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阅读搭建精神天梯 新阅读教育论纲
0.00     定价 ¥ 4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20178506
  • 作      者:
    朱永新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朱永新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

出版有《写作创造美好生活》《我的阅读观》《朱永新谈读书》《阅读之美》《致教师》《未来学校》《教育的减法》等专著数十部。

主编有“新教育文库”“新教育晨诵”“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等丛书。

版权输出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被译为31种语言。

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研究了“新阅读书目”之全民阅读基础书目、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中小学研究阅读书目等。

先后荣获“中国教育60年60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IBBY-iRead爱阅人物奖、全球优选教育奖项“一丹教育发展奖”等荣誉。

于1999年萌芽、2000年正式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先后汇聚了全国8600多所学校的50多万名教师、800多万名学生共同行动,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展开
内容介绍
阅读,是教育的基石。阅读,也是新教育实验的基石。阅读研究,是新教育用力最多、成效最明显的领域。这本《阅读搭建精神的天梯:新阅读教育论纲》,就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对新教育20多年推进全民阅读与书香校园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阅读:概念、历史与现实》主要讲述了“什么是阅读”“人类阅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阅读行动的问题与困境”;第二部分《走向“幸福完整”的新阅读》主要讲述了“阅读的意义与价值”“新阅读的真谛”“新阅读的科学机理”;第三部分《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的路径与方法》从“优化阅读空间”“培塑阅读主体”“建设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活动”“完善阅读评价”五个方面总结了新教育在学校阅读方面的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阅读搭建精神天梯 新阅读教育论纲》:
  再次,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建设。要加快配备数字阅读终端设备。如在学校图书馆配置带墨水屏阅览器的电子阅览室,在走廊等校园公共区域安装触摸阅读一体机设备。推动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图书馆(虚拟)有机整合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并与部分公共图书馆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渠道,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拓展资源共享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资源已经从起步阶段的电子书,迭代为以声音为信息传播方式的有声读物,以及融文字、声音、图片、动画、VR、AI等于一体的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阅读产品。学校图书馆除了配置纸质图书外,还要添置电子书、电影、音乐、游戏和在线课程等多种品类,筛选高品质的移动终端APP,提供网络导航服务。探索开展“互联网+阅读”的数字化书香校园活动。如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网络读者群、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起数字阅读活动;组织“云伴读”“云伴学”活动,组织数字故事会、网上诗词大会等,激发数字阅读的兴趣;组织数字阅读达人评比、微信阅读打卡等活动,把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有效地融合起来,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要加强新媒体阅读的课程建设。在互联网信息量超大的情况下,需要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特定的课程,教学生学习搜索、筛选、判断、反思。21世纪伊始,WebQuest(网络探究)课程在欧美各国火爆,它要求学生成立自主探究小组,在网络上搜索相关问题的资料,并通过审辨思维与讨论,判断信息的类型、真伪、价值倾向等,形成自己的报告。同时,需要学校提供适当筛选的有效信息,供学生学习,形成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教育背景的信息系统,并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放开。另外,要推动建立起互联网阅读共同体的伦理规范,教育学生具备网络自我保护能力与抵抗力,让他们远离恐怖、犯罪、网络暴力、诈骗等恶势力。
  与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关系类似的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阅读的关系问题。以此审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服务人类自身的阅读,许多疑惑也可以迎刃而解。
  首先,从根本上来说,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阅读活动。每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在一定程度上重演了整个人类精神成长的历程。人的智慧、人的思想是无法通过基因遗传的,也无法像机器人一样通过芯片置入。尤其是作为情感熏陶、价值观涵养的阅读,没有个人的深度阅读与思考,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通过阅读,与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对话,不仅是个人精神成长的必修课,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路径。不仅机器无法替代,人自己也无法代替别人进行阅读。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阅读。人工智能虽然无法替代人类的阅读,但是的确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阅读。如查找资料性质的阅读,未来就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去做。机器人还可以帮助人对书籍进行“初读”,了解一本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为人们进一步的深入研读提供基础资料。机器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对读者阅读口味的了解,对图书进行分类分级,帮助人们寻找最合适的读物,等等。
  再如,人工智能可以读书给人听。现在的樊登读书、喜马拉雅等听书平台非常火爆,就是适应了人们业余听书的需要。据第三方数据公司艾瑞咨询的统计,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用户规模达4.9亿。同时,现在的电脑在模拟人声方面已经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能够“无限接近”真人的声音,甚至连人在朗读时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被人工智能“高仿”。阅读者可以选择他最喜欢的偶像为自己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在跑步运动或者其他活动时“一心二用”地听书,也可以帮助尚不识字的幼儿进行阅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阅读:概念、历史与现实001

一、什么是“阅读”?001

二、人类阅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007

(一)口语传播时代的阅读008

(二)书籍传播时代的阅读011

(三)电讯、数字传播时代的阅读014

三、阅读行动的问题与困境028

(一)学校有推进措施,但缺少落实029

1.跟风型029

2.口号式029

3.功利性030

4.浅表化030

(二)教师有阅读指导,但不够专业031

1.指导过程形式化031

2.指导方法经验化031

3.阅读交流单一化032

4.阅读评价功利化032

(三)学生有阅读行动,但有待养成良好习惯034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