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套索
0.00     定价 ¥ 7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7861652
  • 作      者:
    宋远升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套索》以传统笔法讲述了出身贫寒却心怀梦想的主人公柯力拾勇闯关东,历经磨难,成为考古研究院院长,又因一系列事情意识到人生的追求越多,人就受限越多的故事。本书以主人公及其弟子的考古工作作为一条主线,以文学化的方式对考古工作进行描述。同时,本书不仅有甜蜜和苦涩交织的爱情,也有真挚且难以忘怀的亲情,更深度关注人老后的生存困境等重要的现实问题,巧妙地将传奇色彩与象征意义融为一体,以平实文字叙出深邃哲理,是一本文学佳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宋远升,山东临沂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比利时根特大学L.L.M、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专家顾问。作家、诗人。
出版法学专著18本,在全国各大法学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法学代表著作即“法律职业主体系列丛书”,主要包括:《法官论》、《检察官论》、《律师论》、《法学教授论》、《警察论》、《立法者论》等。
文学代表作包括:《流年旧事》、《夜行的灯火》、《卧云先生浮生古词记》、《人道沉思录》、《长生记》、《我是一个异乡人》。
宋远升是当代由私营煤矿挖煤工人成为法学教授的第一人,被称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的现实版。曾被上海电视台、安徽卫视、《大众日报》、《扬子晚报》、《知音》杂志、“中国网”、“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国内主要媒体广泛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追逐、得到、失去、回归的书。
柯力拾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一样出身贫困,但积极寻求生活的出路。他修建水库,去大兴安岭伐木,因一次偶遇,得到了去考古研究院的机会,继而奋发读书考取考古专业研究生,从而实现人生跃迁。但在职业生涯中汲汲营营,却让他逐渐迷失自我,几乎失去所有。围绕柯力拾,他的四个徒弟等一众人物也在人生海中起落与得失,共同组成一幅现实群像图。
脚步的方向,是否是内心真正的渴望?在不停歇的人生路上,欲望的套索牵制住他们,使之不得自由。当他们经历浮沉,蓦然回首,却撞见在紫藤套索上,在那夜冷冷露水里,旁逸出的那片孤独、巨大、单薄的绿色叶子。
在“平凡的世界”中奋力追逐,又在功成名就的“围城”中挣扎,名利、疾病、衰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那抹套索边意外的绿色,就像最初从大兴安岭吹来的森然之风,引领着他们挣脱层层桎梏,回归精神的栖息之所。
展开
精彩书摘

吴有期第一次进入这座荒废的院子见柯力拾时,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宫。不过,后来他更为确切的感受是,进入了一个套索之中。这个外表有些荒凉的院落,里面巷道曲折循环,两边破旧的建筑林立,乍一进来,不知方向,也不知最后通往哪里。这个院落很大,里面的道路像驴的肠子一样弯曲,只是留了一个圆拱形的开口,就在入口那里。
本来这座荒废的精神病院的外面,就是考古研究院的主道,那里人来人往。来往的主体是学生,特别是在放学的时间,那里简直是人头攒动。不过,这个废旧的院落却冷清异常,仿佛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座院中院,是一座在考古研究院的大院里面的精神病院。不过,精神病院在吴有期到考古研究院学习时就已经关闭了。
这座精神病院好像是整个建筑物群落中被抛弃的那个部分。当初可能是为了防止里面的精神病人逃跑,才故意弄成套索般的模样。这里给人一种特殊的寓意,那就是,进来以后就很难出去。
特别是在精神病院废弃后,入口处没有标识,如果没有考古研究院大门口的保安或者其他熟悉的人指引,就是入门也困难。人进来以后,感受也不好,越走越荒凉,这种荒凉可以一直蔓延到心里去。特别是吴有期单独一人进来的时候,他的眼和心都会恐慌。他好像进入了一部恐怖电影,一不小心,脸上还可能会粘上横跨街道两边的蛛丝,它们如同柔软的触角一样黏黏地附在他的头脸上,阴魂不散地缠着他,这更加重了他的恐慌心理,也使他走得更快一些。
即便在夏天草木最茂盛的时候,这片建筑中的道路上也会有枯叶瘫倒在地上,风大的时候它们才挪动一下身子,走过时不小心踩上去,它们会发出骨骼折断的声音,这更增加了这座建筑的幽深。里面建筑间的道路有种逼仄的窒息感。即使到了最后要去的地方,也会感觉进入了一个套索般的陷阱——给人一种压抑的警醒感:难道被套住了?
这座精神病院后来不知为什么关门了。到底是因为这座考古研究院把精神病院请出去了?还是因为精神病人不够用了?反正是这座飘荡着诡异气息的精神病院关门大吉了。
在精神病院那些老旧的院墙上,画着一些不知什么意思的符号,这可能是以前的精神病人留下的。它们好似不是人间的符号,并不太显眼,如果太显眼的话会被人清理掉,都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但是,这些符号渗透出的那种神秘的力量却不容忽视,即使过了很多年,这种力量也没有变弱。这些符号以人形符号为主,这从符号的脚就能够看出来。脚倒是没有什么特色,符号的头却是各种各样,有的头上画着一条绳子——也许是蛇,最终解释权归画符号的人——有的头上戴着三角形、方形的物体,和外星人一样。对于这些符号,一般人不会多注意,但是,能够注意到这些符号的人,可能也是那些内心或者情绪不同寻常的人,他们也不敢多看,怕看多了被吸进去,谁知道这些弯弯曲曲的符号能把人领到哪里去。当然,这里除了人形符号外,还有的像树林里的枝杈,弯弯曲曲,如同互相交叉的天线。至于这些天线到底通往哪里,最终传达什么信息,则取决于观看者的敏感性,或者说与一种奇异之地的相通性。
这座精神病院的人都搬出去了。但是,这里还笼罩着精神病的气息。特别当人进入其中时,这种气息对人的影响不仅是心理上的,也是身体上的。不过,等出了这座废弃的精神病院,到了相邻的考古研究院主道上时,吴有期就感觉好多了。
在朱明晨精神病发作后,吴有期就听说朱明晨母亲来过考古研究院大门口的这条主道。有同事曾看见一个年老的女人,头发黑白相间,如同山坡上有雪刚落下不久,没有覆盖全山,间或露出一些青黑色的土层。她的眼神不知是哪个年代的,幽深如同精神病院废弃建筑的巷道。她坚持要在那个精神病院住下,保安哪能同意,就在那里拦着她。于是,一个老太婆和几个保安形成了一种力量悬殊的对峙。老太婆见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就另辟蹊径,看到考古研究院的大巴出去考察,里面坐着不少研究院的人员,就趁着大巴车出大门速度放慢的工夫,躺在大巴车前面,也就是考古研究院的主道上,坚决不让大巴车开走。大巴车上一个资历老且机智的人就下车劝老太太:“阿姨,我们有急事要出门,你能不能先挪开一点儿,后面还有好几辆车子可以拦。”
老太太说:“我就是看你们这辆车不顺眼,就是你们单位的领导让我儿子疯了,拦住你们就对了。”
那个资历老的研究员说:“你拦住我们也没有用啊,我们和你儿子朱明晨老师一样都是一般人员,你去那座小楼找我们的柯院长吧,他是领导,有办法。你就一直躺在地板上,不解决问题就躺着,绝对有用。”大巴车里有人在捂着嘴窃笑。接着,那位研究员用手指了指远处那座两层的小楼。上午的太阳还未升高,那座小楼屋顶陈旧的琉璃瓦闪着暗红色的光,显得有些有气无力。
老太太的精神好像受了刺激,不过看起来也不是特别严重。她一想也对,当即就转换了念头,连铺盖也没有收,就直接奔向那座红色的院长楼,进了院长古色古香的办公室,躺在了那个有些历史的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废弃的精神病院
第二章 冰火交加的开始
第三章 每一步都标明了价格
第四章 东北风雪之歌
第五章 救人者救己
第六章 突围的契机
第七章 归路何处
第八章 竞争开始
第九章 过去的渊源
第十章 四个研究生
第十一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
第十二章 防空洞宾馆
第十三章 进人风波
第十四章 赵四是个能人
第十五章 小县城里的大考古
第十六章 父亲啊父亲
第十七章 儿子啊儿子
第十八章 叔叔啊叔叔
第十九章 衰老是一座监狱
第二十章 自救与他救
第二十一章 精神病院里的恋爱
第二十二章 离婚记
第二十三章 河边的宾馆
第二十四章 失意人
第二十五章 谁是告发者
第二十六章 孤立
第二十七章 回归家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