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春秋战国/亲近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秦楚大战,“连横”拆散“合纵”战国时期,列国林立,诸侯争霸,战事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所谓“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所谓“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
地处西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不再甘心居于一隅,便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东方;而当时,地处东方的齐国也把向中原地区扩张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处在东、西二强夹击下的韩、赵、魏三国(也被称为三晋)为了生存,不得不联合起来,并且北连燕,南接楚,以东抗齐或西抗秦,这就是“合纵”。
秦国则邀请一些政客到各国游说,要各国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这就是“连横”。
于是,一批对各国形势熟悉、又善于辞令和权术的说客应时而生,史书上称他们为“纵横家”。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曾和苏秦一起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后来,苏秦在赵国当政客,因担心秦国攻打各诸侯国,他想找一个人派往秦国为他工作,于是便派人去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当张仪来到赵国后,苏秦却故意对张仪不理不睬,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却潦倒到这种地步。张仪没料到这是苏秦的激将法,一气之下,想到各诸侯国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来到秦国后,张仪积极地为秦王出谋划策,立下了很多功劳。
当时的楚国国力不强,但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楚国联合齐国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公元前313年,秦王派张仪去楚国,劝楚国与秦国和好。
张仪到达楚国后,马上着手离间齐楚的关系。他对楚怀王说:“我们秦王所敬重的人里没有谁能超过大王的,就是我张仪,也愿意做大王的臣子;我们秦王所憎恶的人里没有谁能比得上齐王的,就是我张仪,也憎恨齐王。齐国虽然曾经和秦国联姻,然而齐国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们秦国想讨伐齐国,所以,我们秦王就不能再侍奉大王,我张仪也没法做大王的臣子了。如果大王能与齐国断关系,臣下将请求秦王把商於之地六百里地方献给楚国,并与楚国世代联姻结好。”楚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动,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面派人去齐国宣布断交,一面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接收土地。
谁知,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摔伤了脚,三个月不露面。楚怀王见土地没有到手,以为秦国嫌楚国与齐国的关系断得不够坚决,因此特派勇士前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当即与楚国断交,同时与秦国讲和修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