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民说·重现发现中国·街巷之间:城市治理脉络再发现
0.00     定价 ¥ 12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878830
  • 作      者:
    张雪霖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关于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的学术随笔集,作者通过多年来的实地调研,细致考察了城市治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2.所论涉及城市网格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市长热线、高空抛物等问题,时代感强、问题意识明晰。

3.论述均结合了生动鲜活的实例,行文质朴,可读性强。

4.每个城市居民对生活在城市中均有切身的体验,本书所涉论题贴近大众,易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编辑推荐

■  素材丰富扎实,以大量的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论述依据

作者于城市治理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田野经验。本书所载案例均为作者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地调研的第一手材料,内容鲜活可感且接地气。作者结合各种材料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治理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条理清晰,客观而周全。

■  论题贴近民众生活,富有日常生活气息

本书所处理的问题均围绕城市居民的日常处境展开,如业主如何维权、城管与摊贩的互动、12345市长热线等,所论多植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从表层现象溯源,鞭辟入里地剖析问题之根本。

■  以城市治理折射中国现代的变迁历程,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放缓,人们的视角开始从不断向外扩张的城市边界转移到城市内部浮现出的问题,城市治理面临哪些困境,迎来哪些机遇?基层的机制和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作者在书中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论述。本书以“街巷之间”为着眼点,为读者理解变化中的城市、变化中的中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文风质朴、逻辑自洽,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雪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城市与乡村社会调查,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治理。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城市基层组织逐渐成为中国城市治理体系的特色,更成为理解我国城市社会秩序运转的关键切入口。

  在本书中,作者充分利用在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社区街道获得的田野经验,记述了我国城市街道、社区以及居委会工作现状,进一步剖析目前存在的“城市治理”问题,就如何激活居民自治、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形成有效互动的论题展开充分探讨。借此观察与研究,希望能够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这对于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12345市长热线的运行逻辑及治理挑战

 

 

 

 

一 、背景介绍

 

随着群众对城市生活品质需求以及政府管理服务水平要求  的提升,中央对民生与社会治理问题日益重视,而城市政府为  赢得新一轮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竞赛,也在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形  象与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营商环境。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城市管理进入提档升级的新发展阶段。正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2345市长热线(也称市民服务热线或政务  服务热线)应运而生。12345市长热线是由于各条线部门的政务  服务热线过多,为方便市民记忆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国各  省市纷纷整合各条线服务热线,统一接入12345市长热线平台, 再通过12345市长热线中心根据市民诉求进行派单和转接而形成  的热线。各城市政府启用12345市长热线的时间与重视的程度有  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是对其越来越重视。

虽然由于上级政府的重视,以及12345市长热线对市民诉求  的回应快和效率高,大量诉求流向12345市长热线,但与此同时, 还可能产生大量无理诉求,增加行政运行成本。因此,如何在  监督基层政府积极治理与有效识别无理诉求之间取得平衡,是12345市长热线高效可持续运行要应对的核心主题之一。南京市 早在2010年12月28日即正式开通12345市长热线,经过近十年 的运行,取得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同时,得益于南京市政府的 重视,12345市长热线逐渐演化为地方治理转型创新的抓手与城 市治理的综合性平台。下面笔者就以南京市12345市长热线的运 行机制为例,分析其功能、机制以及运行中面临的难题。



展开
目录

代 序

中英城市空间与治理的差异 / 1

第一部分 城市政治

邻里交往、社区参与和社会资本 / 11

城市市民居住的政治 / 19

陌生人社会的纠纷及其治理 / 23

城乡社会交往与社会信任机制的差异 / 31

居住政治:市场化改革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造 / 36

规划设计师与城市社区微更新 / 43

 

第二部分 街道革新

“条块”矛盾与整体性治理 / 51

街道改革的方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56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海市委“一号课题”/ 64

城市基层社会的梯度化治理机制 / 72

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责任体系的重构 / 82

12345 市长热线的运行逻辑及治理挑战 / 91

社区空间的违建执法困境 / 103

城管与摊贩 / 108

 

第三部分 社区治理

多数人治理转型下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 / 119

干群联系机制:居委会干部如何入户? / 126

稳定与流变: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 / 132

错位与补位:居民委员制度的探索 / 138

复合型治理:居委会行政、自治、服务功能的融合 / 147

城市社区微更新、居民自治与制度化民主治理转型 / 166

 

第四部分 物业管理

“红色物业”与直管房小区物业管理 / 175

利益密集型小区的业委会选举 / 185

业主自治:从维权走向治理 / 205

业委会主任联谊会:业主自治能力的培训场 / 219

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 248

老旧小区的准物业管理制度探索 / 258

代理人失灵:失衡的物业治理结构 / 273

社区“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再认识 / 289

第五部分 社会组织

弄管会:小微空间的社会治理 / 303

高空抛物的社会性治理 / 315

有限政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边界 / 318

城市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与社会组织的限度 / 327

分配正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再认识 / 341

警惕社会工作弱化群众工作 / 3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