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财税管理基础》所对应课程为财经类专业财务通识类平台课程,供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金融理财、物流管理等专业进行财税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每个专业对财税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和就业方向选择不同的模块来讲授和学习。采用活页模式和工作手册式,方便不同专业对模块的选择。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和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对象是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每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且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相联系,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首先需要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明确?些经?活动应当予以核算,哪些不应该予以核算。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会计分期也称为会计期间,它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时间范围上的限定,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期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包括有实物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等,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为此,只有将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使会计核算的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地表现为货币资金运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我国,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目录
模块1 业财融合财务基础
项目1 会计基本理论
任务1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任务2 会计流程与会计核算
项目2 业财融合核算原理
任务3 业财融合借贷记账法
任务4 不同生产环节业务核算(选修)
模块2 互联网+移动支付
项目1 金融体系架构
任务5 金融体系
任务6 金融支付体系
项目2 C端支付方式
任务7 C端移动支付的应用
任务8 C端移动支付的操作流程
模块3 大数据下货币时间价值
项目1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任务9 货币时间价值入门
任务10 年金的货币时间价值计算
项目2 投资决策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任务11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与应用
任务12 净现值的计算与应用
任务13 现值指数的计算与应用
任务14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应用
任务15 年等额净回收额的计算与应用
模块4 盈亏平衡点数据分析
项目1 盈亏平衡点计算要素
任务16 成本性态的含义
任务17 成本性态的分类
项目2 盈亏平衡点数据分析
任务18 本量利分析
任务19 盈亏平衡点数据分析
模块5 大数据财务报表解读
项目1 财务报告分析方法
任务20 财务大数据概述
任务21 财务数据分析方法
项目2 资产负债表解读
任务22 偿债能力分析
任务23 营运能力分析
项目3 利润表解读
任务24 盈利能力分析
任务25 发展能力分析
项目4 现金流量表解读(选修)
任务26 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任务27 现金流量表质量分析
模块6 云税务基础
项目1 税务基础知识
任务28 我国现行税制及税收分类
任务29 税收相关法律制度
任务30 办理工商登记
任务31 办理税务登记
项目2 云税务案例(选修)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