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普通化学实验(第二版)
0.00     定价 ¥ 3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262615
  • 作      者:
    唐树戈,王耀晶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普通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1章化学实验室基本常识
  1.1实验室规章制度
  1.1.1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及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2)进人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及其周围环境,尤其是水、电、燃气等各种阀门所在位置。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实验所需的物品、器皿、仪器、用具是否齐全,若有缺少和破损,及时向教师提出补足或更换。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严禁大声喧哗、嬉闹,保持室内肃静。要求不迟到、不早退,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4)严格按照实验指导规定的操作步骤、试剂用量进行实验,严禁随意混合化学试剂,若要更改,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方可进行。实验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应立即向指导教师汇报,以便及时解决和处理。
  (5)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持实验台面整齐清洁,共用药品和仪器应在原位置取用,不得随意挪动。实验过程产生的废弃试液或废渣应放在指定容器内,不得随意乱扔。
  (6)如实填写实验课记录本及精密仪器使用记录本,并按要求及时完成实验报告,递交教师批阅。
  (7)实验结束后,将所用器皿洗净,按原序摆放整齐。值日生负责打扫和整理实验室,关好水、电、燃气等各种阀门,检查无误后报告教师,经教师允许方可离开。
  1.1.2实验室安全守则
  (1)进人实验室后,最先熟悉实验室及其周围环境,尤其是水、电、燃气等各种阀门和消防器材所在位置。
  (2)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或把餐具带人。实验完毕后必须洗净双手。
  (3)实验进行时,不得擅自离开座位,要时刻观察实验状况是否正常,实验装置有无漏气、破裂等现象。
  (4)若实验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橡皮手套等。取用剧毒物品如重铬酸钾、汞盐、砷化物、氰化物等应特别小心,不得吸人口内、接触皮肤、減到衣服或其他实验物品上。废弃试液或废渣应放在指定容器内,不得倾人水槽。剩余的有毒物品应交还教师。
  (5)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要远离火源。不得用湿手或湿物接触电源。水、电、燃气用完后立即关闭。
  (6)倾注试剂或加热液体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液体減出致伤。尤其是腐蚀性很强的浓酸、浓碱、强氧化性试剂等,使用时切勿減到衣服和皮肤上。加热试管时,切记不要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7)检验气体时,不要直接面对容器,尤其眼睛更应注意防护,应用手将少量气体轻轻扇向鼻子再嗅。
  (8)绝对不准随意混合各种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9)实验室所有药品不得带出室外。
  1.2实验室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和急救常识
  1.2.1火灾
  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明火和电器,最易发生火灾事故,尤其是实验室内存放许多化学药品,会更加助长火灾发生。一旦发生火灾,应保持沉着镇静。最先防止火势扩展,如立即熄灭所有火源,关闭室内总电源,搬开易燃物品等;然后立即灭火。灭火时,应根据起火的原因和火场周围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必要时应立即报警。
  1.实验器皿内着火
  如果实验用的小器皿(如烧杯或烧瓶)内着火,绝不能用嘴吹。可盖上石棉板或瓷片等,使之隔绝空气,火焰会自然熄灭。如果器皿炸裂引起可燃物品泄漏,应视可燃物品种类而采取相应灭火措施。
  2.木制品着火
  木制品(如实验台)着火通常都是因为电炉加热引起。最先应切断电炉电源,然后用湿毛巾捂盖或喷水灭火。
  3.化学药品着火
  如果油类或化学药品着火,切忌喷水灭火。如果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湿毛巾捂盖;如果着火面积较大,要用沙土或灭火器灭火。
  4.电器着火
  如果电器着火,切忌喷水灭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湿毛巾捂盖,如果火焰较大,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5.可燃气体泄漏着火
  实验室内若发生可燃气体泄漏时,切忌开关电源,应立即关闭可燃气体阀门。如果尚未起火,可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找出泄漏原因,采取紧急补漏措施。如果已经起火,可用湿毛巾捂盖泄漏处,阻止可燃气体继续泄漏,然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1.2.2中毒
  化学药品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人引起中毒。一旦发现中毒现象可视情况不同采取各种急救措施。
  1.毒物入口
  溅人口中而未咽下的毒物应立即吐出来,用大量水漱洗口腔;如果已吞下,应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解毒方法。
  2.腐蚀性中毒
  强酸、强碱中毒都要先喝大量的水。强酸中毒可服用氢氧化铝膏。不论酸碱中毒都可服用牛奶,但不要吃呕吐剂。
  3.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
  要先服牛奶或蛋白缓和,再服硫酸镁溶液催吐。
  4.有毒气体中毒
  吸人有毒气体时,将中毒者移到室外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纽扣。吸人少量氯气和溴气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总之,实验室中出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1.2.3玻璃割伤
  由于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玻璃仪器,所以玻璃割伤也是常见的事故。一旦被玻璃割伤,最先仔细检查伤口处有无玻璃碎片,若有先取出。如果伤口不大,可涂上止血消毒药品,然后用纱布包扎好;若伤口较大流血不止时,可在伤口上250px处用带子扎紧以减缓流血,并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1.2.4灼伤、烫伤、冻伤
  1.酸灼伤
  皮肤被酸灼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将伤口包扎好。眼睛受伤应先抹去眼外部的酸,然后立即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水龙头上橡胶管对准眼睛冲洗,最后滴人少量蓖麻油。
  2.碱灼伤
  皮肤被碱灼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或1%乙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包扎伤口。眼睛受伤应先抹去眼外部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后,滴人蓖麻油。
  3.溴灼伤
  皮肤被溴灼伤应立即用水冲洗,也可用酒精洗涤,或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至伤口呈白色,然后涂甘油加以按摩。如果眼睛被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可以对着盛有卤仿或乙醇的瓶内注视片刻加以缓解。
  4.烫伤、冻伤
  皮肤接触高温(火焰、蒸气)或低温(液氮、干冰等)都会造成烫伤或冻伤,轻伤者涂甘油、玉树油等,重伤者涂烫伤油膏后速送医院治疗。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部分 普通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1章 化学实验室基本常识 (3)
1.1 实验室规章制度 (3)
1.2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和急救常识 (4)
第2章 普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7)
2.1 常用玻璃仪器及有关实验用具简介 (7)
2.2 玻璃仪器的洗涤 (12)
2.3 玻璃仪器的干燥 (13)
2.4 塞子钻孔 (14)
2.5 常用的加热方法 (15)
2.6 试剂的取用 (17)
2.7 溶液的配制 (19)
2.8 沉淀分离的基本操作 (22)
第二部分 实验
第3章 基本操作 (29)
3.1 玻璃加工的简单操作 (29)
3.2 去离子水的制备 (33)
3.3 纸层析技术 (38)
3.4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42)
第4章 物质的制备与提纯 (47)
4.1 氯化钠的提纯 (47)
4.2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50)
4.3 硫酸铝的制备 (53)
4.4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与提纯 (56)
4.5 无机颜料(铁黄)的制备 (60)
4.6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制备及其组成的测定 (62)
4.7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的制备及其组成的测定 (65)
4.8 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69)
4.9 设计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70)
第5章 化合物的物理量及化学常数的测定 (73)
5.1 二氧化碳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73)
5.2 萘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76)
5.3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79)
5.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82)
5.5 乙酸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85)
5.6 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 (89)
5.7 电极电势的测定 (93)
5.8 银氨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95)
5.9 磺基水杨酸铜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98)
第6章 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03)
6.1 酸碱离解平衡 (103)
6.2 沉淀-溶解平衡 (106)
6.3 氧化还原平衡 (110)
6.4 配位平衡 (113)
6.5 吸附与胶体 (117)
6.6 氮、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
6.7 氧、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4)
6.8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30)
6.9 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32)
6.10 常见离子的鉴定 (136)
第三部分 附录
附录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 (143)
附录II 常见弱酸、弱碱的离解常数(298K) (145)
附录III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K) (147)
附录IV 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298K) (149)
附录V 常见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298K) (152)
附录VI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153)
附录VII 常用特殊试剂的配制 (1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