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湿地
0.00     定价 ¥ 4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218061
  • 作      者:
    地球知识编委会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地球知识.湿地》详细介绍了湿地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与利用等内容。第1章重点阐述了滨海湿地的定义、演替过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红树林湿地在防风消浪、固堤护岸方面的显著作用。书中还涵盖了湿地动物、植物、水文、资源、监测、景观设计以及湿地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目录显示涉及湿地类型、动植物、水文特征、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多领域知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湿地类型
  滨海湿地
  滨海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包括海平面以下6米至大潮高位之上与上流江河流域相连的微咸水和淡浅水湖泊、沼泽以及相应的河段间的区域,是海岸带中具有特定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和特殊经济意义的功能区块。
  由于海陆交互作用的复杂性,所形成的各种滨海湿地类型间不仅植被类型有所差异,而且在水文特征、沉积物特征类型上也有显著不同。《湿地公约》分类系统中的各类滨海湿地可能在同一区域嵌套分布,不易区分。
  演替
  滨海湿地的演替十分显著,尤其在淤泥质滨海湿地,潮滩高程和水淹周期经常改变,从而造成植物群落的变化。以长江口为例,潮下带和低潮带长期被水淹没,加上咸淡水交汇过程中产生的盐度胁迫,没有高等植物生长;泥沙逐渐淤积之后,暴露时间延长,海三棱藨草等先锋物种开始在光滩上生长,并形成密度较高的群落;当高程增加到2.5米左右时,芦苇开始生长,并逐步替代海三棱藨草,形成大片的单优群落;在往陆地方向的潮上带部分,开始出现陆生的杂草和灌木。下图展示了滨海湿地的植被演替情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滨海湿地在调蓄洪水、促淤造陆、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为滨海居民提供可持续生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滨海湿地中的红树林湿地具有显著的防风消浪、固堤护岸作用。据测算,覆盖度大于40%、宽度100米左右、高度2.5~4.0米的红树林,其消浪系数能达到80%,当台风登陆海岸带时,有红树林防护的岸段受到的损伤显著小于直接暴露在台风之下的裸露岸滩。另外,红树林的各种气生根和呼吸根发达,在降低海水流速的同时,沉积了大量的泥沙,达到促淤造陆的效果。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湿地类型 1
滨海湿地 1
海草湿地 4 
河口湿地 6
红树林湿地 7
河流湿地 9
洪泛湿地 11
喀斯特溶洞湿地 12
湖泊湿地 13
盐湖湿地 14
沼泽湿地 15
草本沼泽 18
灌丛沼泽 20
泥炭地 21
森林沼泽 23
藓类沼泽 25
盐沼湿地 27
人工湿地 28

第2章 湿地动物 31
底栖动物 38
浮游动物 39
湿地水鸟 41

第3章 湿地植物 47
浮叶植物 48
浮游植物 49
漂浮植物 51
挺水植物 52
克隆植物 52
湿地观赏植物 53
湿地盐生植物 55
胎生红树 56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系统 57

第4章 湿地水文 59
生态水位 62
湿地补水 63
湿地排水 64
湿地碳汇 65
湿地土壤 66

第5章 湿地资源 69
湿地合理利用 70
湿地资源调查 71

第6章 湿地监测 75

第7章 湿地景观 77
湿地景观设计 78
沉水步道 79
观鸟屋 79
鸟岛 80
浅滩 81
亲水平台 83
湿地保育区 84
湿地护坡 84
湿地生境设计 85
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 86
湿地水上游线 87
湿地水系规划 88
湿地体验区 89
栈道 90

第8章 湿地保护 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