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有益动物
0.00     定价 ¥ 4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218085
  • 作      者:
    动物百科编委会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动物百科.有益动物》分为六章,系统介绍了各类动物的相关知识。第1章“传粉动物”主要介绍了蜜蜂的地理分布、分类演化、形态特征等内容,还涉及阿波罗绢蝶、金斑喙凤蝶、蜂鸟、太阳鸟、蝙蝠等传粉动物。第2章“环境友好动物”介绍了隐脉水虻、日本小丽水虻、乌鸦等动物。第3章“天敌动物”涵盖了白头鹎、乌鸫、塔六点蓟马、黑卵蜂、赤螨等天敌动物。第4章“宠物动物”、第5章“观赏动物”及第6章“特种经济动物”分别介绍了相关动物种类,具体内容未详细展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传粉动物
  蜜蜂
  蜜蜂是膜翅目蜜蜂总科的统称。
  地理分布
  蜜蜂在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其具体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河谷和山地。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分类与演化
  蜜蜂总科的分科一直意见不一,有学者将其分为分舌蜂科、短舌蜂科、低眼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栉距蜂科、双刷蜂科、切叶蜂科、条蜂科及蜜蜂科11科;也有学者认为蜜蜂总科仅包含蜜蜂科1科,其余均作为亚科处理;还有学者提出,将蜜蜂总科和泥蜂总科合并为1个总科。
  蜜蜂在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蜂王浆)、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约开始于5780万年前,终于3660万年前)地层中已被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约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前胸窄、前胸背板两侧与翅基片隔离较远。但因食性不同,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演化特点是:①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②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③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④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对于研究该总科的演化情况都有重大价值。
  形态特征
  蜜蜂一般体长2~30毫米。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适应吸食花蜜,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
  蜜蜂前翅具2~3个亚缘室。触角雌12节,雄13节。前胸不发达。腹部可见节,雌性6节,雄性7节。雌性腹部末端具螯针(少数无),雄性腹部末端的外生殖器构造因科而异,是比较重要的分类特征之一。除少数种类体表光滑仅具少量绒毛和金属光泽外,大多数蜜蜂均被有各色羽毛或分枝状绒毛。雌性采粉器官发达,比较原始的分舌蜂科、地蜂科和隧蜂科在后足基节、转节和腿节上有长毛;条蜂科的腿节和胫节毛刷发达;社会性的蜜蜂科后足胫节和基跗节扁平,其两侧缘由长毛组成花粉筐,用以携带花粉;切叶蜂科的毛刷位于腹部腹面。雄性无采粉器官。寄生性种类体毛简单,无采粉器官。卵小,长卵圆形,光滑,精孔周围有花纹,乳白色。幼虫体粗肥,C形,无足,无单眼,不活动,口器和触角均退化,体色淡。蛹为离蛹。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传粉动物 1
蜜蜂 1
阿波罗绢蝶 6
金斑喙凤蝶 8
双尾褐凤蝶 13
三尾褐凤蝶 14
中华虎凤蝶 17
蜂鸟 20
太阳鸟 21
蝙蝠 22

第2章 环境友好动物 23
隐脉水虻 23
日本小丽水虻 24
红斑瘦腹水虻 26
日本指突水虻 27
金黄指突水虻 29
亮斑扁角水虻 30
乌鸦 32

第3章 天敌动物 35
白头鹎 35
白鹤鸽 37
灰鹤鸽 38
冕雀 40
乌鸫 42
画眉 44
塔六点蓟马 44
康腹刺寄蝇 46
麻蝇科 48
黑卵蜂 49
白蜡吉丁啮小蜂 49
多节小蜂科 51
长背瘿蜂 52
马尾蜂 53
白虫茧蜂 54
中华柄腹茧蜂 57
长痣小蜂科 59
岭南黄蚜小蜂 60
梨圆蚧捕虱蚜小蜂 63
螟蛉埃姬蜂 64
吸螨 65
肉食螨 66
赤螨 68
大赤螨 69
圆果大赤螨 69
修长蠊螨 71
剑毛帕厉螨 71
有益真绥螨 73
栗真绥螨 74
芬兰真绥螨 75
拟长毛钝绥螨 77
津川钝绥螨 79
江原钝绥螨 79

第4章 宠物动物 83

第5章 观赏动物 103

第6章 特种经济动物 12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