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童书王国需要选出一本童书去跟iPad单挑,那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五种感觉》。我相信,孩子们也会站在我这边。”
——陈小齐|双又文化
这是一座神奇的“感觉”博物馆。
这本书带领孩子抵达的深度,连iPad都无法做到……
杜莱用最鲜活的方式描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是人类最本能的五种感觉,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需要尽可能丰富体验的五种感觉。
孩子们一打开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纸上专题博物馆,在这里学习知识、互动游戏、练习想象、兴奋而刺激的表达。
《五种感觉》用100多种不同方式引导孩子们全方位体验五种感觉,并将这些感官刺激进行了虚拟或真实的解构。书中分门别类、择无旁漏地向孩子们描绘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那些感觉,同时也展现了多变的、杂糅的、打破常规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有纸上的味道、色彩的声音,有秋天的香味,有模拟牙咬的齿痕。既有具体的感觉,也有抽象的感觉,还包括了想象中的感觉、难以形容的感觉。
在杜莱创造的童书世界,孩子们被鼓励用盲人的方式靠触摸来学习字母,孩子们可以拿手指头去触摸仿真牙齿的锋利,可以练习搞笑又好玩的眼保健操,可以玩“找一找”或“猜一猜”游戏,甚至还可以从一面镜子中找到那个“quan世界zui美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144页没有一页使用相同或重复的艺术手法,整本书中弥漫着孩童的天真和游戏的乐趣。
在不止一次的专访中,杜莱充满感情地提到《五种感觉》,并屡屡给予它至高评价。“我认为是《五种感觉》是最彰显自我个性的一本书。我很少在学校用到这本书,因为它谈到的是我。这是一本与个别孩子说话的书,而不是跟一堆观众。”
【特别功能】
促进儿童感统能力,防止感统失调
视觉统合失调——常发生读书跳行,翻书错页,抄错题目或丢三落四等。学习成绩持久低下,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听觉统合失调——注意力十分不集中,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好忘事,而且是刚讲过的就没记住。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可能厌学逃学。
触觉统合失调——经常害怕受惊扰,常躁动不安,瞻前顾后,连洗头也十分恐惧。
平衡统合失调——分不清左右使鞋子穿反,分不清里外将袜子穿翻,写字时字距、行距忽大忽小,划线歪等。长久的不成功使孩子大大削弱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
本体统合失调——常表现走路顺拐,唱歌跑调,读英语时结巴等,会使孩子对这些课丧失信心。
视觉。
色彩认知。视觉器官认知。视觉工具认知。
迷宫,重影,隐形人,模模糊糊,视觉游戏,眼保健操,照镜子。
在梦中看见了什么?在黑暗中看见了什么?
听觉。
用颜色来形容鸟儿唱歌。
以及,这些声音统统都可以在纸上表现:大海的声音,苍蝇蚊子的兹兹声,乐器的声音,音乐,笑声,嘘声,漩涡的声音,雷电的声音,堵车的声音,大喊大叫的声音,静谧的声音。
嗅觉。
小心!藏着鼻屎和粑粑!
当然,还藏着花香味儿、香水味儿、红酒味儿、汽车尾气味儿,蜡烛的味儿,秋天的味儿,熊熊燃烧的味儿……
我们认识一群大鼻子和一个匹诺曹,识别出“妈妈的味道”和“宝宝的味道”。
触觉。
摁手印,织物材料,动物皮毛,冷和热,锋利,扎手,不能碰,不能摸,爱的抚摸,还有……许多处痒痒肉。
味觉。
吃!吃!吃!
除了食物、餐具、刷牙,还有“找一找”和“想一想”,以及,展示了身体的消化全过程。
第六感。
无法形容的第六感,最神奇的一章。
神奇的镜面、锯齿模切、盲文凸点、镂空工艺……你意想不到的新鲜想象和高门槛印制工艺都集合在这本神奇的书里。
人类最基本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第六感——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都凝聚在这本书中,完美呈现。
视
听
嗅
触
味
第六感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童书大咖推荐:
三川玲 | 儿童教育专家
“杜莱在《五种感觉》里面集中运用了他的所有风格。”
粲然 | 儿童阅读推广人
“重要的不是和幼儿读书,而是把书当做最好玩的游戏,带领孩子进入色香味触法的世界。杜莱的作品几乎每一本都是可以玩的魔法书。”
蔡朝阳 | 儿童教育学者
“我从来没有见过(杜莱)这么颠覆的童书。”
陈小齐 | 译者、出版人
“2015年,我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第一次见到了埃尔维•杜莱先生。当时,我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把这些童书带到中国去!这些正是中国孩子童年里缺失的那一部分!
出版人周刊(美国)
杜莱童书的走红证明,图书并不会被电子产品所取代,好玩的故事比iPad的屏幕更加吸引人。这种艺术家与读者之间达成的默契真是太奇妙了。嘘!不要说出来!
其他媒体评论
这本书通过展示一系列围绕主题展开的画作、裁剪、变化小心翼翼地呈现了所有高难度的对话。每一个主题以同样的方式引入,亮白的底色上写着“触觉”或者“听觉”,随后进入生动的个人体验。让你目不暇接、手忙脚乱。一张锯齿(小心锯齿扎手),一块哈哈镜,一张盲文字母表,什么都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乐趣所在。书里一切都是可以用来娱乐的。
我们在书中谈论“嗅觉”和“听觉”的时候会受限于书的尺寸。杜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非常可爱,他的图画都非常能激发感觉,所以这些画就像一个诱因,激励人们将这种艺术品从书中取出来,并且在真实世界中去感受。当你看着关于交通的那页时,可以坐在马路边感受;当你触摸到树木那页时,可以穿过一片树林。有很多的活动都可以伴随这本书的阅读,这是种极大的快乐。这本书适合投入其中,去探索,反复琢磨,不要有任何担心。
这本书像是一本进入艺术/设计世界的入门手册。我以前总做的(现在也做)是做一本类似“心情日记”的东西,贴上明信片、票根、相片、树叶——什么都行,真的,这些会带给我灵感,或者引起我的共鸣。你可以看见从下图看到很多示例。
杜莱可以激发写作的创造力——将一页纸当成一次提示、一个灵感。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你品尝到了什么滋味?杜莱带来快乐。我想这本书我会珍藏得更久一点。
永远无法“类型化”的杜莱,永远都有新玩意的杜莱,这些了不起的、永不过时的童书创作,仿佛在致敬伟大的童年!
读者评论: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老少皆宜,带给你对五种感官的思考。杜莱淘气般的通过形状和颜色,通过对气味和味道的暗示等等,画出了各种能引发我们感知的事物。他利用游戏和材料的剪裁展示一切,画了能展示我们官感的所有图画。这实在是感官和画作相结合的享受。他的作品还有:《当爸爸遇见妈妈》《我救了我爸爸》《我救了我妈妈》等。
——法国读者
太棒了!
就像是给一个站在艺术悬崖边的人准备的自助手册,“啊……”然后毫无悬念地,这本书把你从艺术悬崖上推了下来,掉进一团彩色的空气里——那,接下来你想玩点啥?
——美国读者
真是很喜欢!
哇塞!我原本以为再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审视五种感觉了!这本书的艺术形式是如此孩子气、如此唤起童年回忆、如此的精彩,这是一本能够反复翻阅的书。
——美国读者
埃尔维•杜莱的作品在法国被称为学龄前孩童必读之书,其充满幻梦风格的绘画带领孩童进入想象力的国度,激发孩童阅读的欲望,将阅读提升至另一层次,使它融入生活中,丰富每位孩童的心灵,进而培养起阅读的习惯。
——台湾匿名读者
杜莱引入五种感觉的方式非常生动非常精彩。儿童美术书常常不知道怎么处理、怎么表达、怎么定位这些东西。往高了讲?往低了讲?横着讲?当你谈论类似艺术这种个人色彩非常强烈的感受时,是很难把控其中的内涵的。
——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