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李白长安行
0.00     定价 ¥ 5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27069652
  • 作      者:
    芦苇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李白长安行(精)》是一部独具魅力的长篇散文作品。作者芦苇以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安之行作为叙述核心,精心划分“进京”“候召”等十章内容,全面记述了李白在长安的人生际遇,深入展现其跌宕曲折的心路历程。 该书以历史事件和诗文内容为经纬,相互印证,不仅梳理了李白长安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还厘清了诗人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探寻到其辞别长安的历史真相。将历史叙事与诗歌阐释巧妙结合,文学表达与学术研究深度融会,从历史视角客观评析李白长安诗歌的思想意涵和艺术风采。 通过形象化的历史场景,揭示出诗人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世界。无论是对李白本人感兴趣的读者,还是热爱历史、文学的人士,这本书都不容错过,它能带领读者走进大唐盛世,感受诗仙的传奇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芦苇,宁夏中卫人,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宁夏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银川高级中学校长、银川市教科所所长,现任宁夏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在《光明日报》《宁夏日报》等报刊发表《山岚水浒话延安》《大风歌》《风尘萧瑟一诗仙》等散文多篇。出版《24夜:与花季女儿谈写作》等著述。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书写历史人物的长篇散文作品,以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长安之行为叙述重点,分“进京”“候召”“觐见”“侍驾”“春咏”“交游”“酒歌”“遭谗”“辞阙”“出关”十章,关联李白的生平行迹,记述诗人在长安的人生际遇,呈现其跌宕曲折的心路历程;以历史事件的脉络和诗文内容的线索为叙事经纬,互为印证,梳理李白长安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厘清诗人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探寻诗人辞别长安的历史真相;将历史叙事与诗歌阐释相结合、文学表达与学术研究相融会,从历史的视角客观评析李白长安诗歌的思想意涵和艺术风采,借助形象化的历史场景揭示诗人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唐天宝二年(743 年),暮秋。
那是一个云淡露重的清晨。
李白勒缰驻马,耸身远眺:蒙蒙雾散,雄伟的长安城,轮廓渐次清晰起来。诗人眼前,大唐西京,岿然屹立在开阔的关中平原上,依坡起伏,迤逦铺展,枕渭水,傍秋原,倚秦岭,接青云,如同一幅旖旎壮丽的立体画卷,气势恢宏,动人心魄。
自从在宣州南陵接到皇上的征诏,李白便风尘仆仆,一路疾驰:水路西行,舟楫不辍;陆路北上,马不停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人踌躇满志望京而来:一旦入朝觐见皇上,满腹经纶化作政纪朝纲,便可大展宏图安邦济世了。
此刻,绵密飘忽的轻雾凝成露珠,不经意间悄悄沾落了诗人衣襟上的旅尘。放眼尽望处,华岳,剑峰入云;渭河,波明水亮。漫漫晨岚缥缈如烟,萦绕着渭水河畔莽莽原野上的汉家陵阙。芳林染了秋色,苍松细柳,俊桦虬槐,碧绿洇金黄,青白间浅紫,斑驳灿烂。清爽湿润的河风,竟自扑面而来。
宿鸟惊飞,遥闻雁塔钟声;征鸿南归,静别箭楼飞檐。
眼前,这条通往京师城门的官道,愈加宽阔平坦起来。
进京之路,再无坎坷!
李白纵马,骏骑奋蹄跃进。
其实,李白进京,并非一帆风顺。
李白的进京之路,始于剡中,距离大唐京师长安数千里之遥。剡中,唐代玄宗天宝年间,属于江南东道会稽郡管辖,在今浙江绍兴之嵊县。
还是在天宝元年(742 年)春天,李白便从东鲁启程,携妻子许氏,带着四岁的女儿平阳,还有不满两岁的儿子伯禽,南下越中。四月,李白顺道登泰山,流连月余。之后,入淮南道,过镇江府,途经杭州,抵达越中名郡会稽,稍作停留,旋赴剡中。
李白这是要追随仙师道友吴筠,相约访隐览胜,仙游越中的青山秀水。吴筠,字贞节,华阴人,举进士不第,就隐居在南阳做了道士。其时,吴筠正云游于会稽郡之剡中。
当然,李白英气少年时,便极爱游历名山大川,而且素来喜好结交逸人高士,于云水山川之间修仙悟道。他离开蜀中家乡之前,大约二十岁时便师从逸士东严子,隐居巴蜀岷山之阳,潜心学道。此次赴剡中,他访古探幽的豪兴,也将得到极大满足。剡中地处会稽郡东南部,是李白平生所游最靠近东海的地方。此地有江,名曰剡溪,“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就是李白后来回忆剡中游历的诗句。剡中虽偏于海疆,但文化隆盛,风物独特,东接四明山,南邻天台山,西傍会稽山,剡溪横贯其境而后汇入曹娥江,景色为越中最秀,名于当世。其四明山,奇峰怪石,茂林翠湖,可以观云海,听松涛;天台山更是钟灵毓秀,聚佛宗道圣于一山,历来就是仙家云游的胜地。
李白此刻虽然寄家剡中,漫游山水,却是胸怀安邦济世之志。只可惜身居天远地偏之所,纵然心系庙堂,也只能暂时浪迹东吴。他游览越中名胜四明山,登上神秀的天台山,探幽赏奇,访道问佛,把一腔豪迈诗情与半生鲲鹏之志,全都付与苍山碧水丹霞朗月。
在剡中,李白将情志寄于山水之间,为后世留下了《天台晓望》《早望海霞边》等著名诗篇。
天台晓望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P2-4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进京
第二章 候召
第三章 觐见
第四章 侍驾
第五章 春咏
第六章 交游
第七章 酒歌
第八章 遭谗
第九章 辞阙
第十章 出关
余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