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西安的地下到处是宝藏?
西安的当地人曾经有这样的说法:在西安盖房子挖地基,一不小心就能挖出个大宝贝。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难道西安的地下到处是宝藏吗?
西安对于中国的意义实在是非同寻常,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跨度最大。
西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那时古人类就在这里生活了,他们被称为“蓝田猿人”。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的一次发现,证明了这里曾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遗址,有完整的居住区、墓葬区以及制陶作坊区,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了,这处遗址就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只是西安丰富宝藏的一角,1974年,西安市郊外出土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约8000件,样貌栩栩如生。这让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此重见天日。在秦始皇的心目中,兵马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为了死后能和活着时一样威风凛凛,有千军万马相随,于是构建了庞大的“地下兵团”。
到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将这里作为都城,命名长安,取“长久平安”之意,直到明朝皇帝朱元璋才将“长安”改名为“西安”。
汉朝时,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往西一直延伸到了地中海沿岸,为亚欧大陆带去了丝绸、陶瓷等先进的工艺品,还完成了文学、舞蹈、绘画等艺术上的传播和融合。公元7世纪上半期到8世纪中叶,处于大唐盛世的中国广开通商口岸,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纷纷来和唐人展开贸易。
你看,西安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难怪人们会用“西安地下都是宝”的说法来比喻西安一带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址和文物遗存。
宋朝的都城开封为什么消失了?
开封做了北宋168年的都城,当时的开封繁华无比,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奇怪的是,当时《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汴京城仿佛消失了,不但如此,历史上其他王朝在此建造的都城也没有留下更多的遗址,那些古都的遗址都去了哪里呢?
开封有一首童谣向人们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原来,城市的神秘消失,和黄河的泛滥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的城市因黄河而兴建,也因为黄河的冲毁而消亡。
据史料记载,仅从1194年到1938年,黄河在开封境内决口300多次,开封15次受水患围困。一次又一次黄河的淤埋,城池、宫殿被埋藏在地下,形成了开封地下“城摞城”的奇观。与此同时,黄河里的大量泥沙淤积,使得黄河的河床不断升高,变成了比城还高“地上悬河”。这两种奇观同时出现在开封,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自然灾害,战争也给城市带来重创。据《汴围湿襟录》中记载,1642年的秋天,雨水连绵黄河大涨,李自成率军围困开封失败,一怒之下下令扒开了黄河马家口大堤,滔滔洪水冲进开封城,这一次的黄河洪流让开封遭受了灭顶之灾。
最近这些年来,考古学家正在逐步发掘古城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在开封地下十几米到三米叠压着六座城池。从下到上依次是战国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汴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你说神奇不神奇?
现在,随着科学家们的考察研究,开封城下“城摞城、路摞路、马道摞马道”的景观正在慢慢展现在世人面前。小朋友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八朝古都的古风遗址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