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数据驱动的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0.00     定价 ¥ 7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6828412
  • 作      者:
    史晓燕,赵利曼
  • 出 版 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对应教师教学过程的学生学习,强调教师组织教学的一面。传统的评价理念下,教学与评价处于分离状态,各自依所设目标独立进行。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是随着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评价理念转变而提出的教师教学评价新概念,反映了教学与评价关系的改变,使教学与评价呈现了“共域性”“融入性”“互动性”的关系特征。
  《数据驱动的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研究》共分三大部分,九章。首部分研究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与数据驱动的关系,包含一、二、三章,探索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的内涵及特点、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以及数据在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研究数据驱动的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包含四、五、六章,探究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多模态数据、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以及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对嵌入式评价的支持。第三部分研究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包含七、八、九章,探索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的数据源、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映性实践以及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的运行。
展开
精彩书摘
  《数据驱动的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研究》:
  高效教学的表征和取向具体表现在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适切、课堂组织得当、教学效果显著等方面。
  第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参与过程本身便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的过程,可以通过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促使学生更多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人际沟通与互动,也使得学生提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参与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二,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为教师抓住了教学的灵魂,不仅遵循了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显然这是高效教学的基础,也是高效教学的体现。
  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表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掌握,也表明其对教学内容的了解。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应性地选择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并组合开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教学。
  第四,教学组织得当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手段及方法等的合理运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老师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确保学生专注于学习;同时还展现了教师能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营造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因此,课堂组织得当也是高效教学的表征之一。
  第五,教学效果显著既表现为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选择适切、课堂组织得当等这些教学过程性评价内容的高效性,也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发展上,具体表现为课程学习带给学生的关键能力、品格及价值观的变化。当然,还应该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环境等因素纳入评价范围,全面客观地考察教学效果。
  2.教学与评价相互配合对高效教学的影响
  教学与评价相互配合,反映了教学与评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评价没有教学的支持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失去了评价的对象;教学也需要评价辅助,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正是通过教学与评价相互配合,产生对学生参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才促成了高效教学的结果。
  第一,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学习状态,特别是精神状态①。一般而言,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表明其专注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甚至就课堂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而如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在课堂或时常分神,交头接耳、打瞌睡、看小说、看课外信息等,这些都是学生课堂参与的行为表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对学生的发言、提问、回答问题等表现进行记录,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评价;提供一些指标,组织学生自行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自己打分;学生间互评,每个学生都要评价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且根据评价结果渐渐形成评价标准。如此,教学与评价相互配合,唤醒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明确自己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同时,又成为评价的主体,这自然提高了其课堂的参与度。
  第二,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而教学与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教学与评价两者之间的配合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原因如下。
  ①教学与评价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精准性。通过评价的反馈机制,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等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不断地评价和反思自身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②。
  ②教学与评价的相互配合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衡量,也是对教学目标的检验和印证。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克服困难,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③教学与评价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接受教师的指导、参与各种评价活动,逐渐了解和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增强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达成目标。
  第三,教学与评价的相互配合对教学方法有重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从而选择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通过学习诊断发现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接受教师选定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便可以根据这部分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②评价还可以通过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①。尤其是来自学生的评价信息对教师而言针对性更强也更便利。
  第四,教学与评价之间相互配合对于教师组织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表现为以下3方面。
  ①评价信息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精准地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行精细化教学设计去适应学生需求。
  ②学生如果明白自己的即时表现会被评价,他们的学习表现会更为积极,并努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又能使教师更多地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可见,健全教学中的激励机制会产生双向的促进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与数据驱动
第一章 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学与评价的共域性
二、教学与评价的融入性
三、教学与评价的互动性
第二章 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一、由测量走向建构
二、由鉴定走向改进
第三章 数据在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一、构建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
二、构建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

第二部分 数据驱动的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
第四章 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多模态数据
一、师生外在行为表征数据
二、学生神经生理信息数据
三、教学过程的人机交互数据
四、教学情境的感知数据
第五章 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一、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信息源
二、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技术支持
三、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的运行维护
第六章 伴随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对评价的支持
一、为教学准备阶段提供评价信息
二、为教学实施阶段提供评价信息
三、为教学总结阶段提供评价信息

第三部分 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
第七章 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的数据源
一、教师实践共同体成员供给
二、学生学习过程分析数据
三、互联网、人工智能生成的大数据
第八章 教师个体教学反映性实践的作用
一、教师个体教学反映性实践特征
二、教师个体教学反映性实践过程
三、教师个体教学反映性实践贡献
第九章 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的运行
一、教师教学的“自适应系统”
二、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技术支持
三、教师教学自我纠正系统的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