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班主任工作策略 最新版
0.00     定价 ¥ 5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0030000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班主任工作策略》由《班主任工作策略》编写组编
展开
精彩书摘
  《班主任工作策略 最新版》:
  一、班集体的含义和结构
  什么是班集体?有人把组织有序的教学班看作班集体,有人认为“班集体是一个有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群体”;其实,组织有序的班级仅仅提供了班集体发展的基础,班集体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群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
  班集体是在学校教学班基础上,在教师教育指导和集体主义价值引导下,在共同活动中形成文化心理共同体。如果要对班集体的素质涵义作进一步理解,还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班集体。
  1.班集体是一个规范化的社会组织
  从社会组织学的视角来看,班集体是以教学班(班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社会组织。众所周知,教学班是班级授课制的基础,是学校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集教学、教育、管理于一体的组织形式。学校班级的管理目标、组织机构设置、纪律规范要求,以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基本上是先于学生而存在,且不以学生意志为转移的。这是由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制度所决定的。
  班主任则是学校法定的班级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外在的,学生进入什么样的班级,将和哪些学生在一起学习,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
  在班主任的组织、教育和引导下.班级根据学校教育的规范、要求,逐步建立起班级的组织机构和各种制度规范,形成责任依从的组织关系,形成一支班干部队伍,开展班集体自主管理,进行各种班级活动。
  但是,有目标、有组织、有规范的班级并不一定能形成班集体。如果这些目标、规范不能内化为学生群体共同的目标和规范,也不能体现出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需求和特点。那么,这种集体只能是形式化的,而不能算是真正的班集体。
  就班集体的组织特性而言,班集体应具有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础上的集体奋斗的目标,具有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方式,具有适合班级特点且共同认同的规范。集体成员是班级组织管理的主体。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但在班级中,应是一位平等的引领者。班集体的目标、组织规范既要与教育目标要求相一致,又应具有自己组织的个性。
  然而,具备班集体的社会组织学特性,仅仅是班集体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为,还不能真正体现班集体的本质。
  2.班集体是一个学生的文化心理共同体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班集体是一个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级成员虽然不能相互选择,彼此原本也不一定相互认识,但加入同一班级后,在班级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直接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一种工作关系,更是一种情感的、认知的、道德的关系;班级内会产生各种群体舆论、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规范,产生各种冲突、压力、气氛等。这些都是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在班主任和教育者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班级成员会在活动中形成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在集体活动和工作中表现出凝聚力和团结性,形成良好的班风,使集体成员拥有“我们是一个整体”的心理认同感,这样,班级群体形成了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然而,成为和谐、团结、向上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仅仅是一个班集体发展的关键性条件和重要指标,但也不是班集体的本质所在。
  3.班集体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主体
  从教育主体论的角度来看,主体是人,而人包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群体的“人”。一般意义上的群体,不一定具有自觉的主体性,而班集体是在教师引领下形成的特殊的学生主体。这里的特殊性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其一,班集体是儿童集体,正处在成长之中,尚不成熟和完善,但充满生命活力,需要教育者指导和引领。
  其二,班集体是一个学生集体,它不同于成人集体、军事集体和工作集体,是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引导下,以学习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以促进每个成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集体。
  其三,班集体同个体一样,具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如集体的目的意识、进取意识、集体价值意识等。具有集体特有的情绪、情感、态度、思维、知识经验、能力和精神,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和独特的发展过程。因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班集体,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理想的班集体,班集体总是随着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其四,班集体又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的主体。班集体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每一个成员产生持续的教育影响。同时,班集体在教育者影响下,具有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纠错的能力,是一个发展中的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集体主体。
  通过上述对班集体三层面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班集体的组织目标、规范、机构是班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班集体的社会心理特性是把集体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融为一体、形成集体主体性的关键;而班集体所具有的主体特性,才真正地揭示了班集体作为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主体的本质所在。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责任

第二节新时期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节班主任提升自身素质的策略

第二章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策略

第一节掌握当今学生的身心特点

第二节了解研究学生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式方法

第三章班主任创建班级的策略

第一节班集体的含义、结构及功能

第二节确立班集体建设的目标

第三节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第四节良好班风的建设方法

第四章班级日常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班级日常管理的实施

第五章设计和组织班级话动的策略

第一节班级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班主任如何设计班级活动

第三节班主任如何组织班级活动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