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了小熊的帐篷“探险”之旅,故事对儿童心理的把握很到位。故事中小床代表舒适区,帐篷代表冒险,家的范围代表儿童心理上的安全边界。虽然小熊离开了舒适区,选择了很多地方搭帐篷,却始终没有离开家的安全范围。反映了这个年龄的儿童需要安全感,同时也渴望探险的心理特点。
★画面黑白的素描,精致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故事,却又妙趣横生。两只蟋蟀是小熊“冒险”之旅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盖反的被子和脚上的拖鞋,显出了爸爸妈妈装睡的狼狈;爸爸妈妈留在墙上的影子正好亲吻了小熊的相片……我们在画面中看到了浓浓的爱,有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也有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
★尊重孩子的成长,鼓励孩子的独立,在安全范围内放手,是这个故事非常珍贵的教育观。
一个夏天的夜晚,小熊因为炎热无法入睡,他决定离开闷热的小床,睡在帐篷里。在哪里搭帐篷好呢?他先后想到房间里、客厅里、露台上、屋顶上、浴缸里……可是这些地方不是有蚊子,就是有香甜的蜂蜜饼干和好美好美的星空,让他一点儿也睡不着。同时,他也不想打扰父母休息。绕了一大圈后,小熊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床。他发现小床就是一个温暖的帐篷,他睡得又香又甜。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Sannie(童书编辑 )
这个故事试图从孩子的视角,来尝试一把住帐篷的体验,结果当然还是爸爸妈妈布置的小床更舒服呀。这是一个出发—探索—回家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的结局,看似是一场白折腾,其实象征了孩子冒险之后的情感回归,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才是能带来安全感的港湾。
——管倚(本书文字作者)
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他们作为一个日渐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考,希望独立探索和实践。作为爱他们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尤其不能打断他们专注的小世界,家长可以多点耐心,躲藏起来,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探索,并得到结果。
——简妮(本书图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