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神农架大型野生真菌资源总论
一、神农架自然环境状况
神农架,面积约为3253km2,作为全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东接襄阳市保康县,西临重庆市巫山县和巫溪县,南濒宜昌市兴山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北靠十堰市竹山县和房县。神农架地貌骨架在印支运动末期和燕山运动初期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大面积的倾斜。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导致部分地域残留了冰川地貌,致使神农架境内地貌复杂多变,主要包括构造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剥蚀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四种地貌单元。神农架特殊的地貌结构C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如磷矿、铜矿、铁矿和建筑石料等。神农架*特的地质结构衍生出发达的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317条,有着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四大流域,沿渡河、香溪河两条水系汇人长江,堵河、南河两条水系流人汉江,神农架是湖北省内长江与汉江的**级分水岭。
神农架,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境内山峰海拔为398-3105m,其中有32座山峰海拔达到2500m以上,有6座海拔3000m以上的山峰。*高峰为神农顶,海拔为3105.4m,被誉为“华中屋脊”。神农架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深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全年80%的时间盛行东南风,因而夏季湿润多雨而冬季温和少雨。神农架全年日照时数达1858.3h,全年辐射为103.7kcal/m2,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少,年均气温因海拔不同相差很大,海拔每增加100m温度降低1T,年均气温为12t(Ding et al.,2015;马明哲等,2017)。神农架年降水量为800-2500mm,年均降水达2000mm以上,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神农架春夏之际常有冰霜发生,一般9月底至次年4月底为冰霜期。神农架境内平均年蒸发量为500-800mm,干旱指数0.50-0.53。神农架*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系统、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泥炭藓湿地生态系统。其中,享誉盛名的大九湖位于高山平原,具有“地球之肾”所倚的典型的泥炭藓湿地特征,因而被称为湖北的“呼伦贝尔”和“神农江南”。神农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山山水水、林林草草和湖沼沟壑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备受全世界的关注。
神农架主要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亚高山灌丛和亚高山草甸。神农架已探明的高等维管束植物有193科1113属375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6种(廖明尧,2017;陈伟,2024),如光叶珙桐、珙桐、连香树、香果树和水青树等;有鄂西特色植物达42种,如香草、红坪杏、绣线菊、玉山竹、巴东木莲、银杏、红豆杉、水杉和汉白杨等。神农架药用植物有1800多种,包括何*乌、黄精、枸杞、茯苓和熟地黄等,因而以“天然药园”驰名中外。神农架有报道的脊椎动物达493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57.5%,其中,哺乳纲7目22科75种,鸟纲16目48科308种,爬行纲2目8科27属40种,两栖纲2目7科23种,鱼纲4目10科32属47种,其种数分别占湖北省同类生物总数的61.9%、71.5%、68.9%、50.0%和23.4%。神农架有丰富的昆虫资源,已报道共计28目157科4143种。神农架特色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金丝猴、白冠长尾雉、金雕、大貌、巫山北貌、尖吻蝮和白头蝰等,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此外,在神农架先后发现了30多种白化动物,如白林麝、白鬣羚、白蛇和白熊等(李春旺等,2020)。神农架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为这些特色动植物提供了舒适的栖息环境,进而丰富了神农架生物多样性。
神农架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而且有特殊的微生物多样性,已探明有地衣等菌类共927种。目前研究人员正探究病毒、古菌、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在土壤和水体里的分布情况,明晰这些微生物在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解析它们在维持神农架碳收支平衡中扮演的角色。其中,神农架大型真菌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其可食用和可药用,还因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神农架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鲜有报道,亟待调查并汇编出神农架大型真菌图鉴,为神农架大型真菌的有效保护奠定理论基础,为其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神农架大型野生真菌种类概述
大型真菌,泛指广义的蘑菇或蕈菌,是菌物中能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的一类真菌。大型真菌子实体或菌核通常肉眼可见,其孢子或菌丝体等无性生殖元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大型真菌大多数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和黏菌门。大型真菌多生长在腐木和枯叶等基质上以及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里,少数生长在活体植物的体表间隙。大型真菌可分为食用菌、药用菌和毒菌等。食用菌包括香菇、茶树菇、草菇和金针菇等;药用菌包括蝉花虫草、冬虫夏草、灵芝和云芝等;毒菌包括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和毒粉褶菌等。这些食用和药用大型真菌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包括探寻新种、人工培养、遗传改造和提取活性物质等。
神农架的崇山峻岭、密林深草和沟壑坑洞间广泛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大型真菌。本团队于2017年7月至2023年8月进行了6年的野外采集、拍摄和鉴定工作,综合形态学鉴定、遗传发育分析和权威专家指导,明晰了548种大型真菌物种。按照D/cto歷:(《菌物字典》第10版;Kirk et al.,2008)的分类体系,并结合近年新发表的科学文献,我们对本书中548种菌物的分类地位及名称进行了查证和整理。在同一分类等级中,各分类单元按拉丁名的顺序排序;在同一种菌物学名的排序上,将目前广泛应用且列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或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的学名排在**位,其他列举1-2个学名作为曾用名按命名时间顺序排序。
已鉴定的548种神农架大型真菌,分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黏菌门的9纲28目75科188属(图1)。子囊菌门包括8目,即格孢菌目、地舌菌目、柔膜菌目、锤舌菌目、斑病盘菌目、盘菌目、肉座菌目和炭角菌目。担子菌门包括19目,即蘑菇目、木耳目、牛肝菌目、鸡油菌目、伏革菌目、地星目、褐褶菌目、钉菇目、镑革菌目、马勃菌目、硬皮马勃目、鸟巢菌目、鬼笔目、多孔菌目、红菇目、蜡壳耳目、革菌目、花耳目和银耳目。黏菌门包括无丝菌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