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原先的“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精不精”。因此,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是解决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方式。但文化和旅游具体怎么融合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新挑战。针对如何融合的问题,前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出席“2018旅游集团发展论坛”时,在讲话中给出了意见和要求,明确提出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工作思路。
在全球竞争趋向区域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城市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塑造区域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对内能增加凝聚力,而且对外还能提高吸引力,同时还能增加区域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城市的活动已从区域国内竞争的领域扩展到国际竞争的领域。城市开始通过创新的理念以及系统的规划来拟定自身长期发展的营销战略,并通过城市营销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以此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增长潜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成长平台,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探寻城市品牌的发展道路,纷纷着力塑造自己的城市品牌。于是,城市经营、城市营销、品牌战略逐步成为各级城市振兴与发展的新思路,城市竞争的加剧促进了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发展。
《城市形象塑造及文化元素表达:以文旅融合为视角》共设置了五个章节,以文旅融合为主要视角对城市形象塑造及文化元素表达进行研究。首章为绪论,介绍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基础理论、背景与趋势以及发展路径;第二章介绍了文化创意与城市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内容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城市空间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和文化创意旅游的界定、发展及效应;第三章为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化元素表达,包含文化元素与旅游要素的融合、文旅融合下建筑文化的元素表达、文旅融合下服饰文化的元素表达、文旅融合下旅游商品的文化元素表达四个部分;第四章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主要介绍了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理论、城市品牌形象应用与比较研究和城市品牌形象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第五章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文化元素表达与实践探索,包含了文旅IP的形成与呈现、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地域文化、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策略三部分内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