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不可思议的宇宙任务 登陆火星 一本真实呈现 全程讲述宇宙任务的3D立体书,高清实景图片 火星知识启蒙 英国纸艺大师 全程跟踪火星载人登陆计划实施过程7-10岁
0.00     定价 ¥ 19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2605944
  • 作      者:
    [英]大卫·霍考克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关注宇宙、航天大热门,聚焦当下及未来十年全人类航天巨大工程。——大视野

   “不可思议的宇宙任务”是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导,并有多家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及国际合作伙伴(包括了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意大利航天局、澳大利亚国家航天局、英国航天局、阿联酋航天局等)参与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宇宙探秘计划,所谓的“不可思议”,绝对是实至名归。儿童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了解人类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会在无形中培养起他们的全球化视野和胸怀天下的大格局,并且学会以地球主人翁的心态去思考人类的未来,宇宙的未来。

2. 如亲历者一般,全程跟踪、体验本次“登陆火星”计划的全过程!——超过瘾

通过追述人类火星探测的历史,讲述人类以过往的火星探测成果为基础,执行本次火星登陆计划的过程。从月球出发,到达火星门户空间站,然后踏足火星,并且探索在火星上建造生存家园……文+图+3D立体页,将“登陆火星”的实施过程进行生动的、引人入胜的呈现,是一次超级过瘾的火星知识启蒙。

3.国际纸艺大师大卫·霍考克匠心制作,体验现代纸艺与尖端科技的完美结合!——很酷炫

作为一个懂孩子的艺术家,大卫·霍考克知道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也知道如何用艺术为孩子打开

通往梦想世界的大门。大卫·霍考克的立体书,往往不追求繁复、纷杂的立体变幻效果,而是喜欢着力于对重点内容的精妙呈现。这是一种体现在童书中简约的时尚,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心里留住那些真正最值得记住的东西。

4.与猎户座飞船、宇宙任务“真实载具”零距离接触!——“真”震撼

既然是航天科技的高水平,所以其中所使用的所有器械、载具,无疑都是最先进的。猎户座飞船、

火星门户空间站、火星车……每一个,都是对实体的精细化呈现,值得让孩子花时间去细细研究。启蒙值优秀,魅力不可取代!

5.3D立体效果呈现+航天知识全方位讲述,是玩耍更是阅读,有趣更有益。——涨知识

“登陆火星”计划代表了当今航天科技的高水平,为了满足孩子们对航天知识的渴求,所以本书除了着力打造3D立体效果之外,还有对于航天科技知识的详细解读,使孩子们在获得愉悦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了解到目前为止最硬核的尖端航天科技知识,并且对未来宇宙探索的趋势了然于胸。

 


展开
作者简介

大卫·霍考克

英国纸艺大师、作家、童书及青少年图书画家,曾在英国约克学习艺术,主修平面设计。他出版过很多图书,如《建造自己的乐高园之达芬奇飞行器》系列立体图书,《再现大型恐龙》系列图书,《法拉利:传奇的历史》,《达芬奇的发明》,《高迪:艺术与天才》等。电影《帕丁顿熊》中立体书也由他设计。

霍考克还成立了大卫·霍考克书业,专注于精品立体书和三维纸艺作品的研发。凭借着生动、创新、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以及丰富充实的内容,该公司在业界享有盛誉。


展开
精彩书摘

初探火星

a.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开展的“火星探测计划”,其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探明在这颗“火红”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迹象或与之相关的遗迹。为了进一步了解火星大气层的结构及其地表状况,火星轨道飞行器肩负着两项重要使命:即从火星高空收集重要的科研数据,并将火星表面上无人着陆器所发送的信息转发至“母星”地球。


b.平均算来,火星距离地球2.25亿千米,而其距离太阳则更遥远。

 

c.201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此举着眼于进一步了解火星的气候状况、地壳运动情况及其自转轴变化方式。

 

d.早在199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曾发射一颗名为“火星气候轨道器”的探测卫星,却因收到了错误指令,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近60秒进入火星轨道,从而错过了轨道运行的最佳位置,最终直接掉进了火星的大气层,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悲惨结局。

 

e.10年之后的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北极成功着陆。此行任务的主要目的包括收集火星气候数据、分析岩石样本,以及向地球发回相关图片等信息。不幸的是,尽管“凤凰”号探测器配备了强劲的太阳能电池板(理论上可供电超过一个火星年,约23个地球月),然而随着火星冬季的来临和沙尘暴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能力大幅缩减,“凤凰”号探测器最终湮没于漫天沙尘之中,永远“埋骨”在那严寒刺骨的遥远“红星”之上。

 

 

 

 

再探火星


a.2006年,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并在距离火星地表约300千米的轨道上,拍摄了大量高清照片。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表面所收集的大量信息,对人类下一步即将展开的火星探测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b.迄今为止,火星探测器已完成超过6万次围绕火星的飞行任务,每次飞行耗时约2小时。

 

c.根据火星探测器所收集的大量信息来看,在远古时代,火星表面部分地区曾出现过水分与冰雪。此外,探测器还探明了未来人类的登陆车、着陆器等设备在火星的几个可行的着陆地点。

 

d.至今仍在运行的火星探测器计划始于2002年。

 

 

e.规模巨大的耶泽洛陨石坑直径为45千米,火星探测器在此为2020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指明了一个理想的着陆地点。

 

f.肆虐于火星表面的狂风时速高达16—113千米,在其与地形的共同作用下,一系列的风成沙丘随之产生。

g.位于火星的奥林匹斯山高度接近“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3倍。图片中,山峰周边的暗色区域代表一座座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其产生原因或与火星地壳崩塌及风蚀作用有关。

 

h.研究人员发现,在火星的极寒地带,冰层被厚重的灰尘掩埋,这或许可以为未来载人探测补充必要的水资源。

 

 

 

 

1.2005—2006年,火星探测器从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

 

2.2006—2008年,火星探测器放慢飞行速度,准备进入火星轨道。

 

3.2006—2008年,火星探测器陆续向地球发回高清火星图片。

 

4.2008—2012年,火星探测器为一系列火星着陆器提供保障服务。

 

5.2012年至今,火星探测器坚守岗位,继续探测火星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