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反熵 散文
0.00     定价 ¥ 6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0689578
  • 作      者:
    胡刚刚
  • 出 版 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刚刚,测试架构师,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硕士。生于北京,现居美国。《留学生》杂志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集《边界》《珍弆》、儿童漫画集《钢珠语录》系列、英文散文集The Story of Vivi and Me。参与编写普通高中英文教材。获杜伊诺城堡国际诗歌奖、香港青年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中文学奖、广东花地文学奖等。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画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创作的“逆风成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者以理工科知识融于文学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靠记忆为根,想象为翅,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热爱文字、绘画、音乐,乃至科技的女性的情感和心灵不断飞升的旅程。书中一个个故事珍藏的记忆、一段段光影串联的成长,人生之破茧、离别与自省都是疼痛的,疼痛之后我们并未因此沮丧与憔悴,如一棵冲破樊篱的野草,更加向上地野蛮生长。这些不可抹去的印记,给人以刺痛或抚慰,困惑或收获……这些印记构成了一幅蒙太奇式的时光长卷,弥足珍贵,给人启迪,余韵悠长。“逆风成长三部曲”前两部分别为《边界》(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1年9月)《珍弆》(太白文艺出版社,2023年9月)。《边界》曾获梁实秋文学奖、海外华文著述奖,入围第四届三毛散文奖,《珍弆》曾获刘成章散文奖,入围第五届三毛散文奖,目前豆瓣评分9.6。《反熵》中收录了作者近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及获奖的作品,如《收获》科幻故事空间站、《人民日报》海外版、“祖国颂”世界华语文学作品征文散文上榜作品、北美汉新文学奖冠军作品等。胡刚刚目前出版的所有书籍均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展开
精彩书摘

反 熵

多足亚门

我年幼时无条件尊重长者,认为他们比我有知识、有阅历、有涵养。长大后,我越发觉得这个想法像苍蝇拍,不仅上面有“漏洞”,还让我吃了不少苍蝇。“年长”并非拥有人格魅力的充分条件,倒有可能成为霸凌者的利器—— 长枪舞动火焰状的马尾,打着热烈柔情的幌子,不等猎物有所察觉,冰冷的枪尖已完成将猎物身首异处的使命。

“打是亲,骂是爱。你是好苗子,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奶奶开导我的耳语中加大剂量的温柔令我不安,仿佛天平分度盘上的指针被特许额外拨动一次,随着力矩的变化,横梁在暗中倾斜,亲和爱涌向表姐,打和骂留给我。童年回忆的成分表上,每24小时内“恐惧”含量显著,在明白自己充当了家族成员之间斗争的出气筒之前,我以为我是导致妈妈与姑妈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元凶,默认不配拥有微小的友善,我唯唯诺诺地说贴心话,战战兢兢地做乖孩子,不惜预支了竭尽全力也只能间歇性摆脱讨好型人格的半生,只求换来奶奶和姑妈的认可,可惜最后换来的是更多他人的无视,还有更少的自我

认可。

“哎哟喂,我的小祖宗,这宝贝值钱着呢,你碰坏了赔得起吗?”姑妈类似轻微感冒的假声打着转儿,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阴不阳地击中我,像来去无常的闪电,吓得我一激灵,从沙发上弹起来,三步两步退到墙角。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小提琴,我着迷它旋涡状的琴头、如泉水润过的侧板和八字胡一样的音孔,强烈的陌生感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我触摸它的好奇心,可我不敢辩解。姑妈斜睃了我一眼,让表姐去隔壁屋练琴。表姐想跟我玩,我也想跟表姐玩,但姑妈的命令不容违抗。“妈妈,今天是大年二十九……”表姐跟姑妈磨叽的时候,奶奶走过来给姑妈助阵。不一会儿,表姐用这件宝贝制造出来的介于弹棉花和哭腔之间的噪声盖过了电视里动画片的声音,我不敢把音量调大,更不敢暴露百无聊赖的神态。难得拜访一次奶奶和姑妈,我不想刚进门就被赶走,因为我不想回到那个让我害怕的家。

家里,几小时前,爸爸妈妈刚结束一场激战。确切地说,父母和我被奶奶扫地出门之前的每一个春节都是我的噩梦。妈妈为了阻止爸爸给奶奶拜年使出浑身解数,我看到满屋横飞的餐具、天女散花般的碎纸屑、火腿罐头在圆木桌上砸出的凹坑、墙上抽象画风格的水渍……妈妈声嘶力竭地冲爸爸吼道:“迈出这扇门就别再回来!”我抱住爸爸的腿不让他走,但被他一把推开,摔了个屁股蹲儿,还带倒了椅子。妈妈上来连抽我几个耳光,警告我越哭,她就打得越狠。我多想让自己即刻“静音”啊,可在缺氧状态下,我无法控制地大口吸气,每吸一口就会发出更嘹亮的哭声,也会挨更重的一巴掌,直到邻居叔叔把我接到他家避难。叔叔给我摆出了好多玩具,我心神不宁,不敢触碰,只是侧耳倾听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好像疯狂拧紧大地的发条企图改良整个寒冬的咏叹调。

在我看来,鞭炮是向死而生的代表,它容纳了古老与现代、神话与科技,它的“爆炸”体现出它以“除旧布新”为导向的破釜沉舟,它的诞生只为成全驱邪式的自我毁灭。形似多足亚门节肢动物的长腰在舞台特效烟雾的烘托下段段截肢,鞭炮孤傲而坚定地完成了视觉与听觉范畴的谢幕,但人们依然知道它的存在—— 那是硫、炭等混合物燃烧后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草木知威,面对鞭炮轰天裂地的绝唱,我相信没有恶魔胆敢逗留,包括如影随形的心魔。

邻居叔叔家里遍布着我未曾体验过的慢节奏的安宁,连鞭炮声都被滤掉了饱含震慑力的低音区,我甚至能听到自己加速的心跳……无边的无助感扼住我的咽喉,结构和机能尚未完善的大脑难以辨别恐惧袭来的方向,即便抵押了全部精力,也赎不回廉价的安逸,我明白独立是自由的根底。我什么时候能徒手驱散比恶魔还要可怕的无助感呢?或者至少能把无助感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我感到自己像腐殖土中苟活的少足纲动物,柔软的感光器官被最轻量级的碎末狠狠按下,低等,软弱,迟缓,不配被生物学家命名—— 我到底要掌握多少学识、积累多少胆识,才能凑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为墨染的进阶之路铺出一个微乎其微的水分子?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反熵 1

反熵 2

闺奁 27

异调过客 46


第二章:渐变 77

渐变 78

终极穴居 88

九宫格 100

辞色撩人 111

非典型理解 116


第三章:陪自己 127

陪自己 128

碎片 141

微恙 152

并非禁欲 178


跋:摆脱控制 19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