二羟维生素D3 / 340

第三节 肾上腺激素检查 / 341

一、 肾上腺皮质激素 / 341

二、 肾上腺髓质激素 / 345

第四节 垂体激素检查 / 347

一、 生长激素 / 347

二、 抗利尿激素 / 348

三、 促甲状腺激素 / 349

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350

五、 黄体生成素 / 351

六、 卵泡刺激素 / 352

七、 泌乳素 / 353

第五节 性腺激素检查 / 354

一、 睾酮 / 354

二、 孕酮 / 355

三、 雌二醇 / 356

第六节 内分泌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357

一、 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 357

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实验室检查 / 358

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实验室检查 / 358

四、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实验室检查 / 359

第十二章 心肌损伤实验室检查 / 360

第一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 / 360

一、 心肌肌钙蛋白 / 360

二、 肌酸激酶 / 363

三、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 364

四、 肌红蛋白 / 366

五、 脂肪酸结合蛋白 / 367

第二节 心脏功能标志物检查 / 368

一、 B 型利钠肽 / 368

二、 半乳糖凝集素-3 / 369

三、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蛋白 / 370

第三节 心血管炎症标志物检查 / 371

一、 超敏C 反应蛋白 / 371

二、 白细胞介素-6 / 372

第四节 心肌损伤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373

一、 冠心病相关标志物 / 373

二、 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志物 / 374

第十三章 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查 / 375

第一节 体液免疫功能检查 / 375

一、 免疫球蛋白 / 375

二、 补体 / 379

第二节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 381

一、 T 淋巴细胞亚群 / 381

二、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 384

第三节 自身抗体检查 / 384

一、 常用的自身抗体筛查项目 / 385

二、 常用自身抗体诊断项目 / 389

第四节 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392

一、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 392

二、 自身抗体 / 393

第十四章 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查 / 394

第一节 蛋白类标志物 / 394

一、 甲胎蛋白 / 394

二、 癌胚抗原 / 396

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397

四、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 398

五、 细胞角蛋白19 片段 / 398

第二节 酶类标志物 / 399

一、 α-L- 岩藻糖苷酶 / 399

二、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 400

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400

第三节 糖类标志物 / 402

一、 糖类抗原50 / 402

二、 糖类抗原125 / 402

三、 糖类抗原15-3 / 403

四、 糖类抗原19-9 / 404

五、 糖类抗原242 / 405

六、 糖类抗原72-4 / 406

第四节 其他标志物 / 407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与应用 / 408

一、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 / 408

二、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 409

第十五章 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 410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运送 / 410

一、 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 410

二、 不同类型标本采集与运送 / 411

第二节 细菌感染 / 414

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 / 414

二、 大肠埃希菌 / 415

三、 铜绿假单胞菌 / 416

四、 结核分枝杆菌 / 417

第三节 病毒感染 / 419

一、 人轮状病毒 / 419

二、 肝炎病毒 / 420

三、 胎儿先天性感染 / 427

四、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430

五、 SARS 冠状病毒 / 431

六、 新型冠状病毒 / 432

第四节 真菌感染 / 433

一、 皮肤癣菌 / 433

二、 白假丝酵母菌 / 434

三、 新型隐球菌 / 435

四、 曲霉属 / 436

第五节 其他病原体感染 / 437

一、 梅毒螺旋体 / 437

二、 华支睾吸虫 / 438

三、 溶组织内阿米巴 / 439

第六节 病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 440

第十六章 常见疾病的实验诊断 / 442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 442

一、 病毒性肝炎 / 442

二、 肝硬化 / 444

三、 结直肠癌 / 445

四、 急性胰腺炎 / 445

五、 腹泻 / 446

六、 乳糜泻 / 447

第二节 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 448

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448

二、 心力衰竭 / 450

三、 感染性心内膜炎 / 451

四、 心包炎 / 452

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诊断 / 453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453

二、 亚急性甲状腺炎 / 454

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454

四、 皮质醇增多症 / 455

五、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456

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456

七、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459

八、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459

九、 垂体生长激素瘤 / 460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460

一、 糖尿病 / 460

二、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 462

三、 骨质疏松症 / 464

第五节 造血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 465

一、 红细胞疾病 / 465

二、 白细胞疾病 / 471

三、 骨髓增殖性肿瘤 / 479

四、 出血、凝血疾病 / 484

五、 淋巴瘤 / 486

六、 多发性骨髓瘤 / 489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 490

一、 肺部感染 / 490

二、 支气管哮喘 / 494

三、 支气管扩张症 / 495

四、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495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 497

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 / 497

二、 肾病综合征 / 497

三、 急性肾衰竭 / 497

四、 尿路感染与结石 / 498

五、 外阴及阴道炎症 / 499

六、 前列腺炎与男性不育症 / 500

七、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 501

第八节 风湿病与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503

一、 类风湿关节炎 / 503

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 / 504

三、 强直性脊柱炎 / 505

四、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506

五、 自身免疫性肝炎 / 506

第九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 507

一、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 507

二、 细菌性脑膜炎 / 507

三、 隐球菌性脑膜炎 / 508

四、 多发性硬化 / 509

五、 阿尔茨海默病 / 509

六、 吉兰- 巴雷综合征 / 510

第十节 部分新发传染病的实验诊断 / 510

一、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510

二、 人禽流行性感冒 / 511

三、 流行性感冒 / 511

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512

第十一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诊断 / 512

一、 淋病 / 513

二、 梅毒 / 513

三、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 514

四、 软下疳 / 514

五、 尖锐湿疣 / 515

六、 生殖器疱疹 / 515

七、 艾滋病 / 515

第十二节 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实验室筛查 / 516

一、 唐氏综合征 / 516

二、 宫内感染 / 518

三、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 / 519

推荐阅读 / 52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52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