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责任与共生:“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中的家校社协同(“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叶澜名誉主编)
0.00     定价 ¥ 8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868589
  • 作      者:
    李政涛,王枬,主编,张永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张永,男,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曾在《开放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西方教育学发展个案研究:新科学哲学的视角》和《生活美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审美之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社区教育教师的工作特性分析与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同中小学教师对比的视角”。
展开
内容介绍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丛书”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的骨干成员撰写的大型丛书,重在探讨“生命·实践”教育学从通化期走向突破期的当下,一方面以对学派创始人思想的解读和诠释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进一步建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基本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聚焦教育基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给出学派式回答,提供学派式方案,作出学派式贡献,助推“生命·实践”教育学迈向新的理论高峰,最终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作出“生命·实践”教育学式贡献。
《责任与共生:“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中的家校社协同》聚焦“生命·实践”教育学有关教育责任承担的全社会视域和教育学立场,以及家校社协同的生态区层面、区域层面和个体层面,探索家班共育、家长进课堂、馆校合作、校社合作和家校社共建;在对已有家校社协同层次理论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中的家校社协同赋权增能模型。在当前中国家校社合作领域迫切需要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相关前沿性研究成果,可以为实践改革提供指导。
展开
目录
导论 构建教育责任共生体
第一节 为何是教育责任共生体
第二节 何谓教育责任共生体
第三节 教育责任共生体何为
第一章 社会教育力整合理论
第一节 社会教育力概念框架
第二节 社会教育力整合的政策表征
第三节 信息化与社会教育力整合
第二章 个体生命发展理论
第一节 “生命”概念史
第二节 生命自觉的多维建构
第三节 生命自觉与学习生态
第三章 家校社协同的现状
第一节 家校社协同的生态区现状
第二节 家校社协同的区域现状
第三节 家校社协同的学生视角
第四章 家校社协同的样态
第一节 家校社协同的经典模型
第二节 家校社协同的微观基础
第三节 家校社协同的多样化
第五章 家校社协同的层次
第一节 家校社协同的层次模型
第二节 家校社协同层次模型比较
第三节 家校社协同赋权增能模型
第六章 家校社协同的策略
第一节 节点活动策略
第二节 学校治理策略
第三节 能力建设策略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