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
0.00     定价 ¥ 8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827775
  • 出 版 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韩静静,女,中国共产党党员,在读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政策。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研究项目1项,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项目、青年创新项目等3项;发表相关论文若干。入选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示范种子教师”计划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它建立在深刻认识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现代教育理念蕴含着教育发展的思想,表现出国际性、前瞻性等特点。它引导人们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认识教育现象,对传统、封闭的教育理念进行批判,给中国教师的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启示。自学校教育诞生以来,教育管理便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人们对教育管理规律的认识逐步完善。我国学校教育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现代以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教育管理活动日益复杂。教育管理不再局限于维持教学秩序、编排课表、确定学科等单项活动,而逐渐转向全方位统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并实施系统化管理。长期以来,教育管理的研究和探索都与教育学理论紧密联系。直到20世纪,学校管理特别是教育管理才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的多元化,提倡教育的个性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应优化教育管理模式,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影响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合并、招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变革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管理面临未有过的压力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从起步、成长、摸索到明确,经历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创建的演进。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逐渐成熟,并涌现出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
  二、教育管理组织的重构
  (一)协作是教育管理组织的基础
  1.学校领导层成员之间的协作
  高校的领导机制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原因是领导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到高校内部的治理和管理效率。在我国高校中,校长负责制是常见的领导机制,但其实现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领导层成员应该始终团结协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实现有机结合和合理协调;在领导机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高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高校内部的整体利益,尽量减少利益分化和冲突;应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协调能力。另外,对于高校的领导层成员来说,还需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应该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能够准确判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趋势,及时调整领导机制和管理策略,以适应时代和高校的发展需要;他们还应该善于团结和激励员工,培养和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形成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学术团队,为高校的发展和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操作层成员之间的协作
  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由各院、系、教研室等执行,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以及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学管理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以前,由于高校规模较小,教研室主要负责单一学科的教学管理,系部对学校负责。但现在,由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呈现和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需要加强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并根据学校规模、师资力量、生源情况、教师的学历层次等因素,有所侧重。
  (二)以学习型组织为教学管理组织的目标
  学习型组织是以学习为核心的组织形态,旨在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组织机制。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即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不断学习、反思和创新,从而实现组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型组织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现代组织在应对环境变化、推动创新和提高绩效方面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应用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型组织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一种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型组织也为其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建设高校学习型组织需要各成员具备超越自我的精神,面向未来并寻求实际解决方案。学校应该鼓励学校成员发展,使学校成员认识到个人成长对组织成功的重要价值。为此,学校管理者需要引导学校成员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学校成员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和动力,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教学与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不断创新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地探索育人的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实现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教师的教学管理研究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人是科技进步、物质财富创造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观点是“人是第一要素”,反对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忽视人的作用和贡献的错误观点和做法。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需要坚守尊重人、关爱人、培养人、信任人、发展人以及关注人的本质的基本原则。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在于现代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通过做好人的工作、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等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设目标。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构成组织的个人视为最重要的要素,力争满足每位教职工的需求,激发其教书育人的动力,实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实施以下两方面的策略。
  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应该以教师为主体,采取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学管理组织的重心需要向下移动,赋予学院、系、部、研究中心等实体组织更多的权力,让教师成为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以教学骨干、科研人员为主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他们的主体意识越强、责任感越强,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应让教师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体,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组织采用激励的方式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和教职工的全面发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等是适用于高校的激励方法,这些激励方式的正确运用对于研究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第一节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相关核心概念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类型
第三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属性与特点
第四节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规律及原则
第五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

第二章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概论
第一节 高等教育教学的相关核心概念
第二节 高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
第三节 高等教育教学观念
第四节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章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及高等教育立法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下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第四节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途径

第五章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途径
第一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育管理
第二节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管理
第三节 素质教育思想下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

第六章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
第一节 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观
第二节 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