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霜叶集
0.00     定价 ¥ 3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041151
  • 作      者:
    老阳,等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宝贵的青春啊——我找到了你。你在北去的火车上,你在颠簸的卡车里。你跟随着小马车艰难前行,你驻足在苍茫的北疆大地。你无私地奉献着花样般年华,你不懈地燃烧出青春的瑰丽。半夜里的集合号你跃然而起,打靶场上的枪声你弹弹无虚。江边巡逻你百倍警惕,哨位站岗你风雪屹立。
展开
作者简介
老阳,原名杨世祺,哈尔滨知青。1968年,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七团(原“汤原农场”);1971年,全团迁到浦鸭河开拓普阳农场,曾任连队指导员、小岭水泥厂政治处参谋。1977年,考入人民大学统计系,毕业后留校执教,曾任教务处主任;1988年至1993年,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回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创办北京蔚林国际商务学院;2006年,创立中国商务港,成为中国di一批运营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商务公司;2011年,退休;2017年,病逝。著有长篇小说《鸭子河》《小儿岭》。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将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期间的经历与见闻编写成诗,结集成册。将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在边疆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抒发于诗歌。作者当时所在的兵团第十七团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71年,兵团组建了炮兵团。兵团总部决定把炮兵团放在汤原,命令十七团开赴蒲鸭河地区重新开荒建点。蒲鸭河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十分荒凉。当年的老兵把自己的一生一世都贡献给了北大荒,把这里建设成中国zui da的商品粮基地,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如今美好的家园。而今,他们中的多数人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剩下为数不多者也已步入暮年。当作者再次看到北大荒欣欣向荣的景象,想到这是当年十万复转官兵整整一代人的辛劳成果,不禁百感交集。
展开
精彩书摘
垦荒第一犁
我所在的兵团第十七团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71年,兵团组建了炮兵团。兵团总部决定把炮兵团放在汤原,命令十七团开赴蒲鸭河地区重新开荒建点。蒲鸭河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十分荒凉。当年开发汤原的老兵又重新拿起开荒的锄头,几千名大城市来的知青也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你,
第一个拂去寒冬的积雪,
亲吻了初春的土地。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你,
第一个点燃了烧荒的火,
让熊熊火焰,
温暖了,召唤了冰冷的原野,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你,
第一个刨开了蒲鸭河岸上的冻土,
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你,
不是他,
不是我,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个战斗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里,
有从上甘岭战火中走过来的老连长,
有在南泥湾开过荒的老工兵,
有留着平头的北京小伙子,
有梳着小辫儿的上海姑娘,
有他,
有我,
还有你……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我,
不是他,
不是你,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杆被战火和鲜血洗礼过的红旗。

这杆红旗,
飘扬着南泥湾的凯歌,
谱写着朝鲜战场上五次战役经历,
她,
当年,
曾引领着十万勇往直前的官兵,
风餐露宿,
让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
变成丰收的大地。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我,
不是他,
不是你,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个神圣的主义。
这个主义告诉我们——
劳动创造了世界,
创造了历史。
劳工神圣,
劳动者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
他们最终会摧毁剥削者用黄金筑起的藩篱。

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向我们招手。
让我们,
胸怀着神圣的理想,
擎起那杆被战火和鲜血洗礼过的红旗,
跟随这光荣的战斗集体,
把青春的光芒和勇气,
融进——
绚丽多姿的朝霞,
广阔无垠的天空,
冉冉升起的红日,
摧枯拉朽的东风,
开天辟地,
开出蒲鸭河垦荒的第一犁!

1971年作
1988年改
展开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老阳篇
003 垦荒第一犁
008 清平乐·生命之火
009 抬木头三首
013 浪淘沙·建家园
014 沁园春·端午祭屈原
017 喜讯五首
020 一字诗·高考复习
021 七律·哭王学文
024 七律·回蒲鸭河
026 七律·五连战友聚会
029 七言排律·衰年随笔

安新篇
033 沁园春·南湖
036 孤雁
037 归二首
040 西江月·感怀
042 护青
044 水调歌头·访师
047 悼师三首
050 口占二首
052 满江红·怀念张彩云
054 高唐
056 五律·悔
057 列车二首
059 工地随笔
060 打麦
061 哭总理

舞镰人篇
065 清平乐·五首
071 沁园春·伊兰伐木
074 忆秦娥·思乡
076 七律·探望永长
077 外一首·五连兵团战友聚会
080 七律·题微信照片“火烧云”

蒋天放篇
085 选种
086 割麦
087 场院三首
089 铡草
090 着火
091 江泳后——江泳后,仰卧沙滩,数天疲劳尽去
092 秋思三首
094 忆凌洪
095 读后感二首
096 我的蒲鸭河

王树鹏篇
101 水调歌头·思念
103 秋收
104 诗一首·为赴蒲鸭河而作
105 诗一首·山居
106 诗一首·为开发普阳农场三十周年而作
107 普阳会馆
110 知青生命的乐章
114 我希望,我的朋友……
118 诗一首·送给相聚的北京战友们
119 诗 五 首

徐建都篇
125 春播的场院
127 荒原开拓者的歌
129 写在连队的诗刊上
131 难忘的岁月

那延吉篇
137 寻觅青春
149 心声——遥寄参加纪念下乡四十周年的八连、九连战友
155 梦回下马场
168 心向北京——寄语八连北京知青下乡四十年聚会
177 回乡——为四十八连四地知青回访作
180 放歌大河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