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眼中的雕塑史(套装2册)
0.00     定价 ¥ 156.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4622454
  • 作      者:
    梁思成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建筑史》

原著通校版

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中国建筑史学开拓与奠基之书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全面梳理

系统阐述中国古代建筑从起源到发展、从兴盛到衰落的演变

梁启超之子、国徽设计者、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经典之作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雕塑史》

·中华民族雕塑艺术的5000年变迁史,让雕塑诉说中国历史

·每一处遗址皆为文化景观,带你开启赏析古建雕塑文化之旅

·雅俗共赏的经典文本,兼备学理严谨性与叙述通俗性

·一本文明传承启示录——通过雕塑艺术兴衰映射中华文明进程,为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提供历史镜鉴与创新思路

·一场东西方艺术对话——对比希腊、印度等雕塑传统,凸显中国雕塑写意精神与线条美学之独特性。


展开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宋营造法式图注》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建筑史》是梁启超之子、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的经典力作,亦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之作。本书以专业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巢居到明清巅峰的千年演变,不仅详尽解析了木构体系、斗拱飞檐等建筑技艺的精妙,更将建筑置于文化语境中,揭示其背后蕴含的居住艺术、礼制思想与生活哲学。作为国徽设计者,梁思成以艺术家的敏锐捕捉建筑的美学特质,以学者的严谨考据建筑的历史脉络,生动展现了宫殿、民居、园林等建筑类型如何承载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书中既有对建筑形制的科学阐述,亦有对建筑与文明关系的深刻洞察,堪称一部凝固的文明史诗。读者不仅能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更能通过建筑的兴衰变迁,窥见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基因,是一部兼具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文化巨著。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雕塑史》

本书根据梁思成先生1930年在东北大学授课时所用讲义整理而成。讲义成稿时作者尚未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而且当时内的考古工作刚刚展开,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相关资料较为欠缺,所以文中实例多引自外国学者的书籍或国外博物馆藏品。原稿言简意赅,仅有文字。本社在编辑过程中,根据内容适当选配了一些图片,仅供读者参考。

本书提纲挈领地归纳梳理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是那些想要快速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读者的必备入门指南。


展开
精彩书评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思成

英国学者 李约瑟|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美国学者 费正清|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

新华社|回望并纪念梁思成的一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那个时代,更是为了探索建筑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
目录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建筑史》

代序: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 上古时期

第一节:上古

第二节:春秋战国

第三节:秦

第三章 两汉

第一节: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汉代实物

第三节: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

第一节: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隋、唐实物

第三节:隋、唐之建筑特征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

第一节: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第七节: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七章 元、明、清

第一节: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元代实物

第三节:明代实物

第四节:清代实物

第五节: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八章 结尾

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梁思成眼中的中国雕塑史》

01 序

001 第一章 上古

007 第二章 三代——夏

013 第三章 三代——商

021 第四章 三代——周

035 第五章 秦

039 第六章 两汉

069 第七章 三国、两晋

077 第八章 南北朝——南朝

089 第九章 南北朝——北朝

123 第十章 隋

141 第十一章 唐

177 第十二章 宋

189 第十三章 元、明、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