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点酥娘》:
耶律浚道:“苏博士,久闻您大名,如雷贯耳啊。不知各位到黄河之滨,是来游玩的吗?”
苏轼拱手道:“回大王,子瞻与王贤弟久不见种将军,甚是想念,得知种将军在此驻兵,遂相约来探望。”
琼儿、耶律浚都知道自大宋太祖起,就一直重文抑武,文官武将来往不多,不知苏轼为何和种师道这样熟悉。苏轼仿佛看出了二人心思:“子瞻在凤翔府主办差事便是为我朝将领攻打西夏调度粮草,因此得以与种将军熟识。子瞻一直钦佩种家军忠烈几代,所以常有走动,这次是公务加探望。”
这话倒是不差。种家五代从军,英雄辈出,先后有几十人战死沙场,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间也处处流传种家军的传说。苏轼虽是文人,但一向侠肝义胆、仗义执言,两人相交,是最自然不过的。灵瑶口中的“你伯伯”就是指的种师道的伯父种衡将军。
王巩问:“大王这是为大辽皇帝娶妃?”耶律浚面色凝重地点头,一旁的琼儿也郁郁低下头去。苏轼看两人神色便明白了几分:“近年来,西夏与我大宋纷争不断,梁太后这是使的美人计啊!不过在下早听说大辽皇太子聪慧贤明、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大辽与我大宋素来交好,自澶渊之盟后辽宋即亲如兄弟,不再言战,我想大王对我大宋,自有自己的测度。”
耶律浚听后点点头。王巩转向琼儿拱手:“敢问公主芳名?我今日和子瞻还说起李公麟兄画的《维摩诘图》,人物绝艳无双,没想到今天就见着天女本尊了,定国自幼便喜绘画,定国想以公主为形象来摹画,不知可好?”
琼儿看他说得认真,正不知如何作答,苏轼笑笑:“我这定国弟可是个大才子,不仅善写,还善画,他大约从未见过像公主这般美貌的女子,所以有些唐突了。”
王巩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一时脸有些发红,尴尬地低下头去。
灵瑶还兀自对着种师道挤眉弄眼做鬼脸,种师道只不理她,灵瑶嗔怒道:“种将军也太严肃了,这又不是在战场上。”
“如果在战场上,你小命早就没了。”种师道瓮声瓮气地说,“你是慢咩将军的女儿?”
“你怎么知道我父帅的名字?”灵瑶吃惊地瞪大眼睛。
“在西夏能与我种家军交战的也没几个。”种师道淡淡地说,“我们各为其主,姑娘不必太介意。”
“谁跟你介意了!”灵瑶小声嘟囔着,“我长大后也要跟爹爹去打仗,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种师道从鼻子里哼了一口气,“你们的梁太后骚扰我大宋边界,鲸吞我大宋国土,你们这还能叫保家卫国?!”
“我……我也不是为那妖婆子打仗的!我是为了大夏,为了大夏子民!再说,她待琼儿姐姐不好,她就是我的仇人!”灵瑶兀自强辩道,“她将我琼儿姐姐嫁给那个好色的大辽皇帝,我看她是故意的!我才不为她打仗呢!”
“这就对了!”苏轼接口道,“灵瑶姑娘真是女侠!在下佩服!那梁太后是为了在党项人中树威,才变本加厉,多次侵犯我大宋!像这样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广大将士与百姓性命于不顾,不值得忠勇之士为她效忠!”苏轼本已看出了耶律浚和琼儿有满腹心事,现在听灵瑶这么没头没脑地一说,一切更明白了。他本来还忌惮琼儿是西夏公主,说话还颇有保留,此番一听梁太后似乎与琼儿积怨颇深,说话便已不再顾忌了。
王巩亦插话:“我们三国互为唇齿,相依相存。我大宋皇帝主张不打仗,双方互相贸易,所以才设立榷场。可刚才看到,榷场已形同虚设,一片荒芜,两国民众亦不来往。现在,为君之计就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才是上策!”
听到这里,耶律浚忍不住一拍桌子:“小王也这么想,争战多年、穷兵黩武,老百姓早就不愿过这样的日子了!眼下,只有发展生产,让百姓过上太平、富裕的日子,修复国力才是正道!”
……
展开