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班级活动与班集体教育
0.00     定价 ¥ 5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0033476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1-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以中小学班级活动的管理为着眼点,为班主任和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思路,全面深讨如何开展班级活动与班集体教育,是班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班级活动与班集体教育》:
  4.“知识获得”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
  班级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是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的问题情境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班级活动中的问题解决,深深地扎根于多重背景之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背景敏感,而且需要哪些信息通常并不明确,通常也并不清楚从何处可以搞到这些信息。例如某一班级活动的主题是了解什么是克隆技术,学生需要到网上去查找有关信息。但是访问哪些网站,在所访问的网站上哪些是有用的信息,都是不清楚的,这对学生“选择性编码”的信息加工能力提出了挑战。
  班级活动中的问题,其结构性比较差。课堂中的问题一般都是良结构性问题,可以清晰而具体地列出一步步的解决方案;而生活中的问题通常是结构不良的问题,即在各个信息之间构成什么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意义并不明确,这对学生“选择性组合”的信息加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班级活动中的问题通常没有单一的标准正确答案,甚至究竟什么是正确答案的标准也很不清晰。例如,某一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是:“非洲很热,缺少粮食,人们将怎样生存?”这个问题恐怕就没有标准答案。问题解决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信息进行选择性比较。
  可见,班级活动为学生自主进行这三项信息加工的活动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但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这种信息加工,还取决于内部的原有信息加工能力,只有当外部的条件与内部的条件相适应时,学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这些信息加工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以下是一些影响学生进行认知信息加工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在教学中控制这些因素,使之与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相适应,是保证学生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的重要方法:
  (1)进行选择性编码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
  影响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性编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认识对象的范围和典型性;另一个是认识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性。在班级活动中,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编码的信息加工活动,将取决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在问题情境中认识对象的范围大小,认识材料的关键特征是否突出等,对学生的选择性编码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获取知识结论是主要的目标,所以往往对认识对象的范围和特征进行了较大的简化处理;但在班级活动活动中,若将学生一下置于现实背景的复杂问题情境中,也会使学生束手无策,有效的信息加工活动同样也不会发生。所以,问题情境中认识对象的设置,需要依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在范围和典型性方面为学生创造进行选择性编码的机会和条件。
  学生对认识对象中的哪些信息进行特殊的注意是由认知倾向所决定的。通常新异的、生动的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但为了获得有意义的新知识,需要学生在意志努力下注意一些关键信息,引起这一认知倾向的外部条件是认识方向和目标的指引。由于在传统教学中直接提供了认识目标和关键信息,则学生就不需要去考虑哪些信息是重要的,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问题;但在班级活动中,学生若不能明确活动的目标,则依据目标选择信息的加工活动同样也不会发生。所以,依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活动内容的特点,对活动的认识方向和认识目标进行恰当的设置,是使学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编码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
  (2)进行选择性比较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
  影响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性比较的因素也有两个:一个是原有相关知识经验的清晰和稳固;另一个是定义当前问题性质的正确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当前问题的性质,是促使学生提取相关原有认知图式,进行选择性比较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注入式的教学是直接告知知识的结论,而不是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能动地获取新知识,则选择性比较的信息加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但在班级活动中,学生若不明确当前问题的性质就失去了提取原有相关认知图式的正确线索,同样也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性比较的信息加工。例如,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定义式时,引导学生分析当两个物体的运动时间和运动距离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运动快慢的问题,就是为选择性比较的信息加工创造了外部条件。当学生意识到当前问题的性质是:当新概念涉及两个变量,而两变量都无法固定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的问题。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实质后,学生就有可能联想到学习“工作效率”时的同类问题,将那里建立“效率”概念时所采用的比值的方法与当前问题进行比较,用原有经验中的一般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所谓明确问题的性质,就是在更高的概括层次上使原有经验与当前问题建立联系。当然,实现这种选择性比较的前提,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经验的牢固掌握。
  (3)进行选择性组合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
  影响学生对认识材料进行选择性组合的因素是:按照原有认知图式或假设图式组织新信息;依据外部事实来组织新信息。用认知图式组织新信息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当选择性比较的信息加工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了事物间的联系之后,用原有认知图式中的结构关系来预测和组织新事物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便是选择性组合的信息加工。这就是布鲁纳所说的“人要超越所给予的信息,只有通过类别才可能作出推理。一件事物的意义在于把它置于假设性推理的网络中,然后对它的特征和效应作出推理。”所以,选择性组合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是使学生明确原有认知图式中的逻辑结构,并应用这种结构去组织新事物中的各种信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班级活动的教育理论基础

第一节班级活动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班级活动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班级活动各项能力发展的心理学机制

第四节与班级活动课程有关的教学理论

第二章班级活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功能

第一节班级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及教育功能

第三节课外活动的内容及其教育功能

第三章班级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教育

第一节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证

第二节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和功能

第三节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节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的开展与实施

第五节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