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大立人是谁?
1929 年,四川省广汉市一个叫燕道诚的农民无意间挖到了一坑的玉石器。三星堆遗址第一个时期的发掘,即始于这次偶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土坑竟“通往”几千年前的一个神秘古蜀国。
从此之后,考古学家对三星堆进行了一次次的挖掘和研究,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城墙遗址和大量的玉器、青铜器、金器和象牙等。面对这些庞大的发现,考古学家确定,三星堆在商代曾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邦,是三四千年前古蜀国文明的见证。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很多长相奇特的青铜人头像,有的高50厘米, 也有的高10多厘米,都是鼻子高大,眉毛为上扬的刀状长眉,眼睛
则是斜竖的三角大眼。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的头像呢?有人猜测,这些青铜人头像也许是各部族的首领像,后来被集中在一个神庙之中。
在这些青铜人像中,有个“青铜大立人像”十分引人注目,这是同时期世界上最高的青铜立人像,连台座一起高260.8厘米,人像部分就有180厘米,这不就是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吗?只见这名“男子”头戴莲花高冠,穿着长衫,双手握成圆环状,似乎曾握着什么东西。有人推测上面的花纹是蜀锦蜀绣的早期纹样。这尊大立人像很可能表现的是古蜀的巫师首领,或者是蜀王……
目前这些推测都还无法证实,三星堆留给我们太多的谜团。这些青铜人像究竟是谁?这个青铜大立人像双臂是要抱住什么东西?三星堆所在的古蜀王国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这些未解之谜正等着小朋友们去寻找答案。
国家宝藏
无人破解的古语—— 巴蜀图语
在三星堆出土的陶器以及青铜器上发现了一些像图画又像文字的符号。对于这些符号到底是不是文字,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争论,至今无解。这就是著名的“巴蜀图语”。多年来专家们对“巴蜀图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辨识,越来越多的学者坚信“巴蜀图语”就是古蜀人的文字,只是无人能破解其中的意思。
铜纵目面具
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了。
纵目面具一共三件,最大最怪异的一个面具额头正中有一个方孔,长刀状的眉,高挺的鹰钩鼻,大大的耳朵,眼睛像个圆柱子向外伸出来,足足有16厘米长。难怪有人叫它“千里眼”“顺风耳”。有人说,这个纵目面具其实塑造的是蜀王蚕丛的形象,因为《华阳国志》里曾记载说,古蜀王蚕丛眼睛是凸起的,后来经过艺术加工做成了这样。不过这也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真正的答案已经无从知晓。铜纵目面具今天收藏在三星堆博物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