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雨雪至,老年人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冬季雨雪至,雪景虽美,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对于老年人,轻则摔跤受伤,重则因交通事故而危及生命。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注意出行安全,防止雪天出行受伤呢?
一、减少出行,减少室外活动
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讲:“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对于70岁以上、行动不便、视力不好的老人,建议尽量减少出门,这样既能减少滑倒、摔伤的概率,也符合冬季养生之道。
二、做好防护,出门谨慎小心
老人在雨雪天出行容易出现危险,尤其是摔伤,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受伤部位是腕关节、髋关节周围组织,此外还可能有关节本身的拉伤、骨折,严重者还包括腰椎、脊椎受到意外压迫造成的骨折。因此,老人出门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出行前穿保暖的衣服和防滑的鞋子。阴天或者夜间出行尽量佩戴亮色的围巾或穿带有反光条的衣服,使驾车人能够看到。穿戴切勿遮住眼睛和耳朵,避免发生危险。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出门的时候尽量不要手提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要将手插在兜里,腾出双手和手臂能更好地维持平衡。
(2)尽量不要单独出行。老人由于年龄大,在身体平衡性、稳定性、反应敏捷度等方面不如年轻人,雪天路一般又很滑,老人稍不注意,就会摔倒而且起来可能都困难。老人上下车时要小心谨慎,尽量扶着车门和扶手,不要过分贪快,还要尽量避免人群拥挤。
(3)雪天,不要跨步太大,那样很容易滑倒。走碎步,身体保持前倾,可以减少滑倒的可能性;如果摔倒,尽可能保护人体脆弱的部位,如头、颈、腰背。要摔倒时可用手臂减缓摔倒的冲击力。如果向后仰倒,要内收下巴以免头部受伤。
三、慢性腰腿痛患者要注意保健
冬季天气冷,除了要注意出行安全,还要注意在阴雨天或者下雪天,有部分患者的“老寒腰”“老寒腿”也会发作。所谓“老寒腰”,多指腰部寒冷,中医认为是感受了外寒之邪,导致肾阳亏虚,而引起的腰部寒冷,是一种肾阳虚的表现。而“老寒腿”,主要是由膝关节的生理退化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导致的膝关节炎。这两者都是冬季多发病。冬季保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暖是重中之重
秋裤、护膝、护腰——对于慢性腰腿痛的患者是必不可少的“冬季三件套”。天气寒冷时如果不注重保暖,经年累月,可能会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酸痛等病症。随着气温降低,秋裤应适当增厚。
减少关节负荷
对于老年人来说,腰椎与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常常不能避免,因此要注意日常的保养,避免长时间行走、下蹲及上下楼梯;尽量保持理想体重,避免因超重导致关节压力过大;在腰部疼痛严重时可以佩戴护腰,膝关节疼痛较剧烈时可使用拐杖、助行器等,并减少活动。
合理锻炼及物理治疗
在日常疼痛较轻的缓解期,慢性腰腿痛患者可以采取“小燕飞”“倒蹬自行车”等锻炼方式,增强腰背部及腿部肌肉力量,促进血液流通,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也可以采取热敷、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
当然,对于疼痛难以忍受,休息不能缓解的患者,要尽早到医院就医,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P3-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