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上、中、下三篇,将村镇从宏观到微观,从内涵释义到外部形态,从历史发展到未来建设等方向进行全面解析。上篇以村镇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切入我国村镇发展阶段,同时解析其发展原因与影响因素,再通过分级研究,将空间格局从外部空间逐级聚焦到单体空间,最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设计策略,以新颖的案例结合现代转译的手法解析。中篇围绕村镇风貌保护与研究展开论述,着重研究如何分层级全方位地进行保护,从宏观层面研究阐述了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平面形态、材料色彩、界面形态、节点空间、环境设施和产业风貌的保护。微观层面研究从建筑结构、材料保护、装饰表达、建筑防护措施到精神文化空间的传承。村镇的发展与村镇的风貌是相互依存的,人文风貌、自然风貌和建筑风貌也是其发展的“金山银山”。下篇以未来建设方向引领读者走向研究的前沿。田园综合体是村镇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其逐步产生功能连接并形成线性产业体系,继而搭建成以功能为主导的网络体系,最终达到城乡共融。村镇建设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村镇内部提质改造,如新型公共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民宿建筑从单一到集群的建设等。最后对村镇灾后重建研究,梳理了我国主要灾害情况,对比研究中外灾后重建的相关内容,提出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提升村镇抗灾和抗风险能力。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