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史》是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经典之作,他以科学角度阐释宇宙发展的过程,被誉为两百多年来zui伟大的自然文学和人文思想著作之一。
★《自然史》的语言文字极为优美,其中有些篇章(如《松鼠》《马》等)还选入中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本书作者为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苗德岁教授,所写内容具备quan wei性和专业性。
★趣味性:作者喜爱为小朋友创作作品,写作时充分考虑到小读者跳跃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同时我们配以152幅幽默的插图来增强趣味,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实例转换为图像和图表,让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学家 张弥曼,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作序推荐。
关于本系列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是专为8—14岁青少年量身定制的一套经典书系,本书系拥抱经典,面向未来,遴选全球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著作,邀请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教授,参照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将其编写为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儿版,佐以数百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让这些启迪过万千读者的经典著作成为让儿童走进经典的优质读本,帮助初涉人世的青少年搭建扎实的知识框架,开启广博的思想视野,帮助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发现兴趣,开启心智,追寻梦想,从经典的原点出发,迈向广袤的人生。
关于本书
《自然史》是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不朽名著,是法国每个家庭的必备藏书。它是一部包括地球形成史、矿物史、动物史、人类史以及自然分期等方面的博物学百科全书。它的语言文字极为优美,其中有些篇章(如《松鼠》《马》等)还选入了我国的语文课本。
本书作者苗德岁教授以深厚的研究功底、儿童的视角、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布封的生平、全新阐释《自然史》的精华,并将原著中一些在科学上过时的内容予以更新。全书配以152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帮助少年儿童更直观了解《自然史》。
为什么用“熊熊”来形容火势迅猛?为什么说兔子和老鼠是亲戚? 为什么会有人感叹蝙蝠是一种怪物?为什么鲸鱼和鳄鱼不是鱼?……
生动有趣的问题,充满悬念的讲述,古雅幽默的插图,将《自然史》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巧妙地转化为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喜欢阅读的内容。科学从未如此有趣,经典从未如此动人,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开启了解大自然的奇妙旅程。
蝙蝠是一种怪物吗?
在布封时代,人们对蝙蝠了解甚少,连它到底属于哪一个“纲”都还不清楚。因此,布封感叹:蝙蝠既不是走兽(即哺乳动物),又不算飞鸟,但又具有这两类动物的属性,像是一种半兽半鸟的怪物!也许蝙蝠是一种进化得不完全的四足动物,或是进化得不完全的鸟。瞧,今天中小学生都了解的常识,当年却让这位大博物学家头疼,由此可见,近300年来科学已经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啊!
然而,布封指出:除了会飞之外,蝙蝠跟鸟类没有其他任何共同之处。它生有乳房,给子女哺乳;它长有牙齿,捕食蚊子、蛾子之类的飞虫。他还注意到,蝙蝠喜欢在黑暗中活动,有冬眠的习惯。他倾向于认为,蝙蝠属于一般的四足动物。
蝙蝠的习性
其实,蝙蝠可不是一般的四足动物,而是很特别的哺乳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真正飞翔的种类。它的翅膀由皮膜构成,跟鸟类的羽翼完全不同。大多数蝙蝠的视力都不好,它们用超声波探路,避开飞行中的障碍,并用回声定位,准确地捕捉飞虫。这些跟它们的视力好坏并没有必然联系。雷达探测就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蝙蝠虽然以捕食昆虫为主,但也有些种类喜欢吃果实或吸食花蜜,还有的种类吃鱼或其他小动物,甚至还有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的。
蝙蝠历史悠久
一般说来,会飞行的动物不太容易保存成为化石,但也有不少例外。由于蝙蝠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因此保存为化石的机会也增多了。古生物学家们曾在美国怀俄明州有名的绿河组页岩中发现过保存得非常完整的蝙蝠化石。页岩是在古代湖泊中沉积下来的、一层一层薄如纸一般的岩石层,由于沉积物的颗粒非常细,因此化石保存得很完美。这些蝙蝠生活在大约5200万年以前,所以蝙蝠的历史很悠久。这些远古时代的蝙蝠化石跟现在的蝙蝠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识别。从牙齿的样子判断,这些古蝙蝠也是吃昆虫的。
蝙蝠地理分布很广
蝙蝠的地理分布也十分广泛,除了南北两极和极少数偏远的大洋小岛之外,几乎遍及全世界。它们喜欢生活在洞穴、岩石缝隙或树洞中,它们是夜行性的群居动物,尽量避开与鸟类直接竞争。
大的蝙蝠群可聚集几百万只蝙蝠,黑压压的一条长龙,十分壮观,以至于有专门观赏蝙蝠群的生态观光活动,
就像户外观鸟一样。
据古生物学家们研究,蝙蝠这类很特别的动物最早可能起源于原始的“食虫类”哺乳动物。那么,“食虫类”哺乳动物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有这类动物吗?
第一部分 布封与《自然史》写作背景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迈进科学院门槛
“你替我抓背,我帮你挠痒”
“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梦想成真来得快
老仆助我10 卷书
第二部分 《自然史》精粹节选及解析
第一章 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章 地球的形成与年龄
第三章 “地球论”与自然分期
让我们复习一下《自然史》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要点
第四章 人类的自然历史
第五章 人生的阶段
第六章 人种的多样性
第七章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让我们复习一下《自然史》第四章至第七章的要点
第八章 动物的自然史
第三部分 布封的历史地位与《自然史》的广泛影响
“出师未捷身先死”
现代进化论的先驱
美国人不高兴了
自然主义文学巨著
后 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只有布封给自然情感赋予了全部深刻的含义,将它变成了一种哲学情感。
——《法国文学史》
布封拥有他的世纪zui美丽的文笔。
——法国思想家 卢梭
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di yi人。
——达尔文
《自然史》的科学价值不言自明,而其丰富的文学价值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从这个角度来看,由苗德岁先生作为本书的作者,恐怕再恰当不过。他深厚的文学功底,配上他在地质学、古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广博知识,以及严谨的治学作风,使得他在讲述自然故事的时候得心应手,各种巧妙的比喻信手拈来。如同一位高明的大厨,利用大自然多样性的食材,用一双妙手,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我相信,《自然史(少儿彩绘版)》也会像它的姊妹篇《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一样,不仅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也会让关心小朋友成长的大朋友们从中获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周忠和
《自然史(少儿彩绘版)》是继《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和《天演论(少儿彩绘版)》出版以来对小朋友的又一件高兴的事。由于作者苗德岁先生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对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包括音乐、绘画甚至舌尖上的艺术)广泛的了解和丰厚的国学功底,他的作品首先对于布封书中的内容写得生动易懂,使人读来顺畅愉悦。其次,包含的内容丰富,对于布封撰写《自然史》的时候尚未发现的动物和有关它们的知识做了必要的补充,以使自然界的面貌看起来比较完整,也增加了许多有趣的资料。再者,在叙述过程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其他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汉学家和他们名著中有意思的事情,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还使人看后迫切想要了解这些行家们,引起小朋友们渴求更多知识的兴趣。是近年来难得的一本儿童读物。我认为这本书从小朋友及他们的家长直到我这个年纪的人读来都会很有兴趣,因此我竭诚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相信大家读后会相信我的建议。
——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弥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