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漫漫经典情丛书·艺术卷》:
伟大的天才,纠结的一生——读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
学者陈传席先生说:“古今中外天才十之八九皆疯狂、痴癫。”米开朗琪罗的疯狂和痴癫不亚于梵·高,但米开朗琪罗的疯狂和痴癫不同于梵·高的疯狂和痴癫。
米开朗琪罗的一生是无尽痛苦的一生,他的痛苦是自造的,但他无法摆脱;他爱着周遭的世界,而他又使周遭的世界敌对他;他爱着身边的人们,而他又使身边的人们成为他的仇敌;他并不贫穷,但他过着比穷人还穷困的生活;他有伟大的理想和计划,但他又不得不为一个又一个“主人”——教皇、君主做一件又一件迫不得已的工作;他期待爱情,但爱情几乎没有一天与他有缘。他的作品中,有着雄伟的力,却无柔软的爱。拉斐尔、达·芬奇都在他敌对的阵营里,他的对手布拉曼特更是陷害他,使他陷入窘境,他最好的异性朋友维多利亚曾给予过他短暂的照拂,但他把那情感只写进他的十四行诗,在雕塑中,在绘画中,他只展示雄伟的一面。他的性格当中,永远充斥着矛盾的两个面相,使他终生不得安宁。他被痛苦纠缠,他甚至由此爱上了痛苦,说“我的欢乐就是悲哀”。这一切由他自造着,似乎又无法由他把控,命运将他推向一个又一个的苦难和捉弄的瞬间,他在痛苦中捱熬着,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天才,却被淹没在那一件件被迫而作的作品中。艺术给他带来荣光,却没有给他带来欢乐,因为他说:“既非绘画,也非雕塑能够抚慰我的灵魂。”
而梵·高不同。梵·高贫苦,但他的基调是明亮的,他的绘画将他带向光明。他在画布上倾注的是内心无尽的美、欢乐与热爱,是心中流淌的诗和音乐。在画中,他平静而又愉悦,这一切盖过了他的悲苦,使他的穷困微不足道。他被美包围着,他心中展示的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明丽灿烂的世界,一个耀眼的世界。
在欧洲,在罗马,在翡冷翠,米开朗琪罗的存在太过熟悉,似乎随处都能听到他的名字,似乎随处都能看到他的痕迹,似乎他的灵魂已经散布在意大利的每一个角落,驻留在千千万万意大利人的心中。而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怎么可以度过如此黯淡、如此备受折磨的一生呢?我们能够为他做些什么呢?怀着悲悯,罗曼·罗兰在这本《米开朗琪罗传》中说:“同情,我们不要和他斤斤较量了吧。他一生所希望而没有获得的这爱情,我们给了他吧。他尝到一个人可能受到的一切苦难。他目击他的故乡沦陷。他目击意大利沦于野蛮民族之手。他目击自由之消灭。他眼见他所爱的人一个一个地逝世。他眼见艺术上的光明,一点一点地熄灭。”然而,谁也给予不了他,谁也挽救不了他。
在梅迪契家庙中的圣母像画稿旁边,他写下:“太阳的光芒耀射着世界,而我却独自在阴暗中煎熬。人皆欢乐,而我,倒在地下,浸在痛苦中,呻吟,嚎哭。”
米开朗琪罗的一生是令人同情的真正不幸的一生,他几乎没有品尝过欢乐的味道,他恋着黑夜,在身心的纠结中度过灰暗的一生。这个曾经想要雕塑整个山头的艺术家,时刻被不济的命运牵制着,他的能量无法释放到极致。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留有他气息的传世的作品,或许才挥发了他天才的万分之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