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腹部疾病影像征象及危急值
0.00     定价 ¥ 9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816573
  • 作      者:
    王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为了提高影像科医师及临床医师对腹部影像检查征象及危急值项目的认识,《腹部疾病影像征象及危急值》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内容涵盖了X线、CT和MRI等多种常用影像技术的图像阅读、数据测量及报告描述等重要基础知识,详细列出了位于腹部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影像检查中常见的危急值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消化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腹腔器官破裂和腹腔内动脉血管栓塞等。每个危急值项目均包括了“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典型病例、诊断报告中应提示的内容、临床医师需要了解的内容”五个方面。此外,《腹部疾病影像征象及危急值》所附的大量病例分析,是各位编者精心挑选的典型病例,并对病变部位进行了详细的标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危急值识别技巧。
展开
精彩书摘
**章腹部图像阅读及重要数值
  **节消化系统图像阅读及重要数值
  一、消化系统X线检查基础知识
  (一)胃
  胃分为胃底、胃体和胃窦三部分。贲门开口上缘水平线以上部分为胃底。胃底至角切迹为胃体,内缘为胃小弯侧,外缘为胃大弯侧,胃小弯转角处称为角切迹,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称为胃窦。幽门括约肌处于幽门管深面,幽门管末端与十二指肠起始处相连通(图1-1-1)。
  胃的形态根据立位钡剂造影表现可分为4型:鱼钩型(等张型)、牛角型(高张型)、无力型(低张型)和瀑布型(图1-1-2)。
  (二)小肠
  钡剂造影检查中为了描述方便,将小肠分为6组: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肠袢、空肠下段肠袢、回肠上段肠袢、回肠中段肠袢、回肠下段肠袢。十二指肠肠*呈“C”形,十二指肠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个部分,球部接幽门管,升部下端接空肠上段。十二指肠球部呈三角形或球形,黏膜皱襞呈纵行排列如羽毛状。空肠黏膜皱襞呈羽毛状,回肠黏膜皱襞稀且细,其末节黏膜呈纵行排列(图1-1-3)。
  (三)结、直肠及阑尾
  气钡双重造影可见结肠壁呈很多分节状排列的囊状膨出,为结肠袋。降结肠以下结肠袋不明显,可见到横行和纵行的黏膜皱襞(图1-1-4)。阑尾充钡剂后呈边缘光滑、粗细均匀的条状高密度影。
  (四)肝
  X线平片除可发现肝内胆管积气和肝内高密度钙化病变(肝内胆管结石、炎性和肿瘤性钙化灶)外,对其他绝大多数肝内病变的检查并无价值。
  (五)胆道
  常用的X线造影检查包括经皮穿刺肝胆道成像(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PTC)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图1-1-5)。造影显示的正常胆囊为卵圆形或者梨形,包括底部、体部、颈部和管部。正常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分布,由粗到细分别形成肝左管、肝右管,再汇合成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后向下延伸为胆总管。
  (六)胰腺及脾
  X线平片上胰腺及脾与周围器官缺乏自然对比,不能显示(图1-1-6)。
  二、消化系统CT检查基础知识
  (一)胃
  胃充分充盈的CT图像上显示胃壁厚度均匀,胃壁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5cm(图1-1-7)。充盈不足时,胃壁厚度≥1.0cm。
  (二)小肠
  小肠在腹腔内游离分布,正常充盈良好的小肠肠腔宽度不超过3cm,肠壁厚度不超过0.3cm。通常空肠位于左上腹,回肠位于右下腹(图1-1-8)。十二指肠上接胃窦,向下绕过胰头及钩突,水平段横过中线,走行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之间。
  (三)结肠、直肠及阑尾
  结肠和直肠肠壁厚度一般小于0.5cm。升结肠和降结肠在腹膜后两侧,位置较固定。横结肠位置变化较大,痩弱者可位于盆腔内。直肠壶腹部位于盆腔出口正中水平,位置较固定。阑尾位于右髂窝内,阑尾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
  (四)肝
  正常肝呈禊形,右叶厚而大,向左逐渐变小、变薄。根据Cornnaud法可将肝脏分为8段:尾状叶(1段)、左外叶上段(:0段)、左外叶下段(H段)、左内叶段)、右前叶下段(V段)、右后叶下段段)、右后叶上段(W段)和右前叶上段(珊段)(图1-1-9)。
  肝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的器官,前者血供约占25%,后者血供约占75%。肝平扫显示为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影,密度高于同层脾脏和胰腺。增强扫描:①动脉期,肝实质密度与CT平扫相似,肝动脉密度显著增高,门静脉密度轻度增高,肝静脉无强化;②门静脉期,肝实质和门静脉明显强化,肝内门静脉密度高于肝实质,肝静脉也可强化;③平衡期,肝实质仍然明显强化(图1-1-10)。
  (五)胆道
  胆囊呈卵圆形或圆形,密度均匀,位于胆囊窝内(图1-1-11)。分为胆囊底、体、颈、管四部分。胆囊壁光滑,厚薄均匀,厚度0.1~0.2cm,增强扫描密度增高。肝左管、肝右管汇合而成的肝总管直径0.4~0.6cm。肝总管逐渐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直径0.6~0.8cmo
展开
目录
目录
**章 腹部图像阅读及重要数值1
**节 消化系统图像阅读及重要数值 1
一、消化系统X线检查基础知识 1
二、消化系统CT检查基础知识 4
三、消化系统MRI检查基础知识 8
四、消化系统重要测量数据 12
第二节 泌尿系统图像阅读及重要数值 13
一、泌尿系统X线检查基础知识 13
二、泌尿系统CT检查基础知识 16
三、泌尿系统MRI检查基础知识 18
四、泌尿系统重要测量数据 20
第三节 生殖系统图像阅读及重要数值 20
一、男性生殖系统 20
二、女性生殖系统 23
第二章 腹部典型危急值 26
**节 消化系统典型危急值 26
一、胃肠道穿孔 26
二、绞窄性肠梗阻 31
三、肠套叠 35
四、乙状结肠扭转 39
五、消化道异物 43
六、急性胆道梗阻 47
七、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伴穿孔 51
八、肝破裂出血 53
九、脾破裂出血 57
十、胰腺破裂出血 60
十一、外伤性肠破裂 63
十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67
十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70
十四、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74
十五、门静脉栓塞 77
十六、门静脉炎 80
十七、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83
十八、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87
第二节 泌尿系统典型危急值 90
一、肾破裂出血 90
二、肾梗死 94
三、尿道异物 99
四、男性尿道损伤 101
五、膀胱破裂 105
第三节 生殖系统典型危急值 109
一、睾丸扭转 109
二、睾丸破裂 112
三、卵巢扭转 115
四、子宫肌瘤蒂扭转 118
五、异位妊娠破裂 1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