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人类首次成功登月的亲历者、“阿波罗11号”登月舱驾驶员、《玩具总动员》“巴斯光年”的原型——巴兹·奥尔德林参与创作;
l 知识丰富,全面讲述人类首次登月背后的故事;
l 精彩的立体纸艺 + 多样的互动方式 + 数十幅历史照片,让科普变得更有趣。
l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苟利军推荐。
专家推荐
从航天员踏上月球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已经证实自己不会永远被束缚在地球上,我们拥有探索无限空间的可能。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歇,阿波罗登月的开创性意义愈加凸显。人类是如何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最终成功实现登月梦想的呢?《阿波罗登月立体书》系统地回答了这个大问题。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郑永春
1967年7月20日,人类登上月球,这曾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次伟大壮举。而在50年之后,《阿波罗登月立体书》以精致的立体纸艺方式,再现当年阿波罗登月的众多场景,再次唤起我们宇宙探索的热情,是一本极好的纪念之物。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为了再现这一壮举,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代背景、太空梦想家和科学家的故事、运载火箭的演变历程、太空飞船的构造、如何挑选登月宇航员、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阿波罗11号”登月的具体过程等相关知识。
同时,书中逼真有趣的立体纸艺、翻翻、拉拉、大折页等互动形式,以及来自NASA等专业机构的照片,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可以让小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加深对航天事业的认识,激发小读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前勒口 登月之旅
SP1 进入轨道
1.水星计划
2.太空梦想家和科学家
SP2 太空竞赛
1.双子星计划
2.运载火箭
3.多级火箭
4.“土星5号”运载火箭
SP3 登月飞船
1.阿波罗计划
2.月球
3.早期飞行任务
4.太空竞赛·大事记
5.月球着陆点
6.阿波罗计划·飞行步骤
SP4 宇航员
1.挑选宇航员
2.在太空中生存
3.身体机能
SP5 成功登月
1.最后倒计时
2.第一句话
3.孤独的守望者
4.国旗与实验
5.后续任务
6.回家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从航天员踏上月球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已经证实自己不会永远被束缚在地球上,我们拥有探索无限空间的可能。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歇,阿波罗登月的开创性意义愈加凸显。人类是如何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最终成功实现登月梦想的呢?《阿波罗登月立体书》系统地回答了这个大问题。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郑永春
1967年7月20日,人类登上月球,这曾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次伟大壮举。而在50年之后,《阿波罗登月立体书》以精致的立体纸艺方式,再现当年阿波罗登月的众多场景,再次唤起我们宇宙探索的热情,是一本极好的纪念之物。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