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共包含5册,分别为《大自然中的分子奥秘》《药中的分子奥秘》《身体中的分子奥秘》《居家生活中的分子奥秘》《旅行生活中的分子奥秘》。
分子虽小,功能可不小,它们关系到人们的生老病死,并且构成了我们吃、穿、住、用、行的基础。“有趣的分子科学”丛书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这些场景中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于我们客观世界中的分子,目的是让大家能够从一个更微观、更科学、更贴近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能已经熟知的事情或者物体。书中配置了以展现中国特有的家庭和社会场景且具有艺术画风的配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同时展现科学和艺术之美的优秀作品。
丛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国庆撰文、青年画家李进配图,确保了图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丛书更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和副校长杨金龙教授分别作序,著名主持人周群及资深家庭教育讲师卢丹丹倾力推荐。
基于本丛书进行的“分子科学科普知识展暨‘有趣的分子科学’原创科普绘本首发式”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科技活动周”的重要内容之一,于2019年5月18日隆重进行,活动盛况得到了人民网、凤凰网、《安徽日报》《新安晚报》等相关媒体报道。
《居家生活中的分子奥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居家生活越来越舒适、便利、健康,其背后隐藏着很多分子的功能的提升,以及人们对分子的认知的增加。本书精选了居家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分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它们的益处和潜在风险,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分子。
为什么牛奶有催眠作用? / 2
开关很安全吗? / 4
是什么让人感觉到快乐? / 6
药物为什么可以缓解疼痛? / 8
含氟牙膏真的会危害健康吗? / 10
人为什么一定要吃水果、蔬菜? / 12
植物油都很安全吗? / 14
是什么决定了人的睡眠? / 16
身体运转的能量从哪来? / 18
吸烟为什么有害健康? / 20
吃烧烤会得癌症吗? / 22
为什么不粘锅会不粘呢? / 24
玩玩具也可能会“铅中毒”吗? / 26
为什么饮料不能多喝? / 28
退烧药是怎样让身体退烧的? / 30
食物不腐的原因是什么? / 32
水银温度计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 34
试穿新衣服有哪些隐患? / 36
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危害吗? / 38
为什么塑料会变柔软? / 40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这套“有趣的分子科学”原创科普绘本,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这些场景中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于我们客观世界中的分子,目的是让大家能够从一个更微观、更科学、更贴近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能已经熟知的事情或者物体。这也是我们所有科研人员的愿景:希望民众能够走近科学、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这套书用简明的文字、有趣的插图,将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用分子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使父母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亲子阅读中掌握基本的分子科学知识,也使得父母可以将其中的科学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为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保驾护航。
——杨金龙(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科学是神奇的、深奥的,也是可爱的、美妙的。“有趣的分子科学”这套为孩子们编写的书籍,用一幅幅画面,深入浅出地带大家走近科学,并走进科学。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科学,热爱科学。
——周群(著名主持人)
霍金曾说: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要想破迷宏观世界,首先要从破迷微观世界开始。这套“有趣的分子科学”丛书刷新了我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每一种分子,都从一张生动的插图开始,再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把相应的科学道理说得清楚明白,最后还附上一个小贴士,把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把神秘的科学变成有趣的生活。
书籍是让孩子通往未知世界的美桥梁。这套书特别适合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可以一起去探究世间万物的奥妙。
——卢丹丹(亲子畅销书作家,资深家庭教育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