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育研究》:
5.读写能力挑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翻译能力不高
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初衷都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尽管检验其授课成果的方法有很多,考试仍以其独有的客观性成为评价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所以,熟悉英语四六级或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都知道,在试卷中有决定着最后成绩高低的两大题型,即阅读理解和翻译,也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这些考试并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除了极少数英语基础扎实、词汇量大的考生能拿到高分之外,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做这两大题型时都会感到心力交瘁,这是因为有太多的“面熟”单词不能准确地找到在这个语境中的恰当释义,“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他”局限了英语学习的思维与视野。
(二)全球化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各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各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也越来越深,多样化民族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外语的作用和价值,也可以看出英语作为唯一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在降低。站在该角度看的话,大学英语教学遇到了一些挑战。
全球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内容和目标提出了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技能。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教育目标要求也不断变化和提升,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外语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必然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不断增加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内容,新知识,使英语教学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多年来许多老师的授课模式就是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在讲台上纵横驰骋,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无视英语的应用性、交际性。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许多人既听不懂外国人讲,也没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全球化把中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带到了同一个平台,让各国人民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新的形势迫使我们必须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全方位、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多样质量观的挑战
在高校扩招之前,每年的英语专业录取学生都是有限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强,成绩都比较优秀,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也比较大,这些英语专业学生往往都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大学外语教师教学也不存在层次感,只需遵循教学标准要求即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都比较严格,考试也往往很严格。但自从高校扩招之后,大众化教育模式代替了精英教育模式,学生量增多的同时,学习质量也大大降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入学要求松了,学生层次多了,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性比较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再采取之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外语教师必须改变之前的教学质量观,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但同时也不能降低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而是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大众化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目标。
以往,外语教师们更多地关注学术上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较少关心。而在现在多样化的质量观下,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外语教学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必须摈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学计划为本的固有思想。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合理地选择教材、设计教学方案。要突出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质量要求,不能人为地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而不顾学生质量结构的变化。要想满足当前外语教学的要求,外语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外语文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学,不仅要提升优秀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也要提升差生的外语学习能力。教师绝不可以不假思索地在不同的班级,甚至在不同的年级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而掉队,或者使“好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的问题出现。因此,外语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或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语音不好的补语音,语法不好的补语法,词汇差的补词汇。
针对外语教师来说,基于多样化的质量观,也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方法。教师教导的学生水平高低不同,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也不同,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和突发情况。一部分学生愿意学习,也能学会,而有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也自认为学不会。对于这种情况,外语教师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会很快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处理好该问题,教师必须提升自身教学管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外语教师对整个课堂的听课状况了然于心,且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表现采取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引导措施。在大众化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教,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导。如果外语教师不注重课堂管理的话,是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更无法实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外语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堂有限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动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网络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
1.对学生自律学习的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便利,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尤其针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大学生是有着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但自制力往往还很差,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可能出现偏差。在实际的网络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很可能偏离学习目标,那么网络学习中学生的自律学习(包括活动、直接目标、行为的自我控制、情感和认知等方面)就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不仅是对学生意志力的一大挑战,也是对学生自我规范意识的一大挑战。在实际的网络知识学习中,外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强化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意志力和自我规范意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