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引发了一系列城市水问题。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探索一种适应西北干旱地区特点的城市建设模式,对于提高城市的生态韧性和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其核心理念是模拟自然水循环过程,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自2021年成为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以来,积极探索适应当地本底条件的建设模式,形成了特色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本书旨在系统地介绍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理念、实践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干旱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共分为5个篇、18章。第1个篇章为背景,梳理城市特征、自然本底、资源禀赋,以及因水而生的城市问题和发展需求,阐述如何以打造西北“绿洲”海绵城市典范为愿景,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工作。第2个篇章为顶层设计,介绍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引领和系统方案,论述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保障规划先行、有效传导和实施。第3个篇章为体制机制,聚焦海绵城市建设中建立的组织架构、政策法规和地方标准。第4个篇章为项目实施,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以及在水资源利用、水系治理、公园绿地、建筑小区、管控平台和创新研究方面的典型案例。第5个篇章为成效与经验,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及经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