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家校共育: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术
0.00     定价 ¥ 4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064450
  • 出 版 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徐大众,硕士研究生。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具有较为丰富的幼儿教学与研究的实践经验。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省级优质课一等奖等奖项,多次执教国家、省、市级公开课,多篇文章发表于小学数学教育核心期刊。
展开
内容介绍
  《家校共育: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术》是一本教师用书,专门为幼儿教师量身打造。什么是家校沟通?它的意义、原则、途径又是什么?幼儿教师与特殊家庭的家长如何沟通?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不同角色、不同育儿方式、不同配合程度家长的沟通的区别又是什么?
  《家校共育: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术》针对当前家园沟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阐释了诸多家校沟通的技巧与艺术,实操性和可借鉴性非常强。书中详解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多种沟通途径,重点阐述了幼儿教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智慧与技巧。
展开
精彩书摘
  《家校共育: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术》:
  2.家校共育模式
  通过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地探索,目前,家校共育模式主要包含会所模式和亲子平行小组模式。会所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园为引导的一方,家庭为参与的一方,共同完成某一项活动。举个例子来说,幼儿园请有厨艺特长的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让幼儿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制作美食。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加强与自己家长的互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亲子平行小组模式则是指幼儿园将幼儿与幼儿的家长分为两组,通过一些活动,让这两个组相互协作或者相互竞争。
  一、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家校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能否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是衡量其工作成绩的条件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有关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入手,探究家校共育的内涵。
  1.交叠影响域理论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全美家校合作联盟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艾普斯坦从指导和改善实践的立场出发,提出交叠影响域理论,以指导家校合作实践。该理论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以学校为主导作用,并发展和构建了以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为主体的六种实践类型,来指导学校开展均衡、全面的家校合作,从而建立家庭般的学校、学校般的家庭、学校般的社区以及家庭般的社区。这三者之间建立起的新型伙伴关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增进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效能,提升家长培育子女的能力,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幼儿教育中获得成功。
  2.社会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了人的发展。他将人的发展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并探究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其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的发展一般要受到四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即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幼儿的发展也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系统的影响,其中,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微观系统。家庭、学校与社区就是学前教育的外部系统,依据系统论的观点,这三方面就是影响学前教育的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程度越高,对幼儿的发展就越有利。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多伊奇在温勒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合作学习是指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通过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纳入认知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群体合作学习关系。合作学习将幼儿从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探索地位上来,这种转变要求教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要在幼儿面前展示新的形象。教师应本着“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蹲下来和幼儿说话”,尊重每一个幼儿,主动向幼儿学习,并以同伴的角色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家庭和幼儿园也要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激发双方学习交流的积极性,促进双方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合作水平。
  4.自我概念理论
  自我概念理论是由美国学前教育专家E.L.埃斯萨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儿童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其小伙伴,最外面的一个同心圆是社区及社区帮手。儿童的学习范围是从自己(如身体的认识)、家庭(如家庭成员)扩展到学校(如幼儿教师和小伙伴)、周围的生活环境(如社区及社区中的工作人员)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会越来越对其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的生活感兴趣。这三者的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应循序渐进地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走向外部世界。教育者之间应积极沟通,教师、家长和社会应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
  以上几个理论较为有力地为家校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合作方式、影响因素、合作存在问题、完善策略等几个方面。家校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的过程,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成长。
  ……
展开
目录
专题一 家校共育和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主题1 家校共育存在的重要作用
主题2 家校沟通基本概述
主题3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应具备的素质

专题二 家校沟通的有效渠道
主题1 家长委员会
主题2 家访工作
主题3 小型家长座谈会
主题4 家校联系栏
主题5 新生家长工作
主题6 网络家长会
主题7 线上家访

专题三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主题1 与家长建立良好情感关系是沟通基石
主题2 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的艺术

专题四 幼儿教师与不同职业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1 与全职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2 与经商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3 与外来务工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4 与教师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5 与海归家长的沟通术

专题五 幼儿教师与不同性格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1 与强势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2 与暴躁冲动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3 与多疑敏感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4 与自我型家长的沟通术
主题5 与不成熟型家长的沟通术

专题六 幼儿教师面对棘手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沟通术
主题1 幼儿教师面对棘手问题的沟通术
主题2 幼儿教师面对突发事件的沟通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