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幼儿教师讲故事做一名会讲故事的老师
0.00     定价 ¥ 4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064474
  • 作      者:
    陈卫东
  • 出 版 社 :
    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陈卫东,出生于1968年,文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曾主编和参编过教育类书籍十余种,曾获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三等奖、全国幼儿教育领域杰出贡献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幼儿教师讲故事做一名会讲故事的老师》是一本教师用书,专门为幼儿教师量身打造。书中涵盖了五个专题的内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及低幼儿童的思维、认知和语言发展特点,阐述了幼儿教师讲故事的能力培养和技巧训练。作者整理了各类幼儿文学作品、幼儿故事集锦,并联系幼儿园教学实际,最终精选了上百个故事作为实训材料,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练习。
展开
精彩书摘
  《幼儿教师讲故事做一名会讲故事的老师》:
  由上述案例可见,句子要表达的内容不同,语气也不同。案例中,陈述事实用了陈述的语气,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达疑问用了疑问的语气,这种语气既有无疑而问,也有有疑而问,不过都是疑问句;表达生气、惊讶、赞叹等情绪情感,就出现了感叹句;表示命令、请求或要求的语气的句子就是祈使句。
  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绪,在讲故事时,教师就要细细分析故事内容,分清句子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决定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语气讲述。
  2.语调不同,感觉不同
  除了语气,语调也影响着故事讲述的效果。这是因为,形成语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一般情况,人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处于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并不会出现大的起伏。因此,语调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保持一种基本平缓的语调,然后在此基础上变化。基本语调在中音区进行,高昂、激越、紧张、热烈、愤怒、仇恨等表达强烈情绪的语调则在高音区进行,而低沉、悲哀、凄凉、沉痛等表达低沉情绪的语调一般在较低音区进行。而在实际表达中,语调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因此,语调纵然千变万化,但只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高升调。这样的语调多用于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式祈使句里,或是用于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在朗读时,要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这种语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当然,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时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要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这种语调一般多用在叙述句中,多用于陈述事实、说明事物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要一直保持平直舒缓,不要出现显著的高低变化。
  (4)曲折调。这种语调用于表达一些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先高后低再高,要将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升高或拖长。
  不同的语调给人的感觉不同,而这种变化离不开句子的语气。在讲故事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故事内容,科学运用语气、语调,尤其是结尾的语调升降变化,传达出故事的作者或人物的情绪情感,以便吸引幼儿,实施教育。
  3.巧用语气、语调,让故事声情并茂
  语气、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因素,是语言表达的“王牌”。它们之间的巧妙组合,虽然只是说话的腔调变化,只是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变化,但巧妙地借助于这种变化,教师就可以润色语言,让同一个句子产生不同的效果,表达不同的情感,进而把故事讲得声情并茂。
  (1)针对幼儿特点,调整语速语调。研究表明,幼儿更容易被有辨识度的声音所吸引,更喜欢有起伏、有节奏感、语速适中的声音。因此,教师在讲故事时,要依据故事内容,调整好语速、语调,尽量选用适合的语调,并做到吐字清楚、语速适中、重音突出、声音有起伏。比如:
  平和的语调用于故事开始时的引入,如,“小朋友们都坐好了吗?”
  欢快的语调用于渲染情绪,如,“乌鸦高兴极了!”
  悲哀的语调用于表达伤心或难过,如,“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死在了大街上。”
  讽刺的语调,如,“好个狡猾的狐狸,你是个什么东西!”
  (2)抓住年龄特点,巧妙模拟声音。为了让故事形象生动,幼儿教师在讲故事时,还要注意结合故事内容,针对不同的角色,合理调整语速、语调,让人物各具特色,性格鲜明,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训练,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
  如果故事中出现了小孩,那么在讲故事时,要注意到小孩处在变声之前,说话的气息不成熟,出气短,青涩稚嫩。于是就可以通过嘴部的变化来控制气流的小变化,口放圆,出气小,以达到模拟小孩的语气和声音的目的。
  如果故事中出现了青年,那么就要考虑到青年一般是在生理变声开始的时候,喉结刚刚长出,将声音前置就很适合这类年龄段。于是可以将口腔的中前部分和鼻腔的中前部分配合,情绪上要注意体现动感,如此一来就可以模拟出年轻而华丽的声音。
  如果故事中出现了中年人,那么就要考虑到中年人处于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龄,声音会很沉稳、厚重,甚至有些城府之感,声音的中气要足些。在模拟此类人的声音时,要注意将气流的振动多放在口腔的中后部,声音要放稳,语速要不紧不慢,控制好声音的变化。
  如果故事中出现了老年人,那么就要考虑到老年人气息不够的特点,在模拟声音时,就要将声音放得很扁很扁,重点在口腔的后部控制,然后收起声音的时候要弱一些,以此产生老年的感觉和音色。
  ……
展开
目录
专题一 幼儿故事概说
主题1 幼儿故事对幼儿的影响
主题2 幼儿故事具有哪些特征
主题3 如何利用幼儿故事发挥教育的作用

专题二 讲好幼儿故事前期的准备工作
主题1 讲好幼儿故事前期的选材
主题2 讲好幼儿故事前期的分析
主题3 讲好幼儿故事前期的加工
主题4 讲好幼儿故事前期的其他准备工作

专题三 讲好幼儿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主题1 讲好幼儿故事的声音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题2 讲好幼儿故事的体态语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题3 讲好幼儿故事的道具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题4 讲好幼儿故事的对话、独白、旁白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题5 讲好幼儿故事的提问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题6 讲好幼儿故事的师幼互动方法和技巧

专题四 讲好幼儿故事与教学活动
主题1 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对策
主题2 幼儿故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主题3 幼儿故事教学活动案例

专题五 讲好幼儿故事与故事表演
主题1 幼儿故事表演的概述
主题2 幼儿故事表演的组织与实施
主题3 故事表演的指导策略
主题4 故事表演的教学设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