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日语单词的超高效记忆法
0.00     定价 ¥ 52.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2900421
  • 作      者:
    吴帝德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日语单词的超高效记忆法》一本教你如何背单词的方法书
别踩坑,背单词要先从错误方法的坑中爬出来!
懂方法,只有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练实战,将适合自己的方法变成得心应手的工具!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帝德
【记忆成就】
2013年伦敦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总冠军
中国超级大脑人才库成员
世界记忆大师
学习力科普作家
第八届年度影响力作家,已出版20余部畅销图书
【日语成就】
中日友好青年代表
曾担任全国日语导游资格考试面试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不科学的单词记忆法

这里我用大家都熟悉的英语来举例子。即使再专业的英语老师,在他的授课过程中,也几乎不会教学生“如何记单词”,原困很简单,就和语文老师觉得诗词赏析很简单,数学老师觉得列方程式很简单一样,英语老师觉得记单词是很简单的。老师都是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知识体系的专业人士,而学生却不是。英语老师的授课都是以讲相关知识为主,但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容易懂,单词却很难记。下面这些错误的方法,你是否正在“踩坑”?一起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吧!

一、反复读写

“反复”是原始且低效的机械性记忆——我还记得我在初中时记英语单词的经历,老师说:“记单词就是要多读多写,没有技巧,写一百遍自然就记住了。”于是我乖乖地写起了单词,从“who”开始抄一百遍,然后是“what”……本子抄得满满当当,每个单词都写满了一页。可是到了第二单元的时候我傻眼了,“America(美国)”这个词太长,我起码抄了3页,接着又是“Australia(澳大利亚)”“Germany(德国)”“France(法国)”…… 即使我抄写了很多遍,但我依然没有记住,背单词变成了练字。试想,如果仅凭“反复”就能记住单词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记不住单词的人了。很明显,机械地反复往往是无效的。

“反复”不能调动大脑更多区域——回想一下我们靠反复来进行记忆的整个过程,看着一个单词嘴巴不停地念,同时笔开始在本子上不停地比画。这样做,从脑科学的角度而言,大脑仅仅只有“声音”的区域在工作。

众所周知,大脑处理各类信息的区域并不相同,例如,处理文字、语言、运算、空间感等的大脑区域都有所不同,理论上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特殊细胞,所以脑卒中患者会因为某个局部脑细胞的坏死,而丧失语言、计算、行动、记忆等功能。反复记忆就是在不断强化“声音”的过程,实质是把文字转化为声音,通过嘴巴读出声或是默读,仅靠视觉和听觉的大脑信息处理区域进行记忆,这样并没有高效地利用大脑。假设在记忆的过程中能调动大脑的更多区域,将重心由反复改为思考,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大脑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个感官都在同时参与记忆,记忆效果自然就会比单纯“反复”好上很多。简而言之,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进行错误的努力不如节约时间,去好好放松。

二、背字典

信息干扰是遗忘最大的原因之一——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都有将记忆内容张冠李戴的经历。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时,诗词的作者总是记错;年级高一点后,我们又总是分不清语文书中的那些易错易混淆的词语、成语;到了初中,英语单词开始变得复杂,我们又常常把单词记混,就拿ex开头的单词举例,expand(扩展)、expect(预料)、experience(经历)、explicit(明确的)等单词,尽管写法差异不小,但遇到大量这种意思抽象、字母开头相同的单词,尽管我们已经费了很大力气记忆,但记忆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正确率低下;即使来到高中,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一样,例如,在历史科目中,我们在背各个不平等条约的时候,在记那些革命斗争意义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都是记忆混乱、将答案张冠李戴的问题。显而易见,将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信息放到一起记,是会发生干扰现象的。

相似度高的信息犹如催眠——现在,你可以翻开日语词典的任何一页尝试读5分钟,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产生睡意,因为这种行为会引起人们本能的抗拒。字典只是查阅的工具,并不是记忆的教材,当我们的大脑集中处理一些相似度高的单词,如记20个以字母“Q”开头的单词的时候,并不会激起大脑的警觉,反而会降低信息对大脑的吸引力。这种看似进行归纳性记忆的方式,实际是在增加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大大降低了记忆效率。

三、分类记单词

相比上述两种记忆方法,分类记单词相对有一些实际记忆效果,但它依然不是比较科学的记忆方式。试想我们在母语的学习环境中,有将词语分类后再记忆吗?并没有,我们是结合场景记忆单词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后面会详细讲解)。

分类记单词有如下一些弊端:

作者的分类并非读者的分类——从记忆的角度而言,分类的核心并不在于最后的结果,而是在于过程。在分类过程中,进行分类的人梳理了他的思路,一旦思路脉络清晰,记忆也就变得清晰了。但是如果拿着别人已经完成分类的结果来记忆,显然自己并没有参与梳理思路的分类过程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这种看似科学,实际却达不到效果的记忆方式,对于我们而言,显然是不具备性价比的。

假设你拿到一张按颜色分类的单词表:緑(みどり)、黒い(くろい)、赤い(あかい)、黄色い(きいろい)、白い(しろい)、灰色(はいいろ)、ピンク、青い(あおい)、紫(むらさき)。这些单词放到一起记,真的对于提高记忆效率有帮助吗?其实,它只能给我们一些心理安慰,实际上并不能让记忆变得高效。

再比如一张按购物场景分好类的单词表:買い物(かいもの)、値段(ねだん)、高い(たかい)、安い(やすい)、値引き(ねびき)、セール、バーゲン、似合う(にあう)。这些单词,确实在实际使用中都和“购物”这个场景相关,但并不是所有人说到购物就能联想到似合う(合适)、値引き(打折)、セール(大减价)等词,他们有可能说到购物想到的是“ショッピングモール(购物中心)、彼女(女朋友)、お小遣い(零花钱)等词。显而易见,如果是自己来完成分类,是能够起到强化记忆效果的(具体方法见后文中“思维导图记忆法”),但如果是脱离了分类这个梳理过程,直接拿着一张分类单词表记忆,它依然具有干扰性,不是科学的记忆方法。

分类不是“形”上的干扰,而是“词义”上的干扰——上面我们已经讲了背字典是不可取的记忆方式,原因就在于单词词形上的干扰,如果一直背以“あ”开头的单词,就会导致信息“打架”,形成严重的干扰,使我们背过后,大部分单词都会忘记。和背字典一样,分类后单词也有一种“词义”上的相似性,因此也容易产生干扰。市面上把单词进行场景分类的记忆书籍比比皆是,有的分类相对符合记忆科学,有的却与科学背道而驰,读者很难辨别什么样的分类方式是符合科学的。例如,我曾经买过一本关于“时尚”的单词书,书里收录了各种有关化妆品、奢侈品、穿衣打扮等的单词。这本书分类有: “护肤”“化妆”“衣服”“裙子”“鞋子”“饰品”“包”等,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单词资料类书籍,它和字典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好处在于方便我们查阅。但是,从记忆的角度而言,它又不太符合记忆的规律,不能被称为记忆类的好书。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记忆是首要任务,只有记得住才能学得好,只有记住单词才会有学下去的动力,才能逐步建立学习日语的自信心。所

以,我们必须懂得一些记忆的概念,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记单词。

四、不重视复习

复习与学习新单词的精力分配比例至少应三七开——我们每天都要吸收大量必要的信息,同时,也在忘记一些没有必要记住的信息。如果不反复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将没有刺激性的信息作为“非必要”信息,从而遗忘掉。简而言之,每天“记忆”和“遗忘”都在赛跑,当记住的信息多于遗忘的信息的时候,在这个知识系统中我们整体呈现出来的就是进步,如果遗忘的信息多于记住的信息,那么即使这个人看起来每天都在花一些时间记单词,人们也并不会看到他有任何成绩上的提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大脑遗忘的规律,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复习的习惯,背单词的效率是极低的。不管使用哪种记忆方法记单词,至少应该花三成的精力来复习,以保住记忆的“胜利果实”。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不科学单词记忆 的“坑”里跳出来
第一节 不科学的单词记忆法 003
第二节 学外语踩过的“坑” 012
第二章 单词记忆法
第一节 首字联想法 023
第二节 谐音记忆法 041
第三节 编码记忆法 057
第四节 思维导图记忆法 073
第三章 实战广场
第一节 实战演练 095
第二节 总结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14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