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激情岁月 科普人生
0.00     定价 ¥ 12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10102497
  • 作      者:
    王麦林
  • 出 版 社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精彩书摘
  《激情岁月 科普人生》:
  命名“战捷剧社”
  祝捷大会后,政治部把宣传队命名“战捷剧社”。队长董济民调走,陈滋德任社长。这时,从独一旅来了一个主力演员高萌(后改名袁乃晨,成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也是我国第一部译制片的导演,人称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之父)。
  在战捷剧社,韩强是演戏主角,我是唱歌主角。一次韩强和高萌主演话剧《军火船》,社长命我在幕边为剧情伴唱兼提词。没想到,当他们演出中忘词时,可能我提词的声音低了一些,影响了他们及时对话。话剧演完后,社长对我大发雷霆。我十分委屈,顿时泪崩。
  接下来的节目是大合唱。当歌声响起后,可能因为我的哽咽声,合唱歌声的节拍好像骤然停住了,刹那间我的意识清醒了,立即收住眼泪,恢复了状态,唱了起来,大家的歌声也随着唱响了起来。这个意外的发生,虽然只是一瞬间,观众可能也并未察觉到,可是却把我们的指挥(胡子社长)气坏了,但是他也无可奈何。
  八路军刚到冀中时,老百姓心惊胆战。当他们亲眼看见八路军在齐会一带打死很多日本兵后,都振奋了。他们开始主动为八路军服务,送饭、送瓜果,有的还要求报名参军上前线。村村都准备了马车,帮助运送伤员。在冀中,敌我力量比较悬殊,与敌作战不能硬拼,否则会吃亏,受损失。部队积极寻找机会,能消灭多少敌人就消灭多少敌人,以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这个方针后来成为第一二〇师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各部队分区域与敌人兜圈子,让敌人跟着我们转,以疲惫敌人,伺机打击其中的最弱者,在艰苦转战中争取主动。我军在冀中不同日军争一城一镇的得失,而是为消灭敌人,壮大自己。
  第一二〇师在齐会战斗取得胜利后,便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
  天天80里行军
  二支队在冀中区子牙河一带的地区打游击,我们跟着队伍天天行军。从2月到8月,冀中发大水,6个月来,每天行军都很艰难。
  行军一般每天走80里路,有时为了甩开追击的敌人,就要跑100多里。
  我们当时行军的情况是这样的:除背包外,每人要背一条7斤重的内装小米的米袋子。1940年到晋西北后,那里很穷,加上国民党经济封锁,没有粮食了,只有吃山药蛋(土豆)、野菜。后来,土豆也没有了。我们背的米袋子里装的已不是米,而是炒面,不是用白面炒的那种香喷喷的炒面,而是将谷糠和带核的酸枣一起磨成面,再经炒制而成。这种用谷糠做的炒面,就是当时的主食,八路军过的是真正吃糠咽菜的日子。生活如此艰苦,但是大家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个人产生思想动摇,依旧整天高高兴兴、意气风发。
  行军中,我除了背一个米袋子,还比别人多背两样东西——钢板和铁笔。领导认为我的字写得较好,常常让我在蜡纸上刻写一些歌篇、剧本、演出简报及宣传材料等,以供油印后派发。于是钢板和铁笔,就成了我宝贵的“随身武器”。
  因为我是副班长,行军时要走在我们班的最后面,俗称“殿后”。每当遇有身体不适的同志走不动了,或有什么问题时,殿后的我就要抢下战友的米袋子,背在自己的身上,以减轻战友的负担,有时要多背两个米袋子。
  冀中区是个大平原,在行军中最让女同志为难的是解小便的问题。一路上一马平川,没有厕所,也没有任何遮拦。这对男同志不是问题,对女同志就难了!最初,这支部队只有袁光轩和我两个女同志,她一个人不可能把我遮挡住。怎么办?我只好硬憋,憋不住,就尿到了裤子里,这种事不止一次,我生性羞涩,不敢对别人说。再后来女同志多了,有3个人围挡,相当于三面墙,小便问题就勉强解决了。
  冀中大平原一望无际,部队行军、运送物资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冀中区的群众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带领老百姓挖了许多四通八达的交通沟。这种交通沟深2米,一人高,宽度足能通过一辆大马车。我们在这种交通沟中行军,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了。休息时,身体在沟中的一侧一靠,挺舒服的。
  夜行军
  最初是白天行军,不久转为夜间行军。夜行军时,大家最初都不习惯,不少人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睡着走路,总是跑偏,一旦走出队伍,便会被人拉回来,我就曾是其中的一个。后来习惯了就不困了,人也变得有精神了。
  夜行军,一般在晚饭后出发,要走一整夜。黎明前在天蒙蒙亮时宿营,那时没有军营,我们都是住宿在老百姓家。
  先遣队负责先到宿营地的老乡家号房子,部队到达后,便按照先遣队的分配,分别住进老乡家。大家先帮老乡挑水、扫院子,然后洗脚(行军后必须用热水洗脚)、吃早饭、睡觉;下午学习、排练节目;16点左右吃晚饭,之后抓紧时间为老百姓演出;18点后部队出发,开始夜行军。
  我们当时演出的节目,除每次必有歌咏和舞蹈外,戏剧有《军火船》《顺民》《三姐妹的苦难》,歌剧《我们是八路军》等。
  部队出发前,大家都要把老乡家的房屋内外收拾打扫得干净利落,给水缸挑满水;出发后,有纪律检查组到老乡家中检查,是否把庭院打扫干净了,水缸里的水是否是满的,是否有人违反纪律,是否有人打破了东西没有赔或借了东西没有还,若有,便给予赔偿和道歉。军爱民,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八路军的一贯作风和优良传统。
  我们夜行晓宿,有效地避开了敌人。往往我们才离开一个地方,敌人就尾随到了,虽说危险,但这种与敌人反复周旋的游击战,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是保存实力、打击敌人的制胜法宝。
  ……
展开
目录
军旅生涯
爱国少年
我的家
我的学校
日寇铁蹄下的北平
在老家
民运干部
我的父亲
雄县妇救会
民运干部学校
志愿入党
视察民运工作
八路军战士
二支队战捷剧社
三五八旅战火剧社
晋西北长途行军
晋西北党校
文化教员
宣传文娱干事
俄文学员
延安俄文学校
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
艰苦的学习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结婚
快乐幸福的四年
航校骨干
奔赴东北
建成航校
我的航校岁月
空军翻译
回到阔别10年的北平
军委航空局
翻译《飞行条令》
翻译科科长
俄语学院进修
科普工作
科普新兵
《知识就是力量》编辑室主任
党的领导小组组长
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
重建的科学普及出版社
爱上科普工作
遗憾的事
“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
“五七”干校
中国科学院科协办公室
组织科学家与青少年见面活动
代表中央领导看望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
中国科协普及部副部长
召开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
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奉命看望科普作家叶永烈
首届全国科普美术展览
……

继续战斗
麦林文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