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作文课》:
你乐意教学生写作文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多少语文老师能由衷地做出肯定的回答呢?
而我可以坦然地说:我乐意!
我爱上写作并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得益于我的恩师。他善于欣赏学生的优点,乐于鼓励和帮助刚学写作的学生。他的耐心和爱心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不忍辜负,亦不敢懈怠。
这种亲身经历让我懂得:唯有爱不能辜负!
我不愿辜负我的老师,也不想辜负我的学生。“竭尽全力创作,想方设法教学生学会写作”是我的追求。
“爱”让人能创造出许多教学生写作的点子。我所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写作兴趣普遍不高。尤其是作文写600字以上,学生觉得特别难,我更是暗自着急。一次下班后,我在路边看到一小把玉米被放进爆米花机后变成一大袋爆米花,由此想到学生的作文素材若能变成“爆米花”,何愁字数不迭标呢?于是,我创设了“爆米花”式写作游戏:学生发挥想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扩写句子或语段。
有人可能会质疑,带学生玩游戏当然容易,可是怎么将作文教学落实到游戏中呢?我想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首先,我在上课时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自由阐述,或者规定以某种句式来表达,从而为他们写好作文的开头埋下伏笔。
接下来,我告诉学生,我们的游戏之旅开始啦!学生一个个眼睛放光,跃跃欲试。我交代游戏规则时,他们听得格外认真,玩游戏时也特别投入。有的学生在游戏中活力四射,妙语连珠,感染了每一位同学。
游戏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口头描述游戏过程,并让他们思考以下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场面是什么?学生口头表述游戏过程,可以锻炼语言的次序性及概括性。随后,我选出两名“记者”,要他们把书卷成话筒状,对大家进行访谈。学生之间对谈的过程,其实是对游戏的再次回顾,这会为他们接下来的写作奠定基础。
“现在,请大家把游戏过程详细地写出来吧!”于是,一个个生动精彩的片段,在他们笔尖流泻。我选取了一些精彩的片段当堂朗诵,给其他同学以启发。最终,大部分同学写得都挺不错。
最后是作文结尾,这可是点睛之笔,有升华主题的作用。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游戏的作用和意义,或者谈自己的收获。于是,作文的结尾也新鲜出炉。
为了营造浓厚的写作氛围,除了“游戏作文”教学,我还尝试运用“师生共写促进写作”的教学模式。
学生刚进初中时,我在未和他们见面之前,便写了一封信——《星空不问赶路人,生活不负有心人》,送给每一个由他们的运气和我的手气铸就师生缘的学生,为他们准备了三个“锦囊”,这既促进他们适应崭新的初中生活,又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初一时,我想了解学生的困惑是什么,便请学生每人写一封信给我。50封信整整齐齐地摆在我的桌上,有的是手工制作的信封,用一朵小花封口,我真舍不得拆开。信封里面满纸童言稚语,学生将困惑、梦想、感恩诉之于我,我像个孩童捡到了五彩宝石一般欣喜。我用尽有限的知识,回答他们无限的问题。写作促进了了解,增进了我们师生的情谊。
初二,生地会考在即,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在第一次学业检查中,多数学生答题不理想。看着垂头丧气的他们,我有许多话想说。利用三天假期,我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写了一封信。为了达到启迪人心的效果,我用个性化的语言书写私人的记忆,给他们量身打造了一份“内心独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学生也拿起手中的笔,回信给我,连平时写作总是不达标的几个孩子,也歪歪扭扭地写了一段话,读来令人感动。
“我把心里话说给你听”,这是我们“师生回音壁”每天开设的“节目”。我透过这扇窗,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通过练笔,文章写得越来越流畅生动。开家长会时,我创设“父母,我想对您说”“家长,我想对您说”“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家校共育。期末写学生评定时,我把学生的名字蕴含在诗句中赠言给他们,一些有心的学生通过向父母求助、百度等方式回赠诗句给我……
师生共写,写出沟通的桥梁,写出理解的火花,写出信任的花朵,写出感恩的礼赞!我力求打造以写作为特长的特色班级。
在班上,我成立了“九歌文学社”。我利用空闲时间辅导文学社的学生学习写作,对他们的文章逐字逐句进行修改。经过仔细打磨,我将优秀习作张贴在“九歌文学社”专栏,并向《初中生》《小溪流》《阳光少年》等杂志荐稿。迄今为止,我已经推荐学生在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上百篇,并辅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作文竞赛大奖。2018年,我所教班级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我深爱写作,深爱我的学生,愿爱能成全梦想,创造奇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