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麻醉机能实验学(第2版)
0.00     定价 ¥ 76.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467102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麻醉机能实验学》把麻醉学专业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危重病医学和临床麻醉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并突出麻醉学特色及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命名为“麻醉机能实验学”《麻醉机能实验学》共分三部分。**部分为机能实验学基础,主要介绍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为基础性、综合性实验,即精选7门课程中的代表性实验,重新组合,设计成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第三部分为学生自行选题、自行设计、自行完成的探索性实验,安排在学生完成基础性、综合性实验以后,进行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本科生自行完成查阅文献、立题、课题设计、实验操作、资料处理、论文撰写、宣读和投稿,从而接受一次虽较粗浅、但较为规范的科研训练,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部 分机能实验学基础
  **章 绪论
  **节 机能实验学概述
  医学基础课通常分为形态学科和机能学科。机能学科包括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机体的正常机能、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机能实验学就是研究上述内容的实验性学科。鉴于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都是研究“生理机能”的,故早就包涵于广义的生理科学(生理科学还包括生理物理学、营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之内。传统的机能学科的实验教学是分散进行的,通常是验证本学科的理论内容。其优点是理论教学与实验联系密切,但弊端甚多(见“前言”)。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往实验教学的局限性,而开始探索改革。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就是把生理学、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内容从各学科脱离出来,重新组合成一门新的学科——实验生理科学(experiment physiological science)或机能实验学。这一探索对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革管理体制和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加入了这一改革行列,大量的实践表明,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
  由于麻醉学专业的7门课程(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危重病医学、临床麻醉学)的实验课多与“机能”有关,共性甚多,所以我们在学习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把融合的课程由3门扩大到7门,并突出了麻醉学的专业特色及基础与临床的结合。考虑到这已超出了生理科学的范畴,故命名为“麻醉机能实验学”。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受到一次虽然粗浅、但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更好地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目的。
  目前,机能实验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但这门学科毕竟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逐渐成熟,故我们仍需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以使它日臻完善。
  第二节 机能实验学的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机能实验学的概念、内涵、三大部分内容及开设机能实验学的意义。
  (2)进行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3)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已开出的实验方法、常用的仪器设备、基本操作技能、常用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等。
  (4)提高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等。
  二、要求
  1.实验前
  (1)仔细阅读本课程和有关课程的讲义,了解实验的目的、设计思路、要求、步骤和操作程序。充分理解实验设计原理,预测实验结果。
  (2)设计好实验原始记录的表格及写好对本实验分析讨论的发言提纲。
  (3)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4)未预习者不得参与实验。
  2.实验时
  (1)必须穿工作服并遵守课堂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中途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实验器材的安放力求整齐、稳当、有条不紊,不必要的物品不要带进实验室,书包等杂物应放于边台或抽屉内。
  (3)保持实验室安静,不要高声谈笑,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4)爱护公共财物,各组仪器和器材由各组使用,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混乱。如遇仪器损坏或机件不灵,应报告教师或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5)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注意保护实验动物和标本,节省实验器材和药品。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被动物咬伤及中毒事故的发生。
  (7)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时、客观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加上必要的文字注释,有时还需要绘制图形或*线进行分析。实验中的每项结果都应随时记录,必要时可进行描记、照相等,不可单凭记忆,以免发生错误或遗漏,更不可随意修改。实验报告中应尽可能使用原始结果,若原始记录图只有一份,其他同学可采用复印等办法加以解决。应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8)对实验中取得的结果做如下思考:①取得了什么结果?②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③这种结果有什么理论或实际意义?④出现非预期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后
  (1)将实验用具整理就绪,所用器械冲洗干净,交还借用的器械。如果器械有损坏或短少,应立即报告负责教师。
  (2)动物尸体、标本、纸片和废品应放到指定地点,不要随地乱丢,严禁丢到水池中,以免堵塞排水管。抹干净实验台。某些试剂或药品可能有毒,或混合后会产生某种毒性,或可能会污染环境,应听从教师的安排,注意安全,适当存放或进行必要的处理。严禁乱放乱弃。要树立牢固的自身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3)值日生应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离开实验室前应关灯、关窗、关水龙头。
  (4)整理实验结果。
  (5)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按时交负责教师评阅。
  第三节 实验室守则
  一、实验室守则
  (1)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及其他人员均应遵守本守则。
  (2)实验室实行主任责任制。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教学、科研、建设和管理。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非本室人员不得在实验室内做实验。任何人不得将仪器设备私自带出实验室。
  (3)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均应爱护仪器设备,节约实验材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设备的账、卡、物必须一致。要保证仪器设备有较高的完好率。
  (4)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前需经培训合格,方能上岗。五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准确记录使用、损坏、维修等情况。
  (5)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仪器设备要摆放整齐,定期进行检查保养。
  (6)必须重视安全工作,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加强防火、防爆、防盗、防污染等措施。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7)仪器设备如有损坏要及时报告、登记、处理,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实上报。
  (8)要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实验完毕或下班前要做好整理工作,关闭电源、水源及门窗,并进行安全检查。
  (9)对违反本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要认真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严肃处理。
  二、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管理规定
  (1)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由计算机和实验教学软件系统组成。在使用该系统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中的操作说明。
  (2)只有在实验教学内容中涉及信号处理时方可启用该系统。
  (3)使用该系统时,不得擅自进入其他系统;不得随意改动计算机的任何设置;不得利用该系统进行任何与本实验教学无关的操作;不得在实验室计算机上运行外来软盘和光盘。
  (4)进入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后,按实验指导中指定的路径选择实验项目及操作方式;信号采集过程中,可根据提示选择数据处理方式。实验完毕后,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处理实验结果,并按提示的路径退出该系统。
  (5)凡擅自进入其他系统或更改计算机设置或进行与本实验教学无关的操作或使用外来软盘和光盘者,一经发现,取消其本次实验资格,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所有损失;对两次以上违反规定者,取消其实验课上课资格。
  第四节 实验报告
  实验中应对实验的条件、实验结果、有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等进行客观详尽的记录。实验记录的结果必须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其变化的规律性,探索这些自然规律的成因。
  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数据,一般叫做原始资料,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计量资料,以数值大小来表示某种变化的程度,如血压值、呼吸频率、尿量、血流量等。这类资料可从测量仪器中读出,也可通过测量所描记的*线而得到。另一类是计数材料,是清点数目所得到的结果,如动物实验中记录动物存活或死亡数目等。实验中必须注意记录对照资料。
  凡属*线记录的实验,应对记录的*线图进行整理,在图上标注说明,要有刺激记号、时间记号等。
  凡属于测量性质的结果,如高低、长短、快慢、轻重、多少等,必须进行测量,以正确的单位和数值定量,并把测量的数值列成表格。
  做表格时应事先周密考虑,一般将观察的项目列于表的左侧,由上而下逐项填入。
  表的右侧可按时间或数量变化的顺序或观察指标的不同由左至右逐格写入。必要时可根据表格的数值绘图。
  为了使实验数值更明确可靠,往往需要有一定数量标本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找出其规律性,有关统计方法参考有关章节或参考书。
  每次实验均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注意文字简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如下。
  (1)姓名、班次、组别(此项可写在实验报告本的封面)。
  (2)实验序号和题目。注明日期、室温。
  (3)实验目的(要求尽可能简洁、清楚)。
  (4)实验对象。
  (5)实验方法(如与实验指导相同,可省略)。
  (6)实验结果。把经过处理的结果写上(多采用表格式)并附上原始资料(包括记录的*线图)。
  (7)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推理要有根据,实事求是,符合逻辑,并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推导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而不是用现成的理论对实验结果做一般性的解释。如果本实验未能揭示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则可用已知的理论知识加以必要的解释。如需参考课外读物,应注明出处。书写讨论部分应严肃认真,不应盲目抄袭书本或别人的实验报告。
  (8)结论: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概念或论点。结论应与本实验的目的相呼应,本实验未能验证的内容不要写到结论中,也不要罗列具体的经过或重复讨论的内容。结论的文字要精炼。
  第二章 动物实验
  **节 实验动物的种类
  “实验动物”是为实验研究而科学培育、控制微生物背景和遗传背景的动物。这些个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均一性、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和实验再现性,用于生命科学、医药、农业、竣工、宇航和食品卫生等领域研究。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及其特点如下。
  一、青蛙与蟾蜍
  两者均属于两栖纲、无尾目,是教学实验中常用的小动物。其心脏在离体情况下仍会有节奏地搏动很久,常用于心脏生理、病理和药理学实验。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用来观察各种刺激或药物对周围神经、横纹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蛙舌与肠系膜是观察炎症反应和微循环变化的良好标本。此外,蛙类还能用于水肿和肾功能不全实验。
  二、小白鼠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是医学实验中用途*广泛和*常用的动物。因其繁殖周期短,产仔多、生长快、饲养消耗少、温顺易捉、操作方便,又能复制出多种疾病模型,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有效量的测定等;也适用于避孕药、缺氧、抗肿瘤药等方面的研究。
  三、大白鼠
  鼠科,性情不如小白鼠温顺。受惊时表现凶恶,易咬人。雄性大白鼠间常发生殴斗和咬伤。其具有小白鼠的多种优点。用途广泛,如用于胃酸分泌、胃排空、水肿、炎症、休克、心功能不全、黄疸、肾功能不全等的研究。观察药物抗炎作用时,常利用大白鼠的踝关节进行实验。
  四、豚鼠
  豚鼠又名天竺鼠、荷兰猪,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性情温顺。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选用于抗过敏药,如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又因它对结核菌敏感,故也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治疗研究;也常用于离体心房、心脏实验和钾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的研究。
  五、家兔
  家兔属哺乳纲、啮齿目、兔科。品种很多,常用的有:①青紫蓝兔,体质强壮,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生长较快;②中国白兔,抵抗力不如青紫蓝兔强;③新西兰白兔,是近年来引进的大型优
展开
目录
目录
**部分 机能实验学基础 1
**章 绪论 1
**节 机能实验学概述 1
第二节 机能实验学的目的和要求 2
第三节 实验室守则 3
第四节 实验报告 4
第二章 动物实验 5
**节 实验动物的种类 5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品系 6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 7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编号、捉拿与固定 9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12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 14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 17
第八节 实验动物的人道关怀 18
第三章 机能学实验的设计 21
**节 机能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21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三大要素 23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四大原则 27
第四节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29
第五节 药物剂量的确定 32
第四章 常用的生物统计方法 36
**节 量反应资料统计方法 36
第二节 质反应资料统计方法 38
第五章 SPSS13.0统计软件操作入门 42
**节 医学常用统计软件概述 42
第二节 SPSS13.0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43
第三节 SPSS13.0的统计绘图功能 46
第四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57
第五节 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64
第六节 非参数检验方法 71
第七节 两变量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 79
第六章 医学文献检索 83
**节 绪论 83
第二节 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和SCI 95
第三节 数据库 101
第二部分基础性、综合性实验 122
实验一 刺激强度、频率和琥珀胆碱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122
实验二 利多卡因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125
实验三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127
实验四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28
实验五 氯胺酮对蟾蜍心脏起搏点、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影响 130
实验六 蟾蜍心脏灌流 132
实验七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134
实验八 人体心音听诊 136
实验九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137
实验十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140
实验十一 生理、药理、病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144
实验十二 降压神经放电 147
实验十三 呼吸运动的调节及胸内压的测定 148
实验十四 生理因素及丙泊酚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150
实验十五 离体肺顺应性的测定 152
实验十六 胃肠道运动及其影响因素 153
实验十七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55
实验十八 反射弧分析 158
实验十九 视野测定 159
实验二十 视敏度的测定 161
实验二十一 盲点的测定 162
实验二十二 人体听力检查和声音的传导途径 163
实验二十三 氯仿对豚鼠迷路功能的影响 164
实验二十四 去小脑动物的观察 165
实验二十五 去大脑僵直 167
实验二十六 大脑皮质运动机能定位 168
实验二十七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170
实验二十八 豚鼠高钾血症 171
实验二十九 几种类型的缺氧 172
实验三十 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174
实验三十一 肾上腺在小鼠应激中的作用 175
实验三十二 家兔失血性休克 176
实验三十三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77
实验三十四 家兔急性肾衰竭 178
实验三十五 麻醉期间不良刺激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180
实验三十六 羟丁酸钠、硫代硫酸钠的抗缺氧作用 181
实验三十七 酚妥拉明对小鼠肺水肿的预防作用 183
实验三十八 家兔酸中毒及其处理 184
实验三十九 兔高钾血症及治疗 186
实验四十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88
实验四十一 氯胺酮催眠ED50和LD50的测定 189
实验四十二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193
实验四十三 磺胺类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194
实验四十四 拟、抗胆碱药对家兔离体肠管的作用 197
实验四十五 α受体拮抗剂pA2值的测定 198
实验四十六 药物镇痛作用 199
实验四十七 乙醚麻醉及麻醉前给药 202
实验四十八 氯胺酮、硫喷妥钠对家兔呼吸、循环的影响 204
实验四十九 局麻药表面麻醉作用的比较 205
实验五十 普鲁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207
实验五十一 丁卡因对兔的毒性作用 208
实验五十二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毒性作用的比较 208
实验五十三 布比卡因对坐骨神经的传导阻滞作用 209
实验五十四 药物对局麻药中毒的保护作用 210
实验五十五 肾上腺素对普鲁卡因毒性的影响 211
实验五十六 布比卡因对麻醉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212
实验五十七 药物的肌松作用 212
实验五十八 药物的催醒作用 214
实验五十九 硝普钠、腺苷的降压作用 216
实验六十 注射挥发性麻醉药对动物的效应 217
实验六十一 MAC的测定 218
实验六十二 静脉麻醉药的抗惊厥作用 219
实验六十三 氯胺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220
实验六十四 侧脑室注射士的宁对吸入麻醉药催眠作用的影响 221
实验六十五 侧脑室注射士的宁对吸入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影响 222
实验六十六 丙泊酚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 224
实验六十七 犬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226
实验六十八 犬的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 227
实验六十九 犬全身麻醉 229
实验七十 椎管内麻醉 231
实验七十一 围术期急性肺水肿的处理 234
实验七十二 容量监测及循环管理 236
实验七十三 犬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 239
第三部分 探索性实验 241
**节 探索性实验的设置 241
第二节 探索性实验的实施 241
第三节 探索性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242
第四节 探索性实验成绩的评定 244
附录 246
附录1 t值表 246
附录2 F值表 248
附录3 q值表 249
附录4 χ2值表 250
附录5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表 251
附录6 常用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别 252
附录7 实验动物用注射针头的大小及注射药容量 252
附录8 动物实验常用麻醉药的用法和用量表 253
附录9 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 253
附录10 化学试剂的规格 255
附录11 常用实验仪器 256
**节 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56
第二节 752紫外分光光度计 281
第三节 药理、生理多用仪 285
附录12 灭火器的使用 2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