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计算引论
0.1研究数值分析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工程计算已被推向科学活动的前沿.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科学领域,并与实验、理论三足鼎立,相辅相成,成为人类科学活动的三大方法之一.因此,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这就要求人们去研究和掌握适用于计算机上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而数值分析就是研究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有关理论.
一般地,用计算机进行科学与工程计算时要经历如下过程:
可见,数值分析是科学与工程计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以纯数学为基础,但不只研究数学本身的理论,而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数值方法及效果,如怎样使计算速度最快、存储量最少等问题,以及数值方法的收敛性、稳定性、误差分析.虽然有些方法在理论上还不够完善与严密,但通过对比分析、实际计算和实践检验等手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采用.因此,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既带有纯数学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科学性的特点,又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实际试验的高度技术性特点,是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相连的实用性很强的计算数学课程.
例如,用Cramer(克拉默)法则解一个n阶线性代数方程组需要计算n+1个n阶行列式.不计加减运算,求解总共需要n!(n + 1)+ n次乘除法.当n很大时,这个计算量是相当惊人的.比如一个不算太大的20阶方程组,大约要做9.7×1020次乘除法,显然 ,这样的方法是毫无实用意义的.然而,如果采用数值分析中介绍的任何一种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比如Gauss(高斯)消元法,乘除法次数不超过3000次,即使在微型计算机上,也只需几秒钟时间就能很容易地完成.这个例子说明了研究实用的数值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数值分析研究的正是在计算效率上最佳的或近似最佳的方法,而不是像Cramer法则这样的方法.
0.2误差来源与误差概念
对数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求得的结果一般都包含有误差.即数值计算绝大多数情况是近似计算,因此,误差分析和估计是数值计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由它们可以确切地知道误差的性态和误差的界.
0.2.1误差来源
数值结果中的误差通常来自固有误差与计算误差,如下面所示:
固有误差的一个来源是由求解问题的数学模型本身所固有的模型误差,它包括对实际物理过程进行近似的数学描述时所引进的误差.另一个来源是物理数据的不精确性 ,这些数据往往是由实验观测得到的,从而带有观测误差.这些都不是数值分析所研究的内容.
计算误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于在求解某一个已公式化的数学问题时,不是对其本身求解而是对它的某一个近似问题求解而造成的,这类误差称为截断误差或方法误差.这类误差往往是由有限过程逼近一个无限过程时产生的.比如,函数ex可展开为幂级数形式
(0.2.1)
如果用式(0.2.1)右边的前
(0.2.2)
来近似 ex的无穷多项的和,所产生的误差就是这一问题的截断误差,为
(0.2.3)
再比如序列
(0.2.4)
因为,所以,可以用无限迭代过程式(0.2.4)的有限次结果来得到5的近似值,而产生的误差也是截断误差.
通常这类误差的精确值是不能求得的,所以,一般只研究这类误差的某一估计值或它的某一个界.
产生计算误差的另一重要来源,是由于算术运算几乎不可能在计算机上完全精确地进行.*先,由于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数字的位数有限(即字长有限),在进行计算时,对超过计算机所能表示的位数的数字就要进行舍入;其次 ,尽管有些数据可以精确地由计算机表达,但是,当进行乘除运算时,常常也要对其运算的结果进行舍入,如计算7/1 .上述这种对某一个数进行舍入而产生的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0.2.2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定义0.1设代表精确值 x的一个近似值,称
(0.2.5)
为近似值的绝对误差,或简称误差.
显然,绝对误差依赖于量纲,通常无法精确地算出绝对误差的真值 ,只能根据具体测量或计算的情况估计它的绝对值的范围,也就是去估计 |E(.x)|的上界.若
(0.2.6)
称为的绝对误差界,或简称误差界.
在工程技术上,常将不等式(0.2.6)表示成
x = x.+ε.
绝对误差的大小,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能完全刻画一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如有两个数
x = 10 ±0.1,y = 1015 ±106 ,
这里y的绝对误差是x的107倍,但是不能就此断定近似值x=10一定比近似值y=1015精确程度高.若考虑到精确值本身的大小,在1015内差106显然比在10内差0.1更精确些.这说明一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除了与绝对误差有关,还与精确值本身有关.为此引入相对误差概念.
定义0.2 设是精确值 x的一个近似值,称
(0.2.7)
为近似值的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无量纲的,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与绝对误差类似,我们只能估计相对误差绝对值的某一个上界.若
(0.2.8)
则称为近似值的相对误差界.
由于
当
有
从而
显然,当很小时,与的差是的平方量级 ,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常取
(0.2.9)
0.2.3有效数字
我们表示一个近似数时 ,为了能反映它的精确程度 ,常常用到 “有效数字 ”的概念.
定义0.3 若x的某一近似值的绝对误差界是某一位的半个单位,则从这一位起直到左边**个非零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都称为的有效数字.
具体地说,对于数x,经四舍五入之后,得到它的近似值
(0.2.10)
其中,x1,x2, ,xn都是0,1,2, ,9这十个数字之一, 是正整数,m是整数.如果x的绝对误差满足
(0.2.11)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