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给孩子读唐诗(汉竹)
0.00     定价 ¥ 3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3798462
  • 作      者:
    桔子妈妈,邵坚,黄健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孩子那么小,学唐诗有意义吗?

想教孩子学唐诗,但不知道方法怎么办?

唐诗书那么多,该给孩子选哪本?

……

有的家长会问,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唐诗?当然不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陶冶孩子的心性。所以,家长对此无需太过功利,只要孩子愿意,让他每天听着唐诗入睡,日积月累,唐诗的神韵自然会积淀进孩子的气质,成为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符号。

桔子妈妈的公众号里就有一个诗词故事的版块,她说,当初之所以开设这个版块,只是因为她很喜欢诗词,所以想和孩子分享一下。但后来,却有不少妈妈在后台留言说:“每天晚上都会让小孩听桔子妈妈读诗,结果等他一上学,才发现老师讲的诗他早都会背了。”

确实,对初涉唐诗的孩子来说,与其一味选择“好”,不如选择“合适”。本书中,桔子妈妈精选了70首适合孩子读的唐诗,而青年美术家黄健为每首诗都绘制了充满童趣的水墨插画,这些画表达准确,很多时候看画就能猜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带孩子看见诗中之境。诗后还有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轻松了解唐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

每天一首诗的时间,成为你和孩子爱的仪式,让孩子从此爱上唐诗。

 

展开
作者简介

 

桔子妈妈

“桔子妈妈讲故事”公众号创始人

享受每天给孩子诵读的时光,喜欢唐诗,也希望能将唐诗的音韵之美分享给每个孩子。她似在说唐诗,又像在讲故事,给孩子一段愉快的唐诗启蒙时光。

邵坚

复旦大学硕士

教育家、书法家

长期从事艺术教学及艺术创作,喜欢赏读诗词歌赋,热爱文学,通过对唐诗的简要赏析,以帮助孩子理解古诗之意境,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黄健

戏墨娃新概念国画教育创始人

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

作为南京戏墨娃国画教育基地校长,他的日常就是与孩子一起画画,这也使他的水墨画自然的散发出天真烂漫的感觉,让孩子一眼就喜欢上。


展开
内容介绍

 

书中精选了70首传诵度非常高的唐诗,很多都是上小学需要背诵的。这些唐诗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每天睡前读一首,让唐诗陪伴孩子入睡。

书中每首诗都配上了拼音,方便孩子自主阅读,诗后面还有详尽的注释和译文,真正做到无障碍阅读和理解。

每首诗旁都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听到桔子妈妈发音标准又充满亲切感的朗诵,为了引领孩子更好地进入唐诗的世界,桔子妈妈还生动地讲述了唐诗背后的故事,空闲时就放给孩子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的唐诗知识。

青年美术家、儿童国画老师黄健为每首诗精心绘制了充满童趣的水墨插画。黄健老师作为戏墨娃国画教育基地的校长,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十分了解,他绘制的插画既契合主题又妙趣横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孩子轻松体会意境,快速记忆唐诗。

唐诗让心柔软,却给孩子更坚实的未来。


展开
精彩书评

 

为孩子读首唐诗,在他心中栽下一颗种子;等他慢慢长大,遇上一处风景,懂得一种心情,就会忽然明白,原来穿越千年,心意依旧相通。

——眼镜叔叔、儿童文学作家 钟锐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集锦,语尽处意远。青春惆怅、岁月怀想、逝水年华、满怀憧憬自在其中,妙处一语百媚,透彻玲珑。本书诗画合一,悠远宁静,令人手不释卷。

——南京油画学会理事 田騉

让孩子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还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从小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红年 

 

展开
精彩书摘

 

咏①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②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③。

译文

鹅,鹅,鹅,弯曲着脖颈仰天唱着歌。雪白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① 咏:用诗词等形式来赞颂或叙述。

② 曲项:弯曲着脖子。

③ 清波:清清的水波。

骆宾王7 岁咏鹅

骆宾王出生于诗书世家,7岁就能作诗。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有客人以“鹅”为题,请骆宾王当场做首诗。骆宾王在纸上写下“鹅,鹅,鹅”,周围的客人一见这三个“鹅”字,都哈哈大笑:“请你写诗,可不是考你写字。”骆宾王不慌不忙地写下了第二句“曲项向天歌”,四周的笑声一下子就小了。这句诗,传神地写出了鹅鸣时仰首向天的姿态。等他写下:“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客人们发出阵阵惊叹声,眼中全是赞美之意。洁白的羽毛、浅绿的春水、红色的鹅掌、清澈的波浪。“浮”“拨”两个动词,再配上前两句中鹅的叫声,一只活灵活现的鹅跃然纸上。

静夜思

〔唐〕李白

床①前明月光,疑②是地上霜。

举③头望明月,低头思④故乡。

译文

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床前,以为地上铺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仰望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远方的故乡。

① 床:一共有五种说法。1.指井台;2.指井栏;3.“床”即“窗”的通假字,窗户;4. 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5. 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② 疑:以为,好像。

③ 举:抬。

④ 思:思念,想念。

望月思乡的李白

唐朝的时候,交通不发达,通信也不方便,人们离开家以后,想再和家人联系就很困难了。所以,到了晚上,离开家乡的人抬头看见月亮时,心里就会想:此时我的家人会不会也在看着月亮,思念着我呢?于是到了后来,人们就用月亮来代表思念故乡。

李白很早就离开了家乡。一年秋天,李白非常思念远方的亲人,于是,他看着天上的明月,思念着亲人,写下了这首《静夜思》。

悯①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②日当午③,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④,粒粒皆辛苦。

译文

中午烈日当头,农民给禾苗松土锄草,汗水滴到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那些食物,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

① 悯:怜悯,同情。

② 锄禾:给禾苗松土锄草。

③ 当午:中午,正午。

④ 餐:食物,饭。

心怀天下苍生的李绅

李绅少年的时候进京赴考,他拿着自己写的诗文,拜见了当时京中的大官吕温,希望得到对方赏识。吕温读了他投献的诗后,对自己的弟弟和好友称赞说:“我读这位李秀才写的诗,忧民生,悯农事,心怀天下苍生,这个人将来肯定要做宰相。”

后来李绅果然成为宰相。而他当时引起吕温注意的作品正是这两首《悯农》。《悯农(其一)》也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诗: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②啼鸟③。

夜来④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意绵绵,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亮,醒来时听到处处都是鸟的叫声。昨天夜里听到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不知道花儿被吹落了多少?

① 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 闻:听见,听到。

③ 啼鸟:鸟的叫声。

④ 夜来:夜里。

悠闲自在的孟浩然

孟浩然是襄阳(今湖北省境内)人,所以人们也叫他“孟襄阳”。这是古时候对人的一种称呼方式,用老家的地名来称呼某一个人。

孟浩然晚年的时候隐居在风景优美的鹿门山(今湖北省境内)。有一天,孟浩然被窗外的鸟鸣声惊醒,这才发现原来天都已经亮了。他想起昨夜的风雨,想来那山中盛放的花朵应该被风雨吹落了许多吧。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